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车运输用减震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0399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货车运输用减震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集装箱,尤其涉及一种货车运输用减震集装箱。



背景技术:

货物运输是现代运输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构成陆上货物运输的两个基本运输方式之一。它在整个运输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货物运输由于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小,且运输能力及单车装载量大大,在运输的经常性和低成本性占据了优势,再加上有多种类型的车辆,使它几乎能承运任何商品,几乎可以不受重量和容积的限制,而这些都是公路和航空运输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这的确堪称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伟大奇迹之一。

现在货物运输都会装在集装箱里面,然后通过集装箱来进行运输,然而现在的货车集装箱里面都是空的,对货物没有一点的保护减震装置,以至于有很多的货品在运输的过程中被碰碎损坏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对集装箱里面的货物达到减震的效果,而且还保护货物在运输的过程中不被损害,装置方便简单的货车运输用减震集装箱。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对货物没有一点的保护减震装置,以至于有很多的货品在运输的过程中被碰碎损坏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集装箱里面的货物达到减震的效果,而且还保护货物在运输的过程中不被损害,装置方便简单的货车运输用减震集装箱。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货车运输用减震集装箱,包括有货车集装箱、放置板、第二绕线轮、减震装置、升降装置、第三绕线轮和第一拉线,货车集装箱内底部开有空腔,空腔内设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的顶部设有放置板,货车集装箱内右侧壁的的下方设有第二绕线轮,货车集装箱内右侧壁的的上方设有第三绕线轮,第二绕线轮和第三绕线轮上绕有第一拉线,货车集装箱内上方设有升降装置,第一拉线的一端与减震装置的移动部件连接,第一拉线的另一端与升降装置的升降部件连接。

优选地,减震装置包括有第一滑块、楔形块、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升降杆和接触轮,空腔内底部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顶部设有楔形块,楔形块的右侧与第一拉线连接,第一滑块的左端与第一滑槽的左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空腔顶部开有第一通孔,空腔顶部外顶部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弹簧,第二弹簧顶端与放置板连接,放置板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升降杆,升降杆穿过第一通孔,升降杆的底端设有接触轮。

优选地,升降装置包括有固定板、第三弹簧、压板和第一电动绕线轮,货车集装箱内顶部设有第三绕线轮,第三绕线轮上绕有第一拉线,货车集装箱内的上方设有压板,第一拉线的另一端与压板连接,压板的顶部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顶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第一拉线穿过第二通孔。

优选地,还包括有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包括有后箱门、合页、轴承座、转轴、导套、n形固定杆和挡块,货车集装箱的左侧设有前后对称的后箱门,前后两侧的后箱门与货车集装箱之间均设有上下对称的合页,前侧的后箱门的中部设有插槽,后侧的后箱门的中部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位于后侧的后箱门前侧边缘,轴承座上设有转轴,转轴的底部设有挡块,后侧的后箱门的上方设有导套,导套位于轴承座的上方,转轴的顶端连接有n形固定杆,n形固定杆穿过导套。

优选地,还包括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有第二滑块、第四弹簧、第二电动绕线轮和第二拉线,货车集装箱内右侧壁的上方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上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顶部与第二滑槽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第二滑槽下方的前侧设有第二电动绕线轮,第二电动绕线轮上绕有第二拉线,第二拉线的尾端与第二滑块的底部连接,第二滑块的左侧与固定板的右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有第三滑块、移动杆、第三电动绕线轮、第五弹簧和第三拉线,货车集装箱内底部的两侧设有前后对称的第三滑槽,第三滑槽上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前后两个第二滑块之间连接有移动杆,第三滑槽的左端设有第三电动绕线轮,第三电动绕线轮上绕有第三拉线,第三拉线的尾端与第三滑块的左端连接,第三滑块的右侧与第三滑槽的右端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

优选地,还包括有行程开关和指示灯,货车集装箱内右侧壁的下方设有行程开关,放置板的左端设有指示灯。

优选地,还包括有橡胶垫,压板的底部设有橡胶垫。

工作原理:当人们需要是使用本装置货物运输减震时,先将货物放在放置台上,带动减震装置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升降装置向下移动,将货物压住,由此就可以将货物固定住,达到减震的效果。

因为减震装置包括有第一滑块、楔形块、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升降杆和接触轮,空腔内底部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顶部设有楔形块,楔形块的右侧与第一拉线连接,第一滑块的左端与第一滑槽的左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空腔顶部开有第一通孔,空腔顶部外顶部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弹簧,第二弹簧顶端与放置板连接,放置板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升降杆,升降杆穿过第一通孔,升降杆的底端设有接触轮。所以将货物放在放置台上时,压动放置台和移动杆向下移动,随之接触轮也跟着向下移动,同时第二弹簧被压缩,进而带动楔形块和第一滑块向右移动,同时第一弹簧被拉长,由此货物就可以达到减震的效果,当将货物拿走时,第二弹簧开始回弹,进而带动移动杆和放置台向上移动,此时第一弹簧开始回弹,进而拉动楔形块和第一滑块向左移动,随之带动第一拉线向右移动,进而带动升降装置移动,因此减震装置可以对货物达到减震的效果,保护货物不受伤害。

因为升降装置包括有固定板、第三弹簧、压板和第一电动绕线轮,货车集装箱内前侧壁的上方设有第三绕线轮,第三绕线轮上绕有第一拉线,货车集装箱内的上方设有压板,第一拉线的另一端与压板连接,压板的顶部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顶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第一拉线穿过第二通孔。所以当然人们将货物放在放置台上后,第一拉线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压板向下移动,最后将货物压住,同时第三弹簧可以为货物起到减震到的效果,当需要将货物拿出来时,将升降装置向上移动,就可搬移货物了。

因为还包括有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包括有后箱门、合页、轴承座、转轴、导套、n形固定杆和挡块,货车集装箱的左侧设有前后对称的后箱门,前后两侧的后箱门与货车集装箱之间均设有上下对称的合页,前侧的后箱门的中部设有插槽,后侧的后箱门的中部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位于后侧的后箱门前侧边缘,轴承座上设有转轴,转轴的底部设有挡块,后侧的后箱门的上方设有导套,导套位于轴承座的上方,转轴的顶端连接有n形固定杆,n形固定杆穿过导套。所以当需要将后箱门关上时,将n形固定杆向上移动,然后再转动到另外一侧,再将n形固定杆向下移动插入到插槽内,就可以将后箱门固定住了,当需要将后箱门打开时,将n形固定杆向上移动,然后再转动到另外一侧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有第二滑块、第四弹簧、第二电动绕线轮和第二拉线,货车集装箱内右侧壁的上方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上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顶部与第二滑槽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第二滑槽下方的前侧设有第二电动绕线轮,第二电动绕线轮上绕有第二拉线,第二拉线的尾端与第二滑块的底部连接,第二滑块的左侧与固定板的右端连接。所以当有的货物放在放置台上,压板未将货物压住时,启动第二电动绕线轮开始收第二拉线,进而拉动第二滑块向下移动,同时第四弹簧被拉长,进而带动固定板向下移动,随之带动压板向下移动,由此就可以将货物压住,当需要拿货物时,启动第二电动绕线轮开始放第二拉线,此时第四弹簧开始回弹,进而拉动第二滑块向上移动,由此带动升降装置向上移动,因时就可以将货物拿出来了。

因为还包括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有第三滑块、移动杆、第三电动绕线轮、第五弹簧和第三拉线,货车集装箱内底部的两侧设有前后对称的第三滑槽,第三滑槽上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前后两个第二滑块之间连接有移动杆,第三滑槽的左端设有第三电动绕线轮,第三电动绕线轮上绕有第三拉线,第三拉线的尾端与第三滑块的左端连接,第三滑块的右侧与第三滑槽的右端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所以为了防止货物在运输的过程中前后晃动,启动第三电动绕线轮开始放第三拉线,此时已经被拉长的第五弹簧开始回弹,进而带动第三滑块和移动杆向前移动,由此就可以将货物固定住了,当不需要将货物固定住时,启动第三电动绕线轮开始收第三拉线,此时第五弹簧被压缩,进而拉动第三滑块和移动杆向后移动,由此就可以将货物拿走。

因为还包括有行程开关和指示灯,货车集装箱内后侧壁的下方设有行程开关,放置板的前端设有指示灯。所以将货物放在放置板上向后推动时,当货物触碰到行程开关时,指示灯就会亮,提示人们货物已经推到最后面了。

因为还包括有橡胶垫,压板的底部设有橡胶垫。所以橡胶垫可以在压板压住货物时保护货物不被压坏。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能对集装箱里面的货物达到减震的效果,而且还保护货物在运输的过程中不被损害,装置方便简单的效果,本装置通过将货物放在放置台上然后减震装置对其进行减震,在经过升降装置将货物固定住,防护装置对货物进行保护,由此达到货物在货车运输的过程中减震、保护货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升降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减震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防护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调节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夹紧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行程开关和指示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货车集装箱,2-空腔,3-减震装置,31-第一滑槽,32-第一滑块,33-楔形块,34-第一弹簧,35-第二弹簧,36-升降杆,37-接触轮,38-第一通孔,4-放置板,5-升降装置,51-固定板,52-第二通孔,53-第三弹簧,54-压板,55-第一电动绕线轮,6-第二绕线轮,7-第三绕线轮,8-第一拉线,9-防护装置,91-后箱门,92-合页,93-插槽,94-轴承座,95-转轴,96-导套,97-n形固定杆,98-挡块,10-调节装置,101-第二滑槽,102-第二滑块,103-第四弹簧,104-第二电动绕线轮,105-第二拉线,11-夹紧装置,111-第三滑槽,112-第三滑块,113-移动杆,114-第三电动绕线轮,115-第五弹簧,116-第三拉线,12-行程开关,13-指示灯,14-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货车运输用减震集装箱,如图1-8所示,包括有货车集装箱1、放置板4、第二绕线轮6、减震装置3、升降装置5、第三绕线轮7和第一拉线8,货车集装箱1内底部开有空腔2,空腔2内设有减震装置3,减震装置3的顶部设有放置板4,货车集装箱1内右侧壁的的下方设有第二绕线轮6,货车集装箱1内右侧壁的的上方设有第三绕线轮7,第二绕线轮6和第三绕线轮7上绕有第一拉线8,货车集装箱1内上方设有升降装置5,第一拉线8的一端与减震装置3的移动部件连接,第一拉线8的另一端与升降装置5的升降部件连接。

实施例2

一种货车运输用减震集装箱,如图1-8所示,包括有货车集装箱1、放置板4、第二绕线轮6、减震装置3、升降装置5、第三绕线轮7和第一拉线8,货车集装箱1内底部开有空腔2,空腔2内设有减震装置3,减震装置3的顶部设有放置板4,货车集装箱1内右侧壁的的下方设有第二绕线轮6,货车集装箱1内右侧壁的的上方设有第三绕线轮7,第二绕线轮6和第三绕线轮7上绕有第一拉线8,货车集装箱1内上方设有升降装置5,第一拉线8的一端与减震装置3的移动部件连接,第一拉线8的另一端与升降装置5的升降部件连接。

减震装置3包括有第一滑块32、楔形块33、第一弹簧34、第二弹簧35、升降杆36和接触轮37,空腔2内底部设有第一滑槽31,第一滑槽31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32,第一滑块32的顶部设有楔形块33,楔形块33的右侧与第一拉线8连接,第一滑块32的左端与第一滑槽31的左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34,空腔2顶部开有第一通孔38,空腔2顶部外顶部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弹簧35,第二弹簧35顶端与放置板4连接,放置板4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升降杆36,升降杆36穿过第一通孔38,升降杆36的底端设有接触轮37。

实施例3

一种货车运输用减震集装箱,如图1-8所示,包括有货车集装箱1、放置板4、第二绕线轮6、减震装置3、升降装置5、第三绕线轮7和第一拉线8,货车集装箱1内底部开有空腔2,空腔2内设有减震装置3,减震装置3的顶部设有放置板4,货车集装箱1内右侧壁的的下方设有第二绕线轮6,货车集装箱1内右侧壁的的上方设有第三绕线轮7,第二绕线轮6和第三绕线轮7上绕有第一拉线8,货车集装箱1内上方设有升降装置5,第一拉线8的一端与减震装置3的移动部件连接,第一拉线8的另一端与升降装置5的升降部件连接。

减震装置3包括有第一滑块32、楔形块33、第一弹簧34、第二弹簧35、升降杆36和接触轮37,空腔2内底部设有第一滑槽31,第一滑槽31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32,第一滑块32的顶部设有楔形块33,楔形块33的右侧与第一拉线8连接,第一滑块32的左端与第一滑槽31的左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34,空腔2顶部开有第一通孔38,空腔2顶部外顶部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弹簧35,第二弹簧35顶端与放置板4连接,放置板4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升降杆36,升降杆36穿过第一通孔38,升降杆36的底端设有接触轮37。

升降装置5包括有固定板51、第三弹簧53、压板54和第一电动绕线轮55,货车集装箱1内顶部设有第三绕线轮7,第三绕线轮7上绕有第一拉线8,货车集装箱1内的上方设有压板54,第一拉线8的另一端与压板54连接,压板54的顶部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第三弹簧53,第三弹簧53的顶端设有固定板51,固定板51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52,第一拉线8穿过第二通孔52。

实施例4

一种货车运输用减震集装箱,如图1-8所示,包括有货车集装箱1、放置板4、第二绕线轮6、减震装置3、升降装置5、第三绕线轮7和第一拉线8,货车集装箱1内底部开有空腔2,空腔2内设有减震装置3,减震装置3的顶部设有放置板4,货车集装箱1内右侧壁的的下方设有第二绕线轮6,货车集装箱1内右侧壁的的上方设有第三绕线轮7,第二绕线轮6和第三绕线轮7上绕有第一拉线8,货车集装箱1内上方设有升降装置5,第一拉线8的一端与减震装置3的移动部件连接,第一拉线8的另一端与升降装置5的升降部件连接。

减震装置3包括有第一滑块32、楔形块33、第一弹簧34、第二弹簧35、升降杆36和接触轮37,空腔2内底部设有第一滑槽31,第一滑槽31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32,第一滑块32的顶部设有楔形块33,楔形块33的右侧与第一拉线8连接,第一滑块32的左端与第一滑槽31的左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34,空腔2顶部开有第一通孔38,空腔2顶部外顶部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弹簧35,第二弹簧35顶端与放置板4连接,放置板4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升降杆36,升降杆36穿过第一通孔38,升降杆36的底端设有接触轮37。

升降装置5包括有固定板51、第三弹簧53、压板54和第一电动绕线轮55,货车集装箱1内顶部设有第三绕线轮7,第三绕线轮7上绕有第一拉线8,货车集装箱1内的上方设有压板54,第一拉线8的另一端与压板54连接,压板54的顶部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第三弹簧53,第三弹簧53的顶端设有固定板51,固定板51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52,第一拉线8穿过第二通孔52。

还包括有防护装置9,防护装置9包括有后箱门91、合页92、轴承座94、转轴95、导套96、n形固定杆97和挡块98,货车集装箱1的左侧设有前后对称的后箱门91,前后两侧的后箱门91与货车集装箱1之间均设有上下对称的合页92,前侧的后箱门91的中部设有插槽93,后侧的后箱门91的中部设有轴承座94,轴承座94位于后侧的后箱门91前侧边缘,轴承座94上设有转轴95,转轴95的底部设有挡块98,后侧的后箱门91的上方设有导套96,导套96位于轴承座94的上方,转轴95的顶端连接有n形固定杆97,n形固定杆97穿过导套96。

还包括有调节装置10,调节装置10包括有第二滑块102、第四弹簧103、第二电动绕线轮104和第二拉线105,货车集装箱1内右侧壁的上方设有第二滑槽101,第二滑槽101上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102,第二滑块102的顶部与第二滑槽101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103,第二滑槽101下方的前侧设有第二电动绕线轮104,第二电动绕线轮104上绕有第二拉线105,第二拉线105的尾端与第二滑块102的底部连接,第二滑块102的左侧与固定板51的右端连接。

还包括有夹紧装置11,夹紧装置11包括有第三滑块112、移动杆113、第三电动绕线轮114、第五弹簧115和第三拉线116,货车集装箱1内底部的两侧设有前后对称的第三滑槽111,第三滑槽111上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102,前后两个第二滑块102之间连接有移动杆113,第三滑槽111的左端设有第三电动绕线轮114,第三电动绕线轮114上绕有第三拉线116,第三拉线116的尾端与第三滑块112的左端连接,第三滑块112的右侧与第三滑槽111的右端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115。

还包括有行程开关12和指示灯13,货车集装箱1内右侧壁的下方设有行程开关12,放置板4的左端设有指示灯13。

还包括有橡胶垫14,压板54的底部设有橡胶垫14。

工作原理:当人们需要是使用本装置货物运输减震时,先将货物放在放置台上,带动减震装置3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升降装置5向下移动,将货物压住,由此就可以将货物固定住,达到减震的效果。

因为减震装置3包括有第一滑块32、楔形块33、第一弹簧34、第二弹簧35、升降杆36和接触轮37,空腔2内底部设有第一滑槽31,第一滑槽31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32,第一滑块32的顶部设有楔形块33,楔形块33的右侧与第一拉线8连接,第一滑块32的左端与第一滑槽31的左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34,空腔2顶部开有第一通孔38,空腔2顶部外顶部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弹簧35,第二弹簧35顶端与放置板4连接,放置板4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升降杆36,升降杆36穿过第一通孔38,升降杆36的底端设有接触轮37。所以将货物放在放置台上时,压动放置台和移动杆113向下移动,随之接触轮37也跟着向下移动,同时第二弹簧35被压缩,进而带动楔形块33和第一滑块32向右移动,同时第一弹簧34被拉长,由此货物就可以达到减震的效果,当将货物拿走时,第二弹簧35开始回弹,进而带动移动杆113和放置台向上移动,此时第一弹簧34开始回弹,进而拉动楔形块33和第一滑块32向左移动,随之带动第一拉线8向右移动,进而带动升降装置5移动,因此减震装置3可以对货物达到减震的效果,保护货物不受伤害。

因为升降装置5包括有固定板51、第三弹簧53、压板54和第一电动绕线轮55,货车集装箱1内前侧壁的上方设有第三绕线轮7,第三绕线轮7上绕有第一拉线8,货车集装箱1内的上方设有压板54,第一拉线8的另一端与压板54连接,压板54的顶部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第三弹簧53,第三弹簧53的顶端设有固定板51,固定板51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52,第一拉线8穿过第二通孔52。所以当然人们将货物放在放置台上后,第一拉线8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压板54向下移动,最后将货物压住,同时第三弹簧53可以为货物起到减震到的效果,当需要将货物拿出来时,将升降装置5向上移动,就可搬移货物了。

因为还包括有防护装置9,防护装置9包括有后箱门91、合页92、轴承座94、转轴95、导套96、n形固定杆97和挡块98,货车集装箱1的左侧设有前后对称的后箱门91,前后两侧的后箱门91与货车集装箱1之间均设有上下对称的合页92,前侧的后箱门91的中部设有插槽93,后侧的后箱门91的中部设有轴承座94,轴承座94位于后侧的后箱门91前侧边缘,轴承座94上设有转轴95,转轴95的底部设有挡块98,后侧的后箱门91的上方设有导套96,导套96位于轴承座94的上方,转轴95的顶端连接有n形固定杆97,n形固定杆97穿过导套96。所以当需要将后箱门91关上时,将n形固定杆97向上移动,然后再转动到另外一侧,再将n形固定杆97向下移动插入到插槽93内,就可以将后箱门91固定住了,当需要将后箱门91打开时,将n形固定杆97向上移动,然后再转动到另外一侧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调节装置10,调节装置10包括有第二滑块102、第四弹簧103、第二电动绕线轮104和第二拉线105,货车集装箱1内右侧壁的上方设有第二滑槽101,第二滑槽101上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102,第二滑块102的顶部与第二滑槽101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103,第二滑槽101下方的前侧设有第二电动绕线轮104,第二电动绕线轮104上绕有第二拉线105,第二拉线105的尾端与第二滑块102的底部连接,第二滑块102的左侧与固定板51的右端连接。所以当有的货物放在放置台上,压板54未将货物压住时,启动第二电动绕线轮104开始收第二拉线105,进而拉动第二滑块102向下移动,同时第四弹簧103被拉长,进而带动固定板51向下移动,随之带动压板54向下移动,由此就可以将货物压住,当需要拿货物时,启动第二电动绕线轮104开始放第二拉线105,此时第四弹簧103开始回弹,进而拉动第二滑块102向上移动,由此带动升降装置5向上移动,因时就可以将货物拿出来了。

因为还包括有夹紧装置11,夹紧装置11包括有第三滑块112、移动杆113、第三电动绕线轮114、第五弹簧115和第三拉线116,货车集装箱1内底部的两侧设有前后对称的第三滑槽111,第三滑槽111上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102,前后两个第二滑块102之间连接有移动杆113,第三滑槽111的左端设有第三电动绕线轮114,第三电动绕线轮114上绕有第三拉线116,第三拉线116的尾端与第三滑块112的左端连接,第三滑块112的右侧与第三滑槽111的右端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115。所以为了防止货物在运输的过程中前后晃动,启动第三电动绕线轮114开始放第三拉线116,此时已经被拉长的第五弹簧115开始回弹,进而带动第三滑块112和移动杆113向前移动,由此就可以将货物固定住了,当不需要将货物固定住时,启动第三电动绕线轮114开始收第三拉线116,此时第五弹簧115被压缩,进而拉动第三滑块112和移动杆113向后移动,由此就可以将货物拿走。

因为还包括有行程开关12和指示灯13,货车集装箱1内后侧壁的下方设有行程开关12,放置板4的前端设有指示灯13。所以将货物放在放置板4上向后推动时,当货物触碰到行程开关12时,指示灯13就会亮,提示人们货物已经推到最后面了。

因为还包括有橡胶垫14,压板54的底部设有橡胶垫14。所以橡胶垫14可以在压板54压住货物时保护货物不被压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