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杆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8528阅读:8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杆夹持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涉及一种连杆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在充填包装领域,特别是中成药的充填包装领域,瓶子随输送带进行输送,在瓶子的输送过程中,各个工位上的相应加工设备对瓶子进行充填、封口、旋盖、贴标、喷码等工序。但是,瓶子在输送带上进行输送时,特别是瓶子在前期的自动整理排队过程中,相邻两个瓶子之间的距离可能并不一致,因此,导致瓶子与加工设备的对位并不准确,影响充填、封口、旋盖、贴标、喷码等工序的准确性。

另外,对瓶子的重新定位,较好的方式是采用等间距排列的夹具进行夹持,但是,目前的夹具,其两个夹臂一般呈交叉设置,往往也通过弹力使两个夹臂向中间夹合或向外侧张开,上述两个原因,均导致夹具在夹持和松开过程中,夹具对瓶子产生扭力,使瓶子扭转,无法保持原来方向,这导致在贴标、喷码等工序的对位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杆夹持机构,这种连杆夹持机构在夹持、松开瓶子过程中,能够保持瓶子原有方向不变,并且对瓶子进行定位。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连杆夹持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板、定位动板、动板平移机构和至少两个夹具;动板平移机构安装在固定板上,定位动板与动板平移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夹具包括左夹臂、右夹臂、第一左连杆、第二左连杆、第一右连杆、第二右连杆、前固定轴和后固定轴,左夹臂、右夹臂的前端均设有夹持口;前固定轴安装在定位动板上,后固定轴安装在固定板上,第一左连杆、第一右连杆的中部均与前固定轴可转动连接,第二左连杆、第二右连杆的后端均与后固定轴可转动连接,第二左连杆的前端与第一左连杆的后端铰接,第二右连杆的前端与第一右连杆的后端铰接;左夹臂的后端与第一左连杆的前端连接,右夹臂的后端与第一右连杆的前端连接,左夹臂与右夹臂相平行,并且左夹臂的夹持口与右夹臂的夹持口相对设置。

工作原理:当动板平移机构向前动作时,推动定位动板向前移动,定位动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被拉长,第一左连杆、第一右连杆同时向内侧翻转,分别带动左夹臂、右夹臂向前伸出到输送带上方并向中间相互夹合,从而夹住瓶子;当动板平移机构向后动作时,拉动定位动板向后移动,定位动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缩短,第一左连杆、第一右连杆同时向外侧翻转,分别带动左夹臂、右夹臂张开松开瓶子并退出输送带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动板平移机构为气缸。将动板平移机构设置为气缸,结构简单、动作快捷,控制方便。当然,动板平移机构还可以是电机、齿轮、齿条相配合的结构,也可以是电机、丝杆、螺母、导向杆相配合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托板和锁紧螺钉,所述定位动板上开设有条形通孔,条形通孔沿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托板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定位动板通过锁紧螺钉、条形通孔锁紧在托板上。由于气缸的活塞杆的行程一般固定,而通过锁紧螺钉及条形通孔实现定位动板与气缸活塞杆之间的连接,就可以调节定位动板与固定板之间的初始距离,以适用不同规格瓶子夹持、定位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这种连杆夹持机构的左夹臂、右夹臂平行设置,并采用连杆结构在驱动左夹臂、右夹臂向前伸出的同时向中间夹合,在向外张开的同时向后退出,夹持瓶子和松开瓶子均从两侧同时进行,左夹臂、右夹臂均保持平行,不会对瓶子产生扭力,特别是松开瓶子时不会碰到瓶子,因此,夹持、松开瓶子后,瓶子不会发生扭转,保持原来的方向不变,以便后续工序对瓶子喷码、贴标等处理;另外,由于在定位动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夹具,当各个夹具的左夹臂、右夹臂从两侧夹持瓶子时,瓶子虽不会扭转,但瓶子被夹持后,其位置都定位在夹具的中心点,因此,通过夹持之后,相邻两个瓶子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从而实现对瓶子的定位,使得在后续工序中瓶子与加工装置的对位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定位动板与气缸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这种连杆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板1、定位动板2、动板平移气缸3、托板4、锁紧螺钉5和三个夹具6;动板平移气缸3安装在固定板1上,定位动板2上开设有条形通孔7,条形通孔7沿动板平移气缸3的活塞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托板4与动板平移气缸3的活塞杆连接,定位动板2通过锁紧螺钉5、条形通孔7锁紧在托板4上;夹具6包括左夹臂601、右夹臂602、第一左连杆603、第二左连杆604、第一右连杆605、第二右连杆606、前固定轴607和后固定轴608,左夹臂601、右夹臂602的前端均设有夹持口609;前固定轴607安装在定位动板2上,后固定轴608安装在固定板1上,第一左连杆603、第一右连杆605的中部均与前固定轴607可转动连接,第二左连杆604、第二右连杆606的后端均与后固定轴608可转动连接,第二左连杆604的前端与第一左连杆603的后端铰接,第二右连杆606的前端与第一右连杆605的后端铰接;左夹臂601的后端与第一左连杆603的前端连接,右夹臂602的后端与第一右连杆605的前端连接,左夹臂601与右夹臂602相平行,并且左夹臂601的夹持口609与右夹臂602的夹持口609相对设置。

当动板平移气缸3的活塞杆向前伸出时,推动定位动板2向前移动,定位动板2与固定板1之间的距离被拉长,第一左连杆603、第一右连杆605同时向内侧翻转,分别带动左夹臂601、右夹臂602向前伸出到输送带上方并向中间相互夹合,从而夹住瓶子8;当动板平移气缸3的活塞杆向后缩回时,拉动定位动板2向后移动,定位动板2与固定板1之间的距离缩短,第一左连杆603、第一右连杆605同时向外侧翻转,分别带动左夹臂601、右夹臂602张开松开瓶子8并退出输送带上方。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