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拉塑料容器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9945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提拉塑料容器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塑料容器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提拉塑料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塑料容器,例如油桶,都是在容器的瓶口处设一个套圈,将提拉的把手连接在套圈上进行提拉的,这样不仅提拉时重心不稳,容易晃动,而且承重性差,把手基本上一次性使用,容易坏且坏了后不能更换,不利于油桶的重复利用。而因为塑料吹塑成型工艺的限制,很难将提拉把手的安装座直接设在容器本体的塑料壳体上,并且如果直接将把手的安装座固定在塑料外壳上(采用粘合剂连接或者螺栓连接等),存在承重力不够或者密封性下降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提拉塑料容器及其制造方法,结构与制造方法简单,能够在不破坏容器原有密封性的前提下提高提拉的承重性。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可提拉塑料容器,包括手柄、构成容器本体的塑料外壳以及用来使手柄的两端部分别连接于塑料外壳上的至少两个手柄安装座,每个手柄安装座部分被所述塑料外壳的侧壁裹设住,部分露置于塑料外壳外,所述手柄与所述手柄安装座相连。本发明通过将手柄安装座部分裹设于塑料外壳中,相当于直接把手柄安装座设置在塑料外壳上,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在瓶口处设一个提拉用套圈,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提拉的承重性和稳定性,但同时并没有破坏塑料外壳原有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手柄安装座能够更加稳固地固定在塑料外壳中,每个手柄安装座包括一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横部、第二横部以及用以连接第一横部与第二横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小于第一横部以及第二横部的宽度,所述塑料外壳裹设住所述夹持部的第二横部外围。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安装座还包括有一固设于第一横部上方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手柄的端部可拆卸连接。这样如果手柄坏了,可以进行更换,有利于塑料容器的重复利用。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手柄与手柄安装座在提拉的时候不会脱落,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孔洞,所述手柄的端部设有用来与孔洞穿置连接的连接头;所述孔洞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孔和下孔,上孔的直径小于下孔的直径;所述手柄的连接头包括自外往内依次设置的端头部、凹部与限位,所述端头部的直径小于所述下孔的直径并大于所述上孔的直径,所述凹部的直径小于所述上孔的直径,所述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下孔的直径;所述凹部的轴向长度大于上孔的轴向孔深。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上文所述的可提拉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每个手柄安装座固定安装在用以制造塑料外壳的模具内腔壁上,使手柄安装座部分嵌置在模具体内或者穿过模具内腔壁向外伸出,部分自模具的内腔壁向模具内腔延伸露置于模具内腔中;所述模具内腔壁与塑料外壳外壁形状大小一致;

步骤s2:将塑料热熔后,采用吹塑工艺使塑料紧贴在模具内表面,并裹设于手柄安装座露置于模具内腔中的部分外围;

步骤s3:待塑料外壳冷却后,先解除手柄安装座与模具的连接,再使塑料外壳和模具进行脱模。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每个手柄安装座包括一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横部、第二横部以及用以连接第一横部与第二横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小于第一横部以及第二横部的宽度,所述手柄安装座露置于模具内腔中的部分为所述第二横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构与工艺简单,通过吹塑的工艺将手柄安装座裹设于构成容器本身的塑料壳体中,能够在不破坏容器原有密封性的前提下提高提拉的承重性。

2、在本发明中,手柄安装座与手柄采用可拆合的连接关系,当手柄损坏时可以进行更换,有利于塑料容器的重复利用。

3、在本发明中,供手柄穿过的孔洞上小下大,在提拉的时候能够保证手柄不会从孔洞中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1中的d向局部放大图,图中为手柄安装座。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柄安装座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柄安装座被裹设于塑料壳体中的示意图1。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柄安装座被裹设于塑料壳体中的示意图2。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柄端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柄端部与手柄安装座在使用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模具与手柄安装座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为塑料外壳,2为手柄,201为端头部,202为凹部,203为限位部,3为手柄安装座,4为夹持部,401为第一横部,402为第二横部,403为连接部,5为连接座,6为孔洞,601为孔洞的上孔,602为孔洞的下孔,7为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提拉塑料容器,包括手柄2、构成容器本体的塑料外壳1以及用来使手柄2的两端部分别连接于塑料外壳1上的至少两个手柄安装座3,每个手柄安装座部分被所述塑料外壳1的侧壁裹设住,部分露置于塑料外壳1外,所述手柄2与所述手柄安装座相连。本实施例通过将手柄安装座部分裹设于塑料外壳中,相当于直接把手柄安装座设置在塑料外壳上,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在瓶口处设一个提拉用套圈,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提拉的承重性和稳定性,但同时并没有破坏塑料外壳原有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手柄安装座能够更加稳固地固定在塑料外壳中,每个手柄安装座3包括一夹持部4,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横部401、第二横部402以及用以连接第一横部与第二横部的连接部403,所述连接部403的宽度小于第一横部401以及第二横部402的宽度,所述塑料外壳1裹设住所述夹持部的第二横部402外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安装座3还包括有一固设于第一横部401上方的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与手柄2的端部可拆卸连接。这样如果手柄坏了,可以进行更换,有利于塑料容器的重复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手柄与手柄安装座在提拉的时候不会脱落,所述连接座5上设置有孔洞6,所述手柄2的端部设有用来与孔洞6穿置连接的连接头;所述孔洞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孔601和下孔602,上孔601的直径小于下孔602的直径;如图6所示,所述手柄2的连接头包括自外往内依次设置的端头部201、凹部202与限位部203,所述端头部201的直径小于所述下孔602的直径并大于所述上孔601的直径,所述凹部的直径小于所述上孔601的直径,所述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下孔602的直径;所述凹部的轴向长度大于上孔601的轴向孔深。

在安装手柄时,首先让端部穿过下孔,直至限位部卡住孔洞无法再往前,此时将手柄往孔洞上方移动,凹部能够穿过上孔,而端部与限位部将凹部限位在孔洞中。

如图7所示,在提拉的时候,手柄受力移至上孔,此时由于端部与限位部的直径大小均大于孔洞,能够保证手柄不会脱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上文所述的可提拉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每个手柄安装座3固定安装在用以制造塑料外壳1的模具7内腔壁上,使手柄安装座部分嵌置在模具7体内或者穿过模具7内腔壁向外伸出,部分自模具7的内腔壁向模具7内腔延伸露置于模具7内腔中;所述模具7内腔壁与塑料外壳1外壁形状大小一致;图8中,所述手柄安装座露出模具内腔壁一个横部。

步骤s2:将塑料热熔后,采用吹塑工艺使塑料紧贴在模具内表面,并裹设于手柄安装座3露置于模具7内腔中的部分外围;

步骤s3:待塑料外壳冷却后,先解除手柄安装座3与模具7的连接,再使塑料外壳和模具进行脱模。

较佳的,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中每个手柄安装座3包括一夹持部4,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横部401、第二横部402以及用以连接第一横部与第二横部的连接部403,所述连接部403的宽度小于第一横部401以及第二横部402的宽度,所述手柄安装座3露置于模具7内腔中的部分为所述第二横部40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