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紧凑的电梯用门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9754阅读:17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紧凑的电梯用门头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头结构。



背景技术:

层门装置是厢式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层门装置包括层门以及驱动层门移动的门头结构。现有的门头结构包括背板、凸出设置在背板前壁面上的水平轨道、沿轨道滑动的门挂板以及驱动门挂板联动的滑动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轨道上方的定滑轮以及绕置在定滑轮间的闭环钢丝绳,门挂板通过滚轮可移动地挂接在轨道上,门挂板与钢丝绳采用点连接,使得往复运动的钢丝绳能带动门挂板沿轨道往复移动,在设计时,为了避免钢丝绳在移动时与轨道发生摩擦干涉,现有产品中的定滑轮整体位于轨道的上方,使得钢丝绳位于定滑轮底部间的区段也悬置在轨道上方,造成门头结构整体高度尺寸较大,需要设置较大的安装空间,给装配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电梯用门头结构,通过将定滑轮底部下穿至轨道顶板下方,既有效降低门头结构高度,还不会发生钢丝绳与轨道相互干涉的情况,降低对门头结构安装空间的要求,提高设备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结构紧凑的电梯用门头结构,包括背板、凸出设置在背板前壁面上的水平轨道、沿轨道滑动的门挂板以及驱动门挂板联动的滑动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等高设置在背板上的两个定滑轮以及绕置在所述定滑轮间且驱动门挂板移动的闭环钢丝绳,所述轨道内设直线状空腔,所述轨道顶板开设与空腔通连的开槽,所述定滑轮底部自上而下穿过开槽并嵌入所述空腔中,钢丝绳位于所述定滑轮底部间的区段穿置在所述空腔中。将定滑轮的安装高度由原先整体高于轨道设置的高位下移至定滑轮底部低于轨道顶板的低位,将轨道内部的直线状空腔改进为便于钢丝绳走线的通道,在确保钢丝绳与轨道互不干涉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定滑轮在背板上的位置,进而降低门头结构的高度,由此降低对门头结构安装工位空间的要求,便于在狭小的井道内安装,提高设备的适用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开槽开设在所述轨道两端的顶板上,钢丝绳位于所述定滑轮顶部间的区段悬置在所述轨道顶板上方。顶板的水平向投影位于定滑轮的顶部和底部间,使得钢丝绳上半区段和下半区段分别位于顶板的上方和下方,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背板通过弯折形成外凸于其前壁面的轨道,所述轨道呈S形,所述背板后壁面上凹陷成形所述空腔。轨道由背板一体弯折形成,使得背板与轨道间无需连接结构,空腔具有光滑表面,由此壁面外露的连接结构影响钢丝绳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定滑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背板的前臂面上,所述转轴高于所述轨道的顶板设置。定滑轮与顶板竖向投影交叠,有效利用轨道上方空间,以此确保门头结构具有较薄的厚度,减小门头结构体积。

作为优选,所述开槽边缘与所述定滑轮间预留活动间隙以及供钢丝绳穿置的空间。活动间隙用于确保转动的定滑轮与开槽边缘间、运动的钢丝绳与开槽边缘间不会发生刮擦碰撞,确保门挂板精确移动,进而使得层门精确开闭。

作为优选,所述轨道包括外凸于背板前壁面的波浪状顶板以及垂直连接在顶板侧边的竖板,所述定滑轮与所述竖板竖向投影错位设置,使得定滑轮与竖板间具有间隙,定滑轮插入空腔后,定滑轮刮擦竖板,确保门挂板精确移动。轨道截面为横置的S形,使得顶板具有防止门挂板滑脱的波浪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定滑轮的安装高度由原先整体高于轨道设置的高位下移至定滑轮底部低于轨道顶板的低位,将轨道内部的直线状空腔改进为便于钢丝绳走线的通道,在确保钢丝绳与轨道互不干涉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定滑轮在背板上的位置,进而降低门头结构的高度,由此降低对门头结构安装工位空间的要求,便于在狭小的井道内安装,提高设备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背板,2、轨道,3、定滑轮,4、钢丝绳,5、空腔,6、开槽,7、顶板,8、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结构紧凑的电梯用门头结构,由背板1、凸出设置在背板1前壁面上的水平轨道2、沿轨道2滑动的门挂板以及驱动门挂板联动的滑动组件组成,所述滑轮组件包括等高设置在背板1上的两个定滑轮3以及绕置在所述定滑轮3间且驱动门挂板移动的闭环钢丝绳4,所述轨道2内设直线状空腔5,所述轨道2顶板7开设与空腔5通连的开槽6,所述定滑轮3底部自上而下穿过开槽6并嵌入所述空腔5中,钢丝绳4位于所述定滑轮3底部间的区段穿置在所述空腔5中。

在安装时,定滑轮3的底部自上而下穿过对应的开槽6,并通过转轴8转动连接在背板1上。钢丝绳4一端固接在门挂板上,另一端依次绕过一侧定滑轮3、穿过直线状空腔5(如图2所示)、绕过另一侧定滑轮3后固接在门挂板上,使得钢丝绳4形成环绕两定滑轮3的闭环结构,门挂板能在两定滑轮3间限位平移。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开槽6开设在所述轨道2两端的顶板7上,钢丝绳4位于所述定滑轮3顶部间的区段悬置在所述轨道2顶板7上方。所述定滑轮3通过转轴8转动连接在背板1的前臂面上,所述转轴8高于所述轨道2的顶板7设置。转轴8设置在背板1位于顶板7上方的区域内,且分置在背板1两端,满足门挂板对位移行程的要求。转轴8垂直于所述背板1,使得定滑轮3能在竖向面内滚动,两转轴8平行等高设置,确保钢丝绳4位于定滑轮3顶部间和底部间的区段互为平行且与轨道2顶板7同向设置,提高钢丝绳4与门挂板间的传动效率。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开槽6边缘与所述定滑轮3间预留活动间隙以及供钢丝绳4穿置的空间。两定滑轮3背向侧与对应开槽6边缘间具有供钢丝绳4穿置的空间,且钢丝绳4紧箍环绕在定滑轮3上,防止钢丝绳4因跳动而脱离定滑动,确保滑轮组件平稳运行。开槽6的结构并不局限与上述结构,还可以在所述顶板7两端开设用于插置定滑轮3的缺口,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背板1通过弯折形成外凸于其前壁面的轨道2,所述轨道2呈S形,所述背板1后壁面上凹陷成形所述空腔5。轨道2的截面轮廓还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呈C形或L形,只要在顶板7下方预留直线状空腔5的结构,且使得内腔5空间满足定滑轮3底部插置以及钢丝绳4走线要求,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轨道2包括外凸于背板1前壁面的波浪状顶板7以及垂直连接在顶板7侧边的竖板,S形的侧部延伸形成竖板,所述定滑轮3与所述竖板竖向投影错位设置。所述轨道2除了上述加工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固接独立轨道2的方式,并在轨道2与背板1间围合形成直线状空腔5,亦能实现钢丝绳4走线需求,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