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底坑型直升机停机坪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0797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深底坑型直升机停机坪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特殊升降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深底坑型直升机停机坪升降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直升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客货运输、旅游观光、空中航拍、新闻搜集、紧急救援等方面。直升机由于其独有的飞行特点,使其在民用领域得到极大的普及。随着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逐步推进,全面实现低空开放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而随着直升机的日益普及和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于高层建筑提出设置直升机停机坪的要求,直升机停机坪市场在未来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根据停机坪的使用功能可以分为商务停机坪、消防停机坪、医用停机坪。主要设置在高层商务大楼、高端酒店、政府大楼或大型医院等建筑物楼顶。对于直升机停机坪与建筑物之间人员通道的问题,传统的做法是在建筑物楼顶距离停机坪较远处设置楼梯或电梯上下。设置楼梯或电梯的构筑物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构筑物需高出楼顶一定高度,直升机起降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构筑物建在高空,对结构强度、防水、防风、防雷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造价较高;3、构筑物距离直升机停机坪较远,不利于人员快速转移,效率受到影响,尤其是紧急救援或医疗救援时。4、高出楼顶的构筑物,影响建筑大楼的整体美观,也不利于目视助航设备的设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不影响整体建筑物外观的前提下快速、便捷地实现客货运输、旅游观光、空中航拍、新闻搜集、紧急救援等功能的深底坑型直升机停机坪专用升降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深底坑型直升机停机坪升降机,它包括井道和设于所述井道内的升降机本体、滑动连接于所述井道上方的盖板、连接于所述盖板与所述井道之间的滑轨组件;

所述升降机本体包括在升起后将所述盖板顶起的轿厢、用于能将轿厢顶起直至轿门完全超出井道外的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导轨部以及驱动部,所述导轨部包括两组相对称设置的单侧导轨组件,每个所述单侧导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井道内的导轨支架、固定于所述导轨支架上的副导轨以及主导轨,所述轿厢与所述主导轨通过导靴相滑动连接,所述绳轮架与所述副导轨通过导靴相滑动连接,所述钢丝绳的一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油缸的缸体底部且另一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承重梁上,所述油缸位于绳轮架下方;

所述滑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井道侧壁内的多根导向套、穿设于所述导向套内且上端部与所述盖板相固定连接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分布于所述盖板四周。

优化的,所述驱动部包括油缸、安装于所述轿厢下方的托架、与托架固定连接的承重梁、滑动连接于所述副导轨上的绳轮架、安装于所述绳轮架上的绳轮、绕设于所述绳轮上的钢丝绳。

进一步地,所述油缸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轿厢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梁斜设于所述轿厢的下方。

优化的,所述井道设于建筑内,井道上端口与建筑顶板齐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不需要设置高出楼顶的构筑物,顶层为无层门设计,在非工作状态时,升降机停留在建筑物井道内部;在升起状态升到最顶层时,升降机本体将盖板顶起,轿厢平层后开门,从而实现从停机坪至建筑物之间人员和设备的运送;

2.本发明在下降状态离开最顶层位置时,建筑物顶部井道口由盖板盖住来防风防雨,由于盖板的厚度很小,对直升机的升降无影响,也不影响建筑大楼的整体美观性;

3.提高人员和设备的转移效率,尤其为紧急救援和医疗救援争取更多的时间;

4.本发明采取深底坑设计,轿厢的托架、导向装置等部件全部设在轿厢下面,可大大提升轿厢在顶层升起后的美观性;

5.本发明采用液压驱动方式,安全可靠、安装简单、维护便捷、故障率低,具有良好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轿厢未升起时的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轿厢与楼顶平层后的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升降机本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以下详细描述:

如图1、2、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包括导轨支架1,副导轨2,主导轨3,绳轮架40,绳轮5,油缸6,承重梁7,轿厢8,盖板9,导向杆10,导向套11和钢丝绳12。其结构为:导轨支架1固定在井道内,每档有四件导轨支架1,每件导轨支架1上分别安装一列副导轨2和一列主导轨3。两组油缸6固定在轿厢8两侧的井道底部,油缸6顶端分别与同侧的绳轮架40进行连接,绳轮架40通过导靴在副导轨2上运行,每侧绳轮架40均安装一组绳轮5。承重梁7斜装在轿厢8的托架14下部,两端分别与两组钢丝绳12的一端连接,钢丝绳12另一端向上绕过绳轮5转向下固定在油缸6的底部。盖板9位于井道顶部,盖板9可以直接作为停机坪或井道与停机坪位置设于较近位置,以便于人员快速从直升机到达轿厢8或从轿厢8快速到达直升机,盖板9四周安装导向杆10,导向杆10与盖板9连接,并安装有滑块,导向杆10连同滑块在导向套11中滑动,导向套11上部设有防止滑块脱槽的装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当轿厢8位于井道内需要向上升起时,油缸6充油顶升绳轮5和绳轮架40向上运行,由于钢丝绳12一端固定,另一端通过绳轮5固定在承重梁7上,从而带动承重梁7以及轿厢8向上运行至盖板9处继续向上将盖板9顶起直至轿厢8到达停机坪地面平层,打开轿门,人员可进出轿厢,在运行过程中,轿厢8下部的托架和导向装置在主导轨3上运行,不受没有顶层导轨的影响,盖板9上升过程中四周的导向杆10可提供导向作用,同时导向套11的防止滑块脱槽的装置起到防止盖板9倾覆的作用。轿厢8下降时,轿门关闭,油缸6排油带动绳轮5和绳轮架40向下运行,轿厢8在自重的作用下也向下运行,轿厢8的顶部部件低于楼顶地面位置时,盖板9落在楼顶地面,密封井道,轿厢8继续下行至指定层站。

本发明的主要结构型式可归结为双缸侧置2:1结构,即用两组油缸6分别布置在轿厢8两侧,通过绳轮5和钢丝绳12以及油缸6的上升和下降实现轿厢上下运行,轿厢8的运行行程为油缸6的两倍,可以实现较高的提升高度。

当本发明处于非工作状态时,轿厢8位于井道内部的制定层站等待召唤命令,盖板9将井道上端口封堵。当楼顶设有停机坪时,所述的盖板9表面用黄黑线条作为警示,顶部装有指示灯,当升降机运行时,顶部指示灯持续闪烁,以提醒相关人员注意安全。本发明在顶层停机坪井道四周安装有光电开关,在升降机运行时用于感应是否有障碍物或人员,以保护升降机和人员的安全。本发明在风力超过7级、雨量超过中雨以及雷雨等气候条件下停止使用。本发明在楼顶地面的井道四周需做出一定高度的防水台13,防止雨水倒灌进井道。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底坑型直升机停机坪升降机,它包括井道、升降机本体、盖板,升降机本体包括轿厢、导轨部以及驱动部,导轨部包括两组相对称设置的单侧导轨组件,每个单侧导轨组件包括固定于井道内的导轨支架、固定于导轨支架上的副导轨以及主导轨,轿厢与主导轨通过导靴相滑动连接,绳轮架与副导轨通过导靴相滑动连接,钢丝绳的一端部固定连接于油缸的缸体底部且另一端部固定连接于承重梁上,油缸位于绳轮架下方;本发明不需要设置高出楼顶的构筑物,顶层为无层门设计,在非工作状态时,升降机本体停留在建筑物井道内部;在升起状态升到最顶层时,升降机本体将盖板顶起,轿厢平层后开门,实现从停机坪至建筑物之间人员和设备的运送。

技术研发人员:秦健聪;付蓓蓓;杨建荣;马理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南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30
技术公布日:2018.02.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