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纸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5047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纸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折纸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汽车产业越来越壮大,随之而来的汽车配件需求量也水涨船高,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等相关汽车配件属易损品,往往达到一定行驶里程就需更换,在市场上,处处都可以看见空滤的身影,从空调到吸尘器到汽车,可见市面上对于空滤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滤纸折叠往往需要预先采用人工或设备把纸张裁切成所需使用的纸张宽度,再通过设备对纸张进行折叠。传统的折纸机一般是利用凸轮机构实现折纸动作,凸轮在工作时会产生空回行程,因此在这空回行程里就浪费了时间与电能,同时传统折纸机只能折出固定高度的折纸,功能性单一,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且折纸位置容易发生偏移,难以保证折纸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纸精度高、能折出不同高度的折纸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纸设备,其包括折纸机台及设置于折纸机台的折纸装置,所述折纸装置包括活动连接于折纸机台的上折纸机构和下折纸机构、用于驱动上折纸机构升降的上折纸驱动机构及用于驱动下折纸机构升降的下折纸驱动机构,所述上折纸机构包括上折纸电机、传动连接于上折纸电机的上折纸件、设置于上折纸件的上折纸感应片及用于检测上折纸感应片转动角度的上折纸传感器,所述下折纸机构包括下折纸电机、传动连接于下折纸电机的下折纸件、设置于下折纸件的下折纸感应片及用于检测下折纸感应片转动角度的下折纸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上折纸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轴、设置于转动轴两端的上折纸主动轮、传动连接于上折纸主动轮的上折纸传动带、传动连接于上折纸传动带的上折纸从动轮、连接于上折纸传动带的扣具及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上折纸驱动电机,所述扣具连接于上折纸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折纸机台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感应上折纸机构或下折纸机构升降位移的限位感应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压出折痕的压痕装置,所述压痕装置包括压痕机台、设置于压痕机台两侧的导杆、活动连接于导杆的压痕件、相对于压痕件设置的压痕底板、穿设于导杆的弹簧、铰接于压痕件两端的铰接臂及用于驱动铰接臂摆动的压痕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压痕驱动机构包括压痕电机、传动连接于压痕电机的第一驱动轮、传动连接于第一驱动轮的压痕传动带、传动连接于压痕传动带的第二驱动轮、连接于第二驱动轮的传动轴及连接于传动轴的两个偏心轮,所述两个偏心轮分别活动连接于压痕件两端的铰接臂。

进一步地,所述压痕件设置有压痕尖端,所述压痕底板设置有相对于压痕尖端的压痕横槽。

进一步地,所述压痕件设置有若干第一压痕凸块,所述压痕底板设置有若干相对于第一压痕凸块的第一压痕槽,所述压痕件设置有若干第二压痕槽,所述压痕底板设置有若干相对于第二压痕槽的第二压痕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压痕装置还包括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电机、传动连接于送料电机的送料主动辊及并列设置于送料主动辊的送料从动辊,所述送料主动辊和送料从动辊之间设置有送料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纸张输送至折纸装置,折纸装置对纸张进行折纸,整个折纸步骤为:步骤一、上折纸件和下折纸件处于竖直状态,上折纸驱动机构驱动上折纸机构向下移动,从而使上折纸件向下移动与纸张接触并带动纸张向下移动至设定位置,上折纸电机驱动上折纸件逆时针转动设定的角度;步骤二、下折纸驱动机构驱动下折纸机构向上移动,从而使下折纸件向上移动与纸张接触并带动纸张向上移动至设定位置;步骤三、上折纸驱动机构驱动上折纸机构向上移动至开始位置,上折纸电机驱动上折纸件顺时针转动至原来竖直状态;步骤四、下折纸电机驱动下折纸件顺时针转动设定角度;步骤五、上折纸驱动机构驱动上折纸机构向下移动,从而使上折纸件向下移动与纸张接触并带动纸张向下移动至设定位置;步骤六、下折纸驱动机构驱动下折纸机构向下移动,从而使下折纸件向下移动至开始位置,下折纸电机驱动下折纸件逆时针转动至原来竖直状态;步骤七、上折纸电机驱动上折纸件逆时针转动设定的角度,即回到步骤二的位置,下一个循环开始,实现上折纸件和下折纸件的交错运动,对纸张进行折纸。其中,上折纸件和下折纸件转动分别带动上折纸感应片和下折纸感应片的转动,上折纸传感器和下折纸传感器分别对上折纸感应片和下折纸感应片转动的角度进行检测,控制上折纸电机和下折纸电机的正反转,从而控制上折纸件和下折纸件的转动方向,实现上折纸件和下折纸件对纸张进行折纸。本实用新型提高折纸的工作效率和折纸的准确性,保证折纸的质量,同时可控制上折纸机构和下折纸机构的升降高度,从而折出不同形状或高度的折纸,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痕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痕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痕件和压痕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痕件和压痕底板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折纸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折纸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折纸机台;5、压痕装置;51、导杆;52、压痕件;521、压痕尖端;

522、第一压痕凸块;523、第二压痕槽;53、弹簧;54、铰接臂;55、压痕驱动机构;

56、压痕机台;551、压痕电机;552、第一驱动轮;553、压痕传动带;554、偏心轮;555、传动轴;556、第二驱动轮;557、送料机构;5571、送料电机;5572、送料主动辊;5573、送料从动辊;5574、送料槽;558、压痕底板;5581、压痕横槽;

5582、第一压痕槽;5583、第二压痕凸块;6、折纸装置;61、上折纸机构;

611、上折纸电机;612、上折纸件;613、上折纸感应片;614、上折纸传感器;

62、下折纸机构;621、下折纸电机;622、下折纸件;623、下折纸感应片;

624、下折纸传感器;63、上折纸驱动机构;631、转动轴;632、上折纸主动轮;

633、上折纸传动带;634、上折纸从动轮;635、扣具;636、上折纸驱动电机;

64、下折纸驱动机构;65、张紧轮;66、限位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纸设备,其包括折纸机台1及设置于折纸机台1的折纸装置6,所述折纸装置6包括活动连接于折纸机台1的上折纸机构61和下折纸机构62、用于驱动上折纸机构61升降的上折纸驱动机构63及用于驱动下折纸机构62升降的下折纸驱动机构64,所述上折纸机构61包括上折纸电机611、传动连接于上折纸电机611的上折纸件612、设置于上折纸件612的上折纸感应片613及用于检测上折纸感应片613转动角度的上折纸传感器614,所述下折纸机构62包括下折纸电机621、传动连接于下折纸电机621的下折纸件622、设置于下折纸件622的下折纸感应片623及用于检测下折纸感应片623转动角度的下折纸传感器624。

实际工作时,纸张输送至折纸装置6,折纸装置6对纸张进行折纸,整个折纸步骤为:步骤一、上折纸件612和下折纸件622处于竖直状态,上折纸驱动机构63驱动上折纸机构61向下移动,从而使上折纸件612向下移动与纸张接触并带动纸张向下移动至设定位置,上折纸电机611驱动上折纸件612逆时针转动设定的角度;步骤二、下折纸驱动机构64驱动下折纸机构62向上移动,从而使下折纸件622向上移动与纸张接触并带动纸张向上移动至设定位置;步骤三、上折纸驱动机构63驱动上折纸机构61向上移动至开始位置,上折纸电机611驱动上折纸件612顺时针转动至原来竖直状态;步骤四、下折纸电机621驱动下折纸件622顺时针转动设定角度;步骤五、上折纸驱动机构63驱动上折纸机构61向下移动,从而使上折纸件612向下移动与纸张接触并带动纸张向下移动至设定位置;步骤六、下折纸驱动机构64驱动下折纸机构62向下移动,从而使下折纸件622向下移动至开始位置,下折纸电机621驱动下折纸件622逆时针转动至原来竖直状态;步骤七、上折纸电机611驱动上折纸件612逆时针转动设定的角度,即回到步骤二的位置,下一个循环开始,实现上折纸件612和下折纸件622的交错运动,对纸张进行折纸。其中,上折纸件612和下折纸件622转动分别带动上折纸感应片613和下折纸感应片623的转动,上折纸传感器614和下折纸传感器624分别对上折纸感应片613和下折纸感应片623转动的角度进行检测,控制上折纸电机611和下折纸电机621的正反转,从而控制上折纸件612和下折纸件622的转动方向,实现上折纸件612和下折纸件622对纸张进行折纸。本实用新型提高折纸的工作效率和折纸的准确性,保证折纸的质量,同时可控制上折纸机构和下折纸机构的升降高度,从而折出不同形状或高度的折纸,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折纸驱动机构63包括转动轴631、设置于转动轴631两端的上折纸主动轮632、传动连接于上折纸主动轮632的上折纸传动带633、传动连接于上折纸传动带633的上折纸从动轮634、连接于上折纸传动带633的扣具635及用于驱动转动轴631转动的上折纸驱动电机636,所述扣具635连接于上折纸机构61。

实际工作时,上折纸驱动电机636驱动转动轴631转动,转动轴631带动两端的上折纸主动轮632转动,两端的上折纸主动轮632带动上折纸传动带633转动,上折纸传动带633带动上折纸从动轮634转动,上折纸传动带633带动扣具635移动,在上折纸驱动电机636正反转的作用下,实现扣具635的上下移动,扣具635带动上折纸机构61上下移动,从而使上折纸件612上下移动,对纸张进行折纸。所述下折纸驱动机构64和上折纸驱动机构63的结构和原理相同,在此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折纸传动带633的一侧设置有张紧轮65,增加上折纸传动带633的张紧力,从而增加上折纸传动带633的传动力,提高传动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折纸机台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感应上折纸机构61或下折纸机构62升降位移的限位感应器66,限位感应器66对上折纸机构61或下折纸机构62的升降进行监控,当上折纸机构61或下折纸机构62移动至限位感应器66监控位置时,限位感应器66反馈信息,使上折纸驱动机构63或下折纸驱动机构64改变驱动方向,从而改变上折纸机构61或下折纸机构62的移动方向,实现上折纸机构61或下折纸机构62的上下移动,提高折纸位置的准确性,保证折纸的质量。

当然,根据所需折纸的需要,改变上折纸传感器614和下折纸传感器624分别对上折纸感应片613和下折纸感应片623转动的检测角度,从而改变上折纸件612和下折纸件622在折纸过程中转动的角度,同时改变限位感应器66对上折纸机构61或下折纸机构62升降的监控位置,从而改变上折纸件612和下折纸件622升降位置,同时改变折纸的角度和高度,可折出不同形状或高度的折纸,但传统的折纸设备只能折出固定高度的折纸,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本实施例的折纸设备还包括用于压出折痕的压痕装置5,所述压痕装置5包括压痕机台56、设置于压痕机台56两侧的导杆51、活动连接于导杆51的压痕件52、相对于压痕件52设置的压痕底板558、穿设于导杆51的弹簧53、铰接于压痕件52两端的铰接臂54及用于驱动铰接臂54摆动的压痕驱动机构55;具体地,所述压痕驱动机构55包括压痕电机551、传动连接于压痕电机551的第一驱动轮552、传动连接于第一驱动轮552的压痕传动带553、传动连接于压痕传动带553的第二驱动轮556、连接于第二驱动轮556的传动轴555及连接于传动轴555的两个偏心轮554,所述两个偏心轮554分别活动连接于压痕件52两端的铰接臂54,所述弹簧53的一端抵接于压痕件52,弹簧53的另一端抵接于压痕机台56。

实际工作时,压痕电机551驱动第一驱动轮552转动,第一驱动轮552带动压痕传动带553转动,压痕传动带553带动第二驱动轮556转动,第二驱动轮556带动传动轴555转动,传动轴555带动两个偏心轮554转动,两个偏心轮554分别带动压痕件52两端的铰接臂54摆动,铰接臂54带动压痕件52沿着导杆51上下移动,分切后的纸张在压痕件52和压痕底板558的作用下实现压痕,便于折纸装置6对压痕后纸张进行折叠,提高折纸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其中,弹簧53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减少压痕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便于压痕件52的上下移动,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痕件52设置有压痕尖端521,所述压痕底板558设置有相对于压痕尖端521的压痕横槽5581。

实际工作时,压痕件52的压痕尖端521将纸张压于压痕横槽5581中,使纸张产生折痕,便于折纸装置6对纸张进行折叠。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痕件52设置有若干第一压痕凸块522,所述压痕底板558设置有若干相对于第一压痕凸块522的第一压痕槽5582,所述压痕件52设置有若干第二压痕槽523,所述压痕底板558设置有若干相对于第二压痕槽523的第二压痕凸块5583。

实际工作时,纸张在第一压痕凸块522和第一压痕槽5582的配合及第二压痕凸块5583和第二压痕槽523的配合作用下,压痕后的纸张产生凸起,使折纸后的产品蓬松,满足客户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痕装置5还包括送料机构557,所述送料机构557包括送料电机5571、传动连接于送料电机5571的送料主动辊5572及并列设置于送料主动辊5572的送料从动辊5573,所述送料主动辊5572和送料从动辊5573之间设置有送料槽5574。

实际工作时,送料电机5571驱动送料主动辊5572转动,送料主动辊5572带动分切后的纸张移动,在压痕送料主动辊5572和压痕送料从动辊5573的作用下,分切后的纸张穿过送料槽5574进行送料;其中,送料从动辊5573对分切后纸张的送料起到辅助的作用,便于分切后纸张的送料。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