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88393发布日期:2018-06-15 09:5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电梯等升降装置内的一种投影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入城市,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也越来越多,各种高楼大厦里都有电梯的身影,电梯也成为了城市中人流量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因此对电梯广告相关的技术研究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

现有投影控制技术应用于电梯广告的投影装置一般都是通过检测电梯门的开启或关闭来打开或关闭投影装置。例如,当电梯门开启时,关闭投影装置;当电梯门关闭时,打开投影装置。当电梯内无人,在电梯门关闭的时候,投影装置仍然会保持运行,直到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后投影装置才自动关闭。当人在电梯外部按了电梯上的按钮后,电梯门自动开启,人没有进入电梯,一段时间后电梯门又自动关闭,此时投影装置自动打开,直到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后投影装置才自动关闭。因此,电梯内的投影装置的电力资源消耗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电梯内的投影装置未能实时开机或关机的电力资源消耗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电梯的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包括电梯门的打开和电梯门的关闭;

根据运行状态控制投影装置的开机或关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控制装置,包括运行状态检测模块和开关机控制模块;

运行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梯的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包括电梯门的打开和电梯门的关闭;

开关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运行状态控制投影装置的开机或关机。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投影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投影控制方法通过检测电梯的运行状态,实现了实时控制安装于电梯内的投影装置的开机或关机,减少了该投影装置的电力消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投影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投影控制方法中步骤S30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投影控制方法中步骤S30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投影控制方法中步骤S30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投影控制方法中步骤S30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投影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投影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该投影控制方法可以应用在电梯等升降装置中,通过检测升降装置的运行状态来实时打开或关闭投影装置,减少投影装置的电力资源消耗。详述如下,包括步骤S10~步骤S30:

S10:检测电梯的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包括电梯门的打开和电梯门的关闭。

进一步地,通过投影控制系统检测电梯的运行状态,投影控制系统在获取到电梯的运行状态后可以对投影装置采取进一步的控制操作。电梯的运行状态包括电梯门的打开和电梯门的关闭,电梯门的打开包括电梯门正处于打开的过程中或电梯门已经完全打开,电梯门的关闭包括电梯门正处于关闭过程中或电梯门已经完全关闭。

更进一步地,投影控制系统可以为一段控制程序或控制代码,在处理器上执行该控制程序或控制代码可以用于对获取的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处理,也可以用于控制投影装置的开机或关机。

S30:根据运行状态控制投影装置的开机或关机。

进一步地,投影控制系统根据运行状态控制投影装置的开机或关机。

进一步地,投影装置在接收到电梯门的打开或关闭的信息后,可以实时控制投影装置的开机或关机。例如,投影控制系统在接收到电梯门打开的信息后,发出控制投影装置开机的开机指令,通过执行该开机指令来实时控制投影装置开机;投影控制系统在接收到电梯门关闭的信息后,发出控制投影装置关机的关机指令,通过执行该关机指令来实时控制投影装置关机。

进一步地,投影装置为用于投影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将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幕布上。

具体地,投影装置可以为投影仪或投影机。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投影控制方法中步骤S30的具体实现流程。该投影控制方法中步骤S30具体包括步骤S310~步骤S330,详述如下:

S310:若运行状态为电梯门已打开,则投影控制系统控制投影装置自动关机,并进入待机状态。

若电梯的运行状态为电梯门已打开,即此时电梯门正处于打开的过程中或者电梯门已经完全开启。其中,投影装置自动关机是指投影装置关闭投影成像设备或投影灯,但保持投影装置处于待机状态。投影装置的待机状态是指投影装置关闭投影灯后,仅以低功耗的状态运行。投影控制系统在接收到电梯门已打开的信息后,投影控制系统可以发出控制投影装置关机的关机指令,并通过该关机指令实时控制该投影装置自动关机,并进入待机状态。

S330:若运行状态为电梯门已关闭,则投影控制系统控制投影装置开机,并从开机时刻起运行预设时间后自动关机,进入待机状态。

若电梯的运行状态为电梯门已关闭,即此时电梯门正处于关闭的过程中或者电梯门已经完全关闭。投影控制系统在接收到电梯门已关闭的信息后,投影控制系统可以发出控制投影装置开机的开机指令,并通过该开机指令实时控制该投影装置自动开机,并从开机时刻起运行预设时间后自动关机,进入待机状态。

更进一步地,该预设时间为一段连续固定的时间。

具体地,该预设时间可以为5分钟或8分钟或10分钟。

请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投影控制方法中步骤S30的具体实现流程。该投影控制方法中步骤S30具体包括步骤S350~步骤S390,详述如下:

S350:若运行状态为电梯门已打开,则控制投影装置关机。

若运行状态为电梯门已打开,投影控制系统在接收到电梯门已经打开的信息后,投影控制系统控制投影装置自动关机。

例如,投影控制系统在接收到电梯门已打开的信息后,投影控制系统可以发出控制投影装置关机的关机指令,并通过该关机指令实时控制该投影装置自动关机,并进入待机状态。

S370:若运行状态为电梯门已关闭,则继续检测电梯内是否有人。

若运行状态为电梯门已关闭,投影控制系统在接收到电梯门已经关闭的信息后,投影控制系统再继续检测电梯内是否有人。其中,投影控制系统再继续检测电梯内是否有人包括:投影控制系统通过红外人体感应装置检测电梯内是否有人或投影控制系统通过压力感应装置检测电梯内是否有人。

进一步地,投影控制系统通过红外人体感应装置检测电梯内是否有人包括:红外人体感应装置检测到了电梯中的人体的红外信息之后,并将该检测信息发送至投影控制系统,此时投影控制系统确认电梯内有人;红外人体感应装置未检测到电梯中的人体的红外信息,并将该检测信息发送至投影控制系统,此时投影控制系统确认电梯内无人。

进一步地,投影控制系统通过压力感应装置检测电梯内是否有人包括:压力感应装置未检测到电梯中的压力值超出电梯的预设压力阈值,并将该检测信息发送至投影控制系统,此时投影控制系统确认电梯内无人;压力感应装置检测到电梯中的压力值超出电梯的预设压力阈值,并将该检测信息发送至投影控制系统,此时投影控制系统确认电梯内有人。

更进一步的,电梯的预设压力阈值为电梯内空载的时候电梯底部的压力值或电梯内无人且无其他物品的时候电梯底部的压力值。

具体地,红外人体感应装置可以为红外人体传感器,压力感应装置可以为压力传感器。

S380:若电梯内无人,则控制投影装置关机。

若投影控制系统通过步骤S370检测到电梯内无人,则投影控制系统可以发出控制投影装置关机的关机指令,投影装置在接收到该关机指令后自动关机。

进一步地,若投影控制系统通过红外人体感应装置没有检测到电梯内的人体的红外信息,则确认此时电梯内无人,投影控制系统可以发出控制投影装置关机的关机指令,投影装置在接收到该关机指令后自动关机。

进一步地,若投影控制系统通过压力感应装置没有检测到电梯内的压力值发生变化,则确认此时电梯内无人,投影控制系统可以发出控制投影装置关机的关机指令,投影装置在接收到该关机指令后自动关机。

S390:若电梯内有人,则控制投影装置开机。

若投影控制系统通过步骤S370检测到电梯内有人,则投影控制系统可以发出控制投影装置开机的开机指令,投影装置在接收到该开机指令后自动开机。

进一步地,若投影控制系统通过红外人体感应装置检测到电梯内的人体的红外信息,则确认此时电梯内有人,投影控制系统可以发出控制投影装置开机的开机指令,投影装置在接收到该开机指令后自动开机。

进一步地,若投影控制系统通过压力感应装置检测到电梯内的压力值发生变化,则确认此时电梯内有人,投影控制系统可以发出控制投影装置开机的开机指令,投影装置在接收到该开机指令后自动开机。

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投影控制方法中步骤S30的具体实现流程。该投影控制方法在图3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包括步骤S380和步骤S390,步骤S380具体包括步骤S3810,步骤S390具体包括步骤S3910,详述如下:

S3810:若电梯内无人,则投影控制系统控制投影装置自动关机,并进入待机状态。

若投影控制系统通过红外人体感应装置或压力感应装置检测到电梯内无人,则投影控制系统发出控制投影装置关机的关机指令,投影装置在接收到该关机指令后自动关机,并进入待机状态。

S3910:若电梯内有人,则投影控制系统控制投影装置开机,并从开机时刻起运行预设时间后自动关机,进入待机状态。

若投影控制系统通过红外人体感应装置或压力感应装置检测到电梯内有人,则投影控制系统发出控制投影装置开机的开机指令,投影装置在接收到该开机指令后自动开机,并从开机时刻起运行预设时间后自动关机,进入待机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投影控制系统发出的控制投影装置开机或关机的指令可以为一段控制程序或控制指令,也可以为多段控制程序或控制指令的组合,具体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投影控制方法中步骤S30的具体实现流程。该投影控制方法在图3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包括步骤S370,步骤S370具体包括步骤S3710和步骤S3730,详述如下:

S3710:若运行状态为电梯门已关闭,则通过红外人体感应装置检测电梯内的人体的红外信息,以确认电梯内是否有人。

进一步地,红外人体感应装置包括红外人体传感器,人体的红外信息为红外人体感应装置所检测到的人体的红外信息。

进一步地,若运行状态为电梯门已关闭,则通过红外人体感应装置检测电梯内的人体的红外信息,以确认电梯内是否有人包括:若运行状态为电梯门已关闭,红外人体感应装置检测到电梯内的人体的红外信息,并将人体的红外信息发送至投影控制系统,投影控制系统根据是否接收到人体的红外信息判断电梯内是否有人。

例如,若红外人体感应装置为红外人体传感器,若红外人体感应装置检测到电梯内的人体的红外信息,则确认电梯内有人可以为如下过程:红外人体传感器检测到人体的红外信息,将人体的红外信息发送至投影控制系统,投影控制系统接收到人体的红外信息,则投影控制系统确定此时电梯内有人。

S3730:若运行状态为电梯门已关闭,则通过压力感应装置检测电梯的压力值是否超出预设压力阈值,以确认电梯内是否有人。

进一步地,压力感应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感应装置可以安装在电梯的底部,电梯内的压力值可以为压力感应装置所检测到的电梯底部的压力值,预设压力阈值为电梯内无人时,压力感应装置所检测到的电梯底部的压力值。

进一步地,通过压力感应装置检测电梯的压力值是否超出预设压力阈值,以确认电梯内是否有人包括:压力感应装置检测到电梯底部的压力值,并将该压力值发送至投影控制系统,投影控制系统根据压力值是否超出预设压力阈值判断电梯内是否有人。

更进一步地,通过压力感应装置检测电梯的压力值是否超出预设压力阈值,以确认电梯内是否有人包括:压力感应装置检测到电梯底部的压力值,并将该压力值发送至投影控制系统,若该压力值超出预设压力阈值的部分的重量超出5千克,则投影控制系统确定此时电梯内有人。

例如,若压力感应装置为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感应装置检测电梯的压力值是否超出预设压力阈值,以确认电梯内是否有人可以为如下过程:若电梯的预设压力阈值为450千克,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电梯底部的压力值为500千克,并将该压力值发送至投影控制系统,则投影控制系统确定此时电梯内有人。

该投影控制方法通过检测电梯的运行状态,实现了实时控制安装于电梯内的投影装置的开机或关机,减少了该投影装置的电力消耗。

实施例2

图6示出了与实施例1中的投影控制方法对应的投影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如图6所示,该投影控制装置10包括运行状态检测模块30和开关机控制模块50。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运行状态检测模块30,用于检测电梯的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包括电梯门的打开和电梯门的关闭;

开关机控制模块50,用于根据运行状态控制投影装置的开机或关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控制装置中各模块实现各自功能的过程,具体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