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除菌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0581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除菌垃圾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垃圾杂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除菌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多数垃圾桶都有盖以防垃圾的异味四散,有些垃圾桶可以以脚踏开启。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对环境有特殊的要求:在室外自然条件下能耐高低温,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冲击韧性。易清洁能够与环境融合。

但是在投入垃圾时,垃圾上非常容易携带病毒或细菌,环卫工人或者拾荒者在处理垃圾时,非常容易感染病毒,所以影响环卫工人的卫生安全,同时细菌的滋生容易导致城市环境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除菌垃圾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除菌垃圾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包括容置腔以及与容置腔连通的垃圾投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当所述容置腔有垃圾投入时,所述红外传感器输出消毒信号;

所述桶体上设置有消毒液腔,所述消毒液腔内存放消毒液;

所述消毒液腔与所述容置腔通过一雾化片连通,所述桶体上还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正对所述雾化片设置,所述雾化片与消毒液接触,所述风机和雾化片同时工作时向所述容置腔输出雾化的消毒液;

还包括消毒驱动单元,耦接并响应于消毒信号工作,并输出用于提供雾化片和风机工作的驱动信号;

雾化片驱动单元,耦接于消毒驱动单元并驱动雾化片工作;

风机驱动单元,耦接于消毒驱动单元并驱动风机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设置有紫外灯,所述紫外灯受控于所述消毒信号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灯靠近所述垃圾投入口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灯连接有第一延时电路,所述第一延时电路配置有第一预设时间,当所述紫外灯接收到消毒信号时,持续工作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驱动单元包括多谐震荡单元和变比单元,所述多谐振荡单元耦接于雾化片驱动单元;所述变比单元的输入端耦接于多谐振荡单元,其输出端耦接于风机驱动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多谐振荡单元的供电端与电源之间耦接有继电器常开触点,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连接一继电器线圈,当输出消毒信号时,所述继电器线圈得电以使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

进一步地,所述多谐振荡单元配置为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液腔与所述桶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包括至少四个红外传感元件,所述红外传感元件等间距的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这样设置,通过设置消毒液腔与配合实现消毒,当垃圾投入时,直接进行消毒液的喷淋,起到一个消毒的效果,防止细菌和病毒。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电路原理图;

图3为消毒驱动单元电路图;

图4为雾化片驱动单元电路图;

图5为风机驱动单元电路图。

附图标记:11、容置腔;12、垃圾投入口;2、消毒液腔;21、风机;22、雾化片;100、红外传感器;101、红外传感元件;200、消毒驱动单元;201、多谐振荡单元;202、变比单元;301、雾化片驱动单元;401、风机驱动单元;501、第一延时电路;502、紫外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一种自动除菌垃圾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包括容置腔11以及与容置腔11连通的垃圾投入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11设置有红外传感器100,当所述容置腔11有垃圾投入时,所述红外传感器100输出消毒信号;

所述桶体上设置有消毒液腔2,所述消毒液腔2内存放消毒液;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桶体的外壁上。

所述消毒液腔2与所述容置腔11通过一雾化片22连通,所述桶体上还设置有风机21,所述风机21的出风口正对所述雾化片22设置,所述雾化片22与消毒液接触,所述风机21和雾化片22同时工作时向所述容置腔11输出雾化的消毒液;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包括至少四个红外传感元件101,所述红外传感元件101等间距的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还包括消毒驱动单元200,耦接并响应于消毒信号工作,并输出用于提供雾化片22和风机21工作的驱动信号;

雾化片22驱动单元,耦接于消毒驱动单元200并驱动雾化片22工作;

风机21驱动单元,耦接于消毒驱动单元200并驱动风机21工作。所述消毒液腔2与所述桶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紫外灯502连接有第一延时电路501,所述第一延时电路501配置有第一预设时间,当所述紫外灯502接收到消毒信号时,持续工作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所述容置腔11设置有紫外灯502,所述紫外灯502受控于所述消毒信号工作。所述紫外灯502靠近所述垃圾投入口12设置。

所述消毒驱动单元200包括多谐震荡单元和变比单元202,所述多谐振荡单元201耦接于雾化片22驱动单元;所述变比单元202的输入端耦接于多谐振荡单元201,其输出端耦接于风机21驱动单元。所述多谐振荡单元201的供电端与电源之间耦接有继电器常开触点,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连接一继电器线圈,当输出消毒信号时,所述继电器线圈得电以使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

参照图3所示,消毒驱动单元200包括第一继电器常开触点km1,其一端接于电源电平;

多谐震荡单元201,包括一555定时器,所述555定时器的输出端接于雾化片驱动单元301,用于为雾化片提供驱动信号;所述555定时器的第一引脚接地,第二引脚与第六引脚耦接,并与第一继电器常开触点之间串连有第八可调电阻R8和第七电阻R7,第七引脚接于第八可调电阻R8和第七电阻R7连接形成的结点,所述第二引脚与地端之间还串连有第一电容C1,第五引脚与地端之间串连有第二电容C2。通过控制第八可调电阻R8可以控制其输出PWM波的占空比,通过设置第二电容C2的容量可以控制其输出的占空比。第七电阻R7阻值优选为10千欧,第八可调电阻R8阻值优选为1M欧姆,第一电容C1容量优选为100 uF,第二电容C2容量选为0.01uF,其最大输出频率约为100000HZ。对雾化片功能控制所需要的信号源有:1、需要24V供电;2、需要一个可调的高频PWM信号,其输出频率最低要求为1.7MHZ。

变比单元202,接于555定时器的输出端和风机FAN1驱动单元之间,将555定时器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风机FAN1适用的驱动电信号。包括一光耦隔离器,其输入端接于555定时器的第三引脚Uout1,其输出端为高电平输出,输出端与地端之间还耦接有一第三电容C3和与之并联的第九电阻R9,所述第三电容C3和第九电阻R9组成一个小型的RC震荡回路,其输出端接于第三比较器的正极,通过设置第三电容C3和第九电阻R9的参数可以改变其输出PWM波的占空比,将其变为可驱动风机FAN1的电信号使用。所述光耦隔离器选用6N137,第三电容C3容量选为10uF,第九可调电阻最大阻值选为100欧姆,第三比较器选用LM355比较器。通过555定时器连接而成的多谐震荡单元201作为风机和雾化片的驱动单元,结构简单,大大节约了单元成本以及设计空间。参照图4,U0为555定时器的第三引脚Uout1的输出PWM信号,Uout为变比单元20222对其占空比的控制原理,在此不做赘述。雾化片驱动单元301,其包括一输入引脚,如图4所示的是常见的驱动单元,555定时器的第三引脚Uout1用于给雾化片提供驱动PWM波,控制雾化片震动。

参照图5所示,风机驱动单元401,第三比较器的输出端Uout2控制风机FAN1使能,通过调节第九电阻R9可控制风机风速。所述的雾化片驱动单元301和风机驱动单元401,其控制开关管(M1和M2)均选为MOS管,其相对于三极管更适合做风机FAN1及雾化片的驱动单元开关管使用。

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