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893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梯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在垂直方向进行运输的升降机,用于长距离运输货物或者乘人,传统电梯包括垂直电梯、扶手电梯、观光电梯、索道电梯等,轿厢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电梯组件,是电梯主要的工作部分,也是使用者主要接触电梯的部件,现有的电梯轿厢结构单一、功能性差、安全系数低,也无法给乘坐者带来舒适的乘坐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电梯轿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多功能电梯轿厢,包括:厢体门板、厢体侧板和厢体后板,所述厢体侧板上设置显示屏,显示屏的上方设置安保装置,安保装置包括眼球识别装置和指纹识别装置,所述厢体后板上设置方形凹槽,凹槽上设置玻璃板并且与所述厢体后板在同一个平面上,在凹槽的下方设置一水平放置的充电板,充电板的一端设置音乐开关按钮。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的下端设置楼号按钮。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厢体侧板的上端设置led灯。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板上设置多个无线充电块。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上方设置外放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厢体侧板上设置报警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电梯轿厢,通过设置安保装置、充电装置、音乐装置等,使得电梯轿厢不仅起到运输货物或乘客的功能,还可以为乘坐者提供舒适、安全的体验,整体结构美观大方,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多功能电梯轿厢一较佳实施例的厢体后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多功能电梯轿厢一较佳实施例的厢体侧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多功能电梯轿厢,包括:厢体门板、厢体侧板1和厢体后板2,所述厢体侧板1上设置显示屏3,显示屏3的上方设置安保装置,安保装置包括眼球识别装置4和指纹识别装置5,所述厢体后板2上设置方形凹槽6,凹槽上设置玻璃板7并且与所述厢体后板2在同一个平面上,在凹槽6的下方设置一水平放置的充电板8,充电板8的一端设置音乐开关按钮9。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3的下端设置楼号按钮。

优选地,所述厢体侧板1的上端设置led灯10。

优选地,所述充电板8上设置多个无线充电块。

优选地,所述凹槽6的上方设置外放器11。

优选地,所述厢体侧板1上设置报警器。

本发明多功能电梯轿厢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安保装置、充电装置、音乐装置等,使得电梯轿厢不仅起到运输货物或乘客的功能,还可以为乘坐者提供舒适、安全的体验,整体结构美观大方,经济实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梯轿厢,包括:厢体门板、厢体侧板和厢体后板。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多功能电梯轿厢,通过设置安保装置、充电装置、音乐装置等,使得电梯轿厢不仅起到运输货物或乘客的功能,还可以为乘坐者提供舒适、安全的体验,整体结构美观大方,经济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林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市优希宏达机电厂
技术研发日:2017.09.18
技术公布日:2017.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