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上下楼的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0708阅读:895来源:国知局
用于上下楼的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上下楼辅助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上下楼的助力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生活问题日益凸显,解决“悬空”老年人下楼问题是老年人实现社交、出行的首要条件。但是很多老旧小区没有安装电梯,许多年迈、残疾的老人因为上下楼不便而不得不困守家中,情绪日益低落,身体状况日趋下降。国家非常重视这个社会问题,各地政府正在积极实施为老旧小区加设电梯的举措。但是外挂电梯投入高、建设周期长,对低楼层用户影响大,存在着协调难、筹资难等问题,而且有些老式楼房不具备安装电梯的条件。面对无法安装电梯的现实困境,有的小区另辟蹊径,安装便携的“爬楼神器”,所述“爬楼神器”主要包括电动座椅式爬楼机、履带座椅式爬楼机和电动踏板式爬楼机。电动座椅式爬楼机是座椅可在轨道上下滑行,每次只能单人上下,而且只有进口产品价格昂贵,更适合家境优越的居民在别墅自用。履带座椅式爬楼机使用时需要有人陪护,不能由老人自己操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人的自由程度。电动踏板式爬楼机又称为接力式楼道电梯,我国主要是由浙江非常道楼道电梯有限公司和浙江一步楼道电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近几年开始推广,优势是安装方便、价格相对便宜,其安装成本是普通直升电梯的一半。而且可以分段使用,每楼层可同时使用,不相互干扰。接力式的楼道电梯安装在楼梯上,使用起来十分简单,老人刷卡、站上踏板、扶着楼梯扶手、按下按钮,楼道电梯就能带着老人爬上或爬下一层楼梯,不足之处在于踏板面积小,不方便携带购物车,而且没有护栏,其安全性受到质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上下楼的助力器,旨在帮助腿脚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上下楼,同时为我国老楼改造提供更多供选择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用于上下楼的助力器,包括设置在住宅的楼梯台阶上的升降台,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升降台的控制器。楼梯的每个台阶上靠近楼梯扶手端的位置均设置有一个升降台,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升降台的上行或下行以及所述升降台的上行或下行速度。

其中,所述升降台由平台、支撑杆、横杆、液压缸、活塞和基座组成;所述基座固定在楼梯的台阶上,所述液压缸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液压缸的工作端连接至活塞,而活塞连接至横杆,所述横杆与支撑杆之间形成铰接,支撑杆长度均相等,形成多个平行四边形伸缩架,所述平台固定在所述伸缩架的上方。

其中,所述升降台的平台的宽度与所述楼梯的宽度相等;所述升降台的平台长度为35~40cm。

其中,相邻三个或者四个升降台组成为一个工作单元,每个工作单元由一个对应的控制器控制。

其中,每个工作单元所包含的相邻三个或四个升降台的平台起始高度水平不同,且每个工作单元所包含的相邻三个或四个升降台的平台的升起高度不同,但升起后的最终高度水平均相同从而组成一个齐平而连续的大平台。

其中,相邻楼层之间设置有一个中间平台,所述中间平台定义为0.5层;将中间平台至上下的楼层之间的楼梯部分定义为一个梯段;则每个梯段上设置有由相邻三个升降台组成的工作单元和/或由相邻四个升降台组成的工作单元。

其中,所述住宅的最高层定义为n层,则第n层的取值为1、1.5、2、2.5、3…n;所述控制器包括总控制器和分控制器,所述总控制器设置在第n层上;当总控制器位于第n层,且1<n<n时,所述总控制器用于控制第n层的上一梯段以及下一梯段;当n=1时,用于控制第1层的上1梯段,当n=n时,用于控制第n层的下1梯段;所述分控制器用于控制对应的工作单元。

其中,所述分控制器用于控制对应的工作单元,并且所述分控制器可为无线控制器。分控制器优势是更加灵活,即使下楼过程中忘记带东西也可随时调整方向返回家。分控制器可调节工作单元的升降速度,使用者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时间或喜好调节上下楼速度。

本发明的用于上下楼的助力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助力器结构较为简单,安装成本低廉,可以方便、经济、安全地解决老人以及腿脚不方便的残疾人的上下楼问题,为我国的老楼改造提供了一个经济可行地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上下楼的助力器中的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由相邻三个升降台组成的工作单元的图示。

图3为由相邻四个升降台组成的工作单元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用于上下楼的助力器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本实施例的用于上下楼的助力器,包括设置在楼梯台阶上的升降台,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升降台的控制器,楼梯的每个台阶上靠近楼梯扶手端的位置均设置有一个升降台,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升降台的上行或下行以及所述升降台的上行或下行速度。如图1所示,所述升降台由平台60、支撑杆40、横杆50、液压缸20、活塞30和基座10组成。所述基座10固定在楼梯的台阶上,所述液压缸20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基座10上,所述液压缸20的工作端连接至活塞30,而活塞30连接至横杆50,所述横杆50与支撑杆40之间形成铰接,支撑杆40长度均相等,形成多个平行四边形伸缩架,所述平台60固定在所述伸缩架的上方。本发明的升降台可获得较大的伸缩行程。当液压缸使得活塞伸缩时,带动横杆在基座导槽内滑动和支撑杆运动,使得平台在铅垂方向升降。所述升降台的平台的宽度与所述楼梯的宽度相等,所述升降台的平台长度为35~40cm。

如图2所示,相邻的a、b、c三个台阶上的三个升降台组成为一个工作单元;如图3所示,相邻的a、b、c、d四个台阶上的四个升降台组成为一个工作单元。每个工作单元由一个对应的控制器控制,所谓的对应的控制器,可为独立的控制器,也可为无线控制器,其中可以通过程序控制选择控制相应的工作单元。由于分处于不同的台阶上,因而每个工作单元所包含的相邻三个或四个升降台的平台起始高度水平不同。如图2所示,每个工作单元所包含的相邻三个升降台的平台的升起高度分别为h1、h2和h3,但升起后的最终高度水平均相同从而组成一个齐平而连续的大平台。如图3所示,每个工作单元所包含的相邻四个升降台的平台的升起高度分别为h1、h2、h3和h4,但升起后的最终高度水平均相同从而组成一个齐平而连续的大平台。老人迈上一个工作单元就可以沿水平方向轻松走过三个或四个台阶的距离,然后老人随工作单元的最后一个升降台平台降低或升高至下一个工作单元。

通常在民用住宅的相邻楼层之间一般设置有一个中间平台,定义为0.5层,将中间平台至上下的楼层之间的楼梯分别视为一个梯段,则相邻楼层之间具有两个梯段。每个梯段上设置有由相邻三个升降台组成的工作单元和/或由相邻四个升降台组成的工作单元。作为示例性地,一般地每个梯段由6~12级台阶构成,如果为6级台阶则可以设置两个由相邻三个升降台组成的工作单元;如果为7级台阶则可以设置一个由相邻三个升降台组成的工作单元以及一个由相邻四个升降台组成的工作单元;如果为8级台阶则可以设置两个由相邻四个升降台组成的工作单元;如果为9级台阶则可以设置三个由相邻三个升降台组成的工作单元;如果为10级台阶则可以设置两个由相邻三个升降台组成的工作单元以及一个由相邻四个升降台组成的工作单元;如果为11级台阶则可以设置一个由相邻三个升降台组成的工作单元以及两个由相邻四个升降台组成的工作单元;如果为12级台阶则可以设置四个由相邻三个升降台组成的工作单元。如果将平台定义为0.5层,从一楼(即1层)往上走,走过第一个梯段后到达的平台即为1.5层,走过第二个梯段后到达2楼(即2层),走过第三个梯段到达的平台为2.5层,以此类推,直至最高楼层,将最高层定义为n层,则第n层的取值可能为1、1.5、2、2.5、3…n。所述控制器包括总控制器和分控制器,所述总控制器设置在住户门口以及中间平台上,当总控制器位于第n层,且1<n<n时,用于控制第n层的上一梯段以及下一梯段;当n=1时,用于控制第1层的上1梯段,当n=n时,用于控制第n层的下1梯段。所述分控制器用于控制对应的工作单元,并且所述分控制器可为无线控制器。分控制器优势是更加灵活,即使下楼过程中忘记带东西也可随时调整方向返回家。分控制器可调节工作单元的升降速度,使用者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时间或喜好调节上下楼速度。

以住在三楼的老人下楼为例,首先老人在家门口按总控制器向下的按钮,此时2.5层平台上部梯段的升降台平台全部升高至工作状态,第一个工作单元即固定在相邻的三个台阶a、b、c(或相邻的四个台阶a、b、c、d)的升降台平台升高至三楼平台齐平,老人迈步走过台阶a、b的平台并在台阶c(或台阶d)的平台上站定,按与其对应的分控制器向下运行的按钮,此时台阶c(或台阶d)的平台带着老人一起开始平稳下降,降至与第二个工作单元即固定在台阶a′、b′、c′(或相邻的四个台阶a′、b′、c′、d′)的升降台平台齐平。老人迈步走过台阶a′、b′的平台并在台阶c′(或台阶d′)的平台上站定,按与其对应的分控制器向下运行的按钮,此时台阶c′(或台阶d′)的平台带着老人一起开始平稳下降,降至与第三个工作单元平台齐平。以此类推,老人轻松下降至2.5层的平台。然后按下设置在2.5层的总控制器向下运行的按钮,此时2.5层下部梯段的升降台平台全部升高至工作状态,如上部梯段一样,水平方向的位移是老人自己在走动,垂直方向的位移是老人而跟随升降台移动。对老人而言,像走平地一样,即使腿脚不方便也能轻松下楼。

当老人上楼时,助力器工作原理相同,仅仅升降台平台的运行方向相反。以老人从一楼上楼为例,首先按总控制器向上运行的按钮,此时所有的升降台平台均处于最低位置,老人只需迈上第一个工作单元的升降台平台,然后按对应的分控制器向上的按钮,第一个工作单元的升降台平台带着老人一起升高,当与第二个工作单元的升降台平台齐平后,老人沿水平方向迈步走上第二个工作单元的升降台平台,以此类推,老人完成上楼任务。水平方向的位移是老人自己在走动,垂直方向的位移是老人而跟随升降台移动。对老人而言,像走平地一样,即使腿脚不方便也能轻松上楼。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