一种电梯井防掉落栏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7011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井防掉落栏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井防掉落栏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城市当中,这些高楼必然具备的设施中包括了电梯,然而,由于电梯会出现故障,也引起了不少的安全事故;新闻上就报道过一个案件,一个乘客在按下电梯层门按键后就开始玩手机,当电梯层门打开后,乘客一边玩手机一边往里走,其实这时候轿厢并没有运行到乘客所在楼层,于是乘客掉进电梯井死亡。因此,现在的电梯具有如下缺点:当电梯出现故障时,乘客有可能会掉进电梯井造成伤亡事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井防掉落栏杆,本发明具有避免乘客掉落进电梯井造成伤亡事件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梯井防掉落栏杆,包括分别位于电梯门后左右两侧的l形杆,l形杆包括水平臂和竖直臂,水平臂和竖直臂的端部分别设有向电梯层门关门方向延伸的下横杆和上横杆,水平臂与电梯层门下方的井壁转动连接,l形杆与井壁之间设有弹簧以及限位机构。

前述的电梯井防掉落栏杆中,所述上横杆下方设有一排向下延伸的隔离杆,隔离杆的下端通过中横杆串联。

前述的电梯井防掉落栏杆中,所述的上横杆上设有闪烁光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置于电梯层门后面,如果轿厢并没有运行到当前层,本发明的上横杆横跨于电梯层门的后方,即使电梯层门因为故障原因打开了,乘客也不能向前迈进;当轿厢向上或向下运行到乘客所在楼层的时候,轿厢的顶部或底部带动下横杆旋转,进而带动l形杆和上横杆旋转,上横杆旋转后乘客便可以进入轿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轿厢下行至乘客楼层时本发明的状态图。

图3是轿厢下行至乘客楼层时本发明的状态图。

图4是本发明水平臂与井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电梯层门,2-l形杆,3-水平臂,4-竖直臂,5-下横杆,6-上横杆,7-井壁,8-弹簧,9-隔离杆,10-中横杆,11-闪烁光源,12-带座轴承,13-转轴,14-轿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电梯井防掉落栏杆,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分别位于电梯层门1后左右两侧的l形杆2,l形杆2包括水平臂3和竖直臂4,水平臂3和竖直臂4的端部分别设有向电梯层门1关门方向延伸的下横杆5和上横杆6,水平臂3与电梯层门1下方的井壁7转动连接,l形杆2与井壁6之间设有弹簧8。

所述上横杆6下方设有一排向下延伸的隔离杆9,隔离杆的下端通过中横杆10串联。防止个头矮的儿童从上横杆的下方穿过去。

所述的上横杆6上设有led闪烁光源11。通过闪烁光源警示乘客,使乘客的注意力转移到电梯上来。

如图4所示,水平臂3靠近井壁7一侧设有转轴13,转轴13通过带座轴承12连接井壁7,带座轴承12和水平臂3之间设有扭簧式的弹簧8,弹簧8一端焊接在水平臂3端部,另一端焊接于带座轴承12的轴承座。

工作原理:本发明设置于电梯层门1后面,如果轿厢14并没有运行到当前层,本发明的上横杆6横跨于电梯层门1的后方,即使电梯层门1因为故障原因打开了,乘客也不能向前迈进;当轿厢14向上或向下运行到乘客所在楼层的时候,轿厢14的顶部或底部带动下横杆旋转,进而带动l形杆2和上横杆6旋转,上横杆6旋转后乘客便可以进入轿厢14。

因此,本发明具有避免乘客掉落进电梯井造成伤亡事件的优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防掉落栏杆,包括分别位于电梯层门(1)后左右两侧的L形杆(2),L形杆(2)包括水平臂(3)和竖直臂(4),水平臂(3)和竖直臂(4)的端部分别设有向电梯层门(1)关门方向延伸的下横杆(5)和上横杆(6),水平臂(3)与电梯层门(1)下方的井壁(7)转动连接,L形杆(2)与井壁(6)之间设有弹簧(8);所述上横杆(6)下方设有一排向下延伸的隔离杆(9),隔离杆的下端通过中横杆(10)串联;所述的上横杆(6)上设有闪烁光源(11)。本发明具有避免乘客掉落进电梯井造成伤亡事件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方水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力奥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23
技术公布日:2017.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