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车辆的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9545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输车辆的轿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输车辆的轿架。



背景技术:

入世后中国汽车市场空前活跃,汽车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跃式发展。面对日新月异、动态变化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国汽车业要想在诸多挑战保证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而对我国汽车市场进行细分,则是非常必要的。市场细分程度是衡量一个汽车市场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也是汽车企业制定品牌、车型战略的基础条件。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以及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汽车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差异化,也带来了市场的极度细分。

随着车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配上汽车,作为代步工具,然而车辆在运输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不便,例如现有运输车辆的轿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专利文献 CN101941562 B《货物用板架》 提供了一种运输车辆的轿架,其所述轿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操作不简易,立柱与纵梁连接处易产生应力集中,使得立柱折弯或者纵梁变型,降低了轿架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运输车辆的轿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运输车辆的轿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运输车辆的轿架,包括两组U型槽钢纵梁,两组所述U型槽钢纵梁平行设置,且开口向上,两组所述U型槽钢纵梁一端的U型槽内均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斜撑的一端,另一端的U型槽内均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斜撑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斜撑靠内的一侧U型槽钢纵梁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第一Z型立柱,所述第一Z型立柱的中段靠近第一限位斜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U型卡槽,且第一U型卡槽的两侧壁均等距离设置有销钉孔,所述第一限位斜撑远离U型槽钢纵梁的一端通过销钉连接在第一U型卡槽内,所述第二限位斜撑靠内的一侧U型槽钢纵梁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第二Z型立柱,所述第二Z型立柱的中段靠近第耳限位斜撑的一侧设置有第二U型卡槽,且第二U型卡槽的两侧壁均等距离设置有销钉孔,所述第二限位斜撑远离U型槽钢纵梁的一端通过销钉连接在第二U型卡槽内,两组所述U型槽钢纵梁上的第一Z型立柱和第二Z型立柱均为U型槽钢焊组,且开口相互靠近,两组所述第一Z型立柱和第二Z型立柱远离U型槽钢纵梁的一段侧壁设置有圆形孔,且两组第一Z型立柱之间、两组第二Z型立柱之间均通过销钉连接有圆柱横梁,所述两根圆柱横梁之间安装有上层桁架。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斜撑、第二限位斜撑与U型槽钢纵梁均以销轴连接,第一Z型立柱、第二Z型立柱与U型槽钢纵梁均以销轴连接,第一限位斜撑、第二限位斜撑、第一Z型立柱和第二Z型立柱绕销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斜撑与第一Z型立柱之间以螺栓连接,第二限位斜撑与第二Z型立柱之间以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柱横梁的两端设置有圆孔,与第一Z型立柱和第二Z型立柱的圆孔对齐后以销钉穿过。

优选的,所述第一Z型立柱的长度小于第二Z型立柱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优化,满足提高车辆装载效率,降低成本及操作难度的目标,第一限位斜撑和第二限位斜撑与U型槽钢纵梁、U型槽钢纵梁与第一Z型立柱和第二Z型立柱以销轴连接,斜撑、立柱可绕销轴转动,斜撑与立柱以螺栓连接,螺栓取下后立柱绕销轴转动90°后方便轿架结构叠加,通过以上结构,斜撑、U型槽钢纵梁、立柱形成封闭力环,提高了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运输车辆的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运输车辆的轿架的折叠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运输车辆的轿架的单辆车运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运输车辆的轿架的两辆车运输结构示意图。

图中:1 U型槽钢纵梁、2第一限位斜撑、3第二限位斜撑、4第一Z型立柱、5第一U型卡槽、6第二Z型立柱、7第二U型卡槽、8圆柱横梁、9上层桁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运输车辆的轿架,括两组U型槽钢纵梁1,两组U型槽钢纵梁1平行设置,且开口向上,两组U型槽钢纵梁1一端的U型槽内均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斜撑2的一端,另一端的U型槽内均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斜撑3的一端,第一限位斜撑2靠内的一侧U型槽钢纵梁1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第一Z型立柱4,第一Z型立柱4的中段靠近第一限位斜撑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U型卡槽5,且第一U型卡槽5的两侧壁均等距离设置有销钉孔,第一限位斜撑2远离U型槽钢纵梁1的一端通过销钉连接在第一U型卡槽5内,第二限位斜撑3靠内的一侧U型槽钢纵梁1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第二Z型立柱6,第一Z型立柱4的长度小于第二Z型立柱6的长度,第二Z型立柱6的中段靠近第耳限位斜撑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U型卡槽7,且第二U型卡槽7的两侧壁均等距离设置有销钉孔,第二限位斜撑3远离U型槽钢纵梁1的一端通过销钉连接在第二U型卡槽7内,两组U型槽钢纵梁1上的第一Z型立柱4和第二Z型立柱6均为U型槽钢焊组,且开口相互靠近,两组第一Z型立柱4和第二Z型立柱6远离U型槽钢纵梁1的一段侧壁设置有圆形孔,且两组第一Z型立柱4之间、两组第二Z型立柱6之间均通过销钉连接有圆柱横梁8,圆柱横梁8的两端设置有圆孔,与第一Z型立柱4和第二Z型立柱6的圆孔对齐后以销钉穿过,第一限位斜撑2、第二限位斜撑3与U型槽钢纵梁1均以销轴连接,第一Z型立柱4、第二Z型立柱6与U型槽钢纵梁1均以销轴连接,第一限位斜撑2、第二限位斜撑3、第一Z型立柱4和第二Z型立柱6绕销轴转动,第一限位斜撑2与第一Z型立柱4之间以螺栓连接,第二限位斜撑3与第二Z型立柱6之间以螺栓连接,两根圆柱横梁8之间安装有上层桁架9。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如图1所示:U型槽钢纵梁1开口向上,第一限位斜撑2和第二限位斜撑3与U型槽钢纵梁1、U型槽钢纵梁1与第一Z型立柱4和第二Z型立柱6以销轴连接,第一限位斜撑2和第二限位斜撑3、第一Z型立柱4和第二Z型立柱6可绕销轴转动,第一限位斜撑2与第一Z型立柱4以螺栓连接,第二限位斜撑3与第二Z型立柱6以螺栓连接,通过以上结构,斜撑、U型槽钢纵梁1、立柱形成封闭力环,提高了结构强度;

如图2所示:圆柱横梁8两端有圆孔,与第一Z型立柱4和第二Z型立柱6上的圆孔对齐后用销钉穿过,固定后的圆柱横梁4支撑上层桁架9。

如图3所示:螺栓取下后第一Z型立柱4和第二Z型立柱6绕销轴转动90°后方轿架结构可叠加,此时第一Z型立柱4和第二Z型立柱6水平部分恰好落入U型槽钢纵梁1内;

如图4所示:将穿过圆柱横梁8与第一Z型立柱4和第二Z型立柱6上圆孔的销钉取下,将第一限位斜撑2与第一Z型立柱4的螺栓取下,用叉车将上层桁架下落,圆柱横梁8与第一Z型立柱4将随之移动。上层桁架9下落到地面后,车辆可开到上层桁架9上。

如图5所示:用叉车将上层桁架9抬高到适当高度,用销钉穿过圆柱横梁8与第一Z型立柱4和第二Z型立柱6上圆孔固定,斜撑与立柱以螺栓连接,车辆可开到下层或用叉车推进下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