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复合金属氧化物熔融进行碳化硅陶瓷增强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98529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日用陶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复合金属氧化物熔融进行碳化硅陶瓷增强的方法。



背景技术:

碳化硅陶瓷不仅具有优良的常温力学性能,如高的抗弯强度、优良的抗氧化性、良好的耐腐蚀性、高的抗磨损以及低的摩擦系数,而且高温力学性能(强度、抗蠕变性等)是已知陶瓷材料中最佳的,热压烧结、无压烧结、热等静压烧结的材料,其高温强度可一直维持到1600℃,是陶瓷材料中高温强度最好的材料。在日用陶瓷方面,利用碳化硅陶瓷非常适合制备成陶瓷锅,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将给陶瓷锅具有高品质以及高性能,然而碳化硅是一种共价键性很强的化合物,但烧结性很差,烧结温度高达2000-2400℃,一次烧结出来的碳化硅陶瓷往往浪费大量的烧结原料,导致成本的增加,降低了性价比,还有烧结达不到一定的温度会导致碳化硅陶瓷的断裂韧性较低,即脆性较大,这就需要对碳化硅陶瓷进行一系列的工艺改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复合金属氧化物熔融进行碳化硅陶瓷增强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复合金属氧化物熔融进行碳化硅陶瓷增强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将无数乙醇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中制成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待用;将碳化硅粉体、丙烯酰胺、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以及上述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后加入球磨罐中进行球磨50-60分钟,形成混合浆料;

(2)将混合浆料中加入适量的四甲基二乙胺以及过硫酸铵,以400-500转/分的速度搅拌均匀后将其注模成型,常温下凝胶2-3小时后脱模,将碳化硅陶瓷坯体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以70-80℃的温度干燥1.5-2小时,最后将其放入马弗炉中,以8-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350-1400℃,有氧条件下保温90-120分钟,得到多孔碳化硅陶瓷坯体;

(3)将氧化镁、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钇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将粉体放入高温电阻炉中以1250-1300℃烧结60-80分钟,取出后水淬,得到块状氧化物,将其破碎后进行干法球磨60-90分钟,得到氧化物粉料;

(4)将氧化物粉料中加入3-3.5倍量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形成氧化物粉浆,然后将步骤(2)产物多孔碳化硅陶瓷坯体浸泡在氧化物粉浆中60-90分钟后取出,继续将氧化物粉浆涂覆在陶瓷坯体表面,涂膜厚度控制在2.5-3㎜,最后将其放入高温电阻炉中以一定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400-1500℃,保温渗透4.5-5小时,随后随炉冷却即可。

一种利用复合金属氧化物熔融进行碳化硅陶瓷增强的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碳化硅粉体、丙烯酰胺、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以及上述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是指按照质量比20:10:1:69的比例混合。

一种利用复合金属氧化物熔融进行碳化硅陶瓷增强的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四甲基二乙胺的添加量为混合浆料的1%,过硫酸铵的添加量为混合浆料的2.5%。

一种利用复合金属氧化物熔融进行碳化硅陶瓷增强的方法,步骤(3)中所述的氧化镁、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钇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是指以50:40:10的比例混合均匀。

一种利用复合金属氧化物熔融进行碳化硅陶瓷增强的方法,步骤(4)中所述的氧化物粉料与多孔碳化硅陶瓷坯体的质量比为1:3。

一种利用复合金属氧化物熔融进行碳化硅陶瓷增强的方法,步骤(4)中所述的以一定的升温速率是指以5-8℃/min的速率进行升温。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以乙醇和水作为分散介质,在碳化硅粉体含量为20%的条件下,采用凝胶注模成型–烧结工艺制备多孔碳化硅陶瓷坯体,其孔形貌呈均匀的三维无规则贯通结构,然后将其浸渍在氧化镁、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钇熔融水淬后制成的金属粉浆中,通过浸渍,金属粉浆浸润入多孔碳化硅陶瓷坯体的孔隙中,由于多孔碳化硅在烧结后表面形成一层二氧化硅薄膜,通过再次烧结与金属粉浆中的氧化镁、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钇等成分熔融形成高温熔体,且熔体中析晶产生某些晶相物质,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晶相物质生成量增加,提高了陶瓷的强度,与普通工艺采用的直接烧结制成的碳化硅陶瓷的强度有所提高,且断裂韧性具有明显的提高。

本发明工艺便于工业控制,采用二次烧结制备出增强的碳化硅陶瓷,与普通一次烧结相比,降低了烧结成型温度,减少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制成的碳化硅陶瓷具有较强的断裂韧性、高温强度,非常适合制造高温陶瓷锅等日用陶瓷器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利用复合金属氧化物熔融进行碳化硅陶瓷增强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将无数乙醇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中制成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待用;将20g碳化硅粉体、10g丙烯酰胺、1g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以及69g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混合,然后加入球磨罐中进行球磨50分钟,形成混合浆料;

(2)将混合浆料中加入1g四甲基二乙胺以及2.5g过硫酸铵,以400转/分的速度搅拌均匀后将其注模成型,常温下凝胶2小时后脱模,将碳化硅陶瓷坯体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以70℃的温度干燥1.5小时,最后将其放入马弗炉中,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350℃,有氧条件下保温90分钟,得到多孔碳化硅陶瓷坯体;

(3)将17g氧化镁、13g三氧化二铝、3.3g三氧化二钇混合均匀,然后将粉体放入高温电阻炉中以1250℃烧结60分钟,取出后水淬,得到块状氧化物,将其破碎后进行干法球磨60分钟,得到氧化物粉料;

(4)将氧化物粉料中加入3倍量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形成氧化物粉浆,然后将步骤(2)产物多孔碳化硅陶瓷坯体浸泡在氧化物粉浆中60分钟后取出,继续将氧化物粉浆涂覆在陶瓷坯体表面,涂膜厚度控制在2.5㎜,最后将其放入高温电阻炉中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1400℃,保温渗透4.5小时,随后随炉冷却即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复合金属氧化物熔融进行碳化硅陶瓷增强的方法,本发明工艺便于工业控制,采用二次烧结制备出增强的碳化硅陶瓷,与普通一次烧结相比,降低了烧结成型温度,减少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制成的碳化硅陶瓷具有较强的断裂韧性、高温强度,非常适合制造高温陶瓷锅等日用陶瓷器具。

技术研发人员:姚永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德邦瓷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2
技术公布日:2017.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