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孔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0352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孔盖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油罐清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孔盖板。



背景技术:

储油罐是储存石油的容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原油中的杂质就会沉积在罐底和罐壁上,使储油罐有效容量减少,影响其使用效率,因此储油罐需要定期进行清洗,以除去储油罐内的淤渣。清洗时,首先要打开储油罐侧壁上的人孔盖板,将抽油管线伸入人孔中,抽吸泵通过抽油管线将储油罐中的原油抽出,然后再对储油罐进行机械清洗。但人孔盖板打开后,抽油管线与人孔之间存在较大空隙,造成储油罐中的气体泄漏,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储油罐中气体泄漏的人孔盖板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避免储油罐中气体泄漏的人孔盖板,该人孔盖板的中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周围设置有弹性密封圈,将抽油管线伸入并密封固定在该通孔中,无需打开人孔盖板即可进行原油的抽吸,避免储油罐中气体的泄漏。由于储油罐中的原油实际上是油水混合物,而油层会浮在水层上方,抽出原油时只需要对油层进行抽吸,以对抽出的原油进行后续利用,而水层无需抽出且可直接用于储油罐的清洗。当储油罐中油层胶薄时,需要对抽油管线下端抽吸口的高度进行适当调整,操作人员通过将人孔盖板通孔中的抽油管线适当抬起或压低,以避免抽吸口的位置过高(即抽吸口距离原油液面过远),导致抽油管线吸入过多空气,而造成抽吸泵抽空现象,或避免抽吸口的位置过低(即抽吸口伸入油水界面以下),导致抽油管线吸入过多水分,影响抽出原油的后续利用。

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采用现有技术提供的人孔盖板辅助抽油管线抽吸原油,只能通过适当抬起或压低抽油管线来对抽油管线下端抽吸口的高度进行调整,而抽油管线与人孔盖板上的通孔之间的弹性密封圈厚度较小、弹性有限,导致抽油管线抬起或压低的范围较小,进而造成抽油管线下端抽吸口位置的调整范围也较小,难以保证抽油管线的抽吸质量,影响抽出原油的后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储油罐清洗过程,且抽油管线高度可调且调整范围较大的人孔盖板,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孔盖板,该人孔盖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沿纵向设置有条形通孔。所述人孔盖板还包括:沿所述板体的外侧壁纵向滑动的滑板,且所述滑板与所述板体之间为动密封配合。所述滑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抽油管线的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与所述条形通孔相连通。所述人孔盖板还包括:用于打开或封堵所述圆形通孔的封堵件。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人孔盖板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多个所述螺栓孔沿所述板体的周缘分布。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板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两条导轨,两条所述导轨相对的侧壁上各设置有一条纵向导向槽,所述滑板的左右侧边分别可滑动地嵌入两条所述纵向导向槽中。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人孔盖板还包括两个齿轮,两个所述齿轮之间通过齿轮轴连接。所述齿轮轴的两端固定套装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外部套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位于所述板体的外侧壁上,并位于所述导轨的上方。所述滑板的外侧壁上沿纵向设置有两组齿条,两个所述齿轮分别与两组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轴承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齿轮锁死机构,用于使所述齿轮在预定位置保持静止。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齿轮为棘轮,所述齿轮锁死机构为棘爪。所述轴承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连杆,所述棘爪的连接端与所述连杆可转动连接,当所述齿轮转动时,所述棘爪沿所述齿轮的周缘滑动,当所述齿轮停止转动时,所述棘爪落入所述齿轮的齿槽中。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人孔盖板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齿轮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手柄与所述齿轮轴螺纹连接。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手柄的一端设置有凹进的插槽,所述齿轮轴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插槽相适配的插头,使所述手柄与所述齿轮轴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人孔盖板的板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观察通孔,所述观察通孔通过玻璃封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孔盖板,通过在板体上设置纵向的条形通孔,并在板体的外侧壁上设置可纵向滑动的滑板,使滑板与板体之间动密封配合,同时滑板上设置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与条形通孔相连通,纵向滑动滑板即可对圆形通孔与条形通孔相连通的位置进行调整。使用时,将抽油管线密封固定在圆形通孔中,并通过条形通孔伸入储油罐中,纵向滑动滑板,即可通过滑板带动抽油管线上下移动,实现抽油管线端部抽吸口位置的上下调整。而现有技术中仅通过抽油管线的抬起或压低来调整抽吸口,相比之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孔盖板可以使抽油管线在条形通孔的长度范围内进行上下调整,扩大了抽吸口的调整范围,并使调整过程更加简单便捷。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孔盖板便于调整抽油管线的高度、且调整范围较大、使用方便,适于规模化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孔盖板的主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孔盖板的左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孔盖板的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 板体,

101 条形通孔,

102 螺栓孔,

103 观察通孔,

2 滑板,

201 圆形通孔,

202 齿条,

3 导轨,

4 齿轮,

5 齿轮轴,

6 轴承座,

7 轴承,

8 手柄,

9 抽油管线,

901 抽吸段,

9011 抽吸口,

902 弯头,

903 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孔盖板,如附图2所示,该人孔盖板包括板体1,板体1上沿纵向设置有条形通孔101。如附图1-1和附图1-2所示,该人孔盖板还包括:沿板体1的外侧壁纵向滑动的滑板2,且滑板2与板体1之间为动密封配合。滑板2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抽油管线9的圆形通孔201,圆形通孔201与条形通孔101相连通。该人孔盖板还包括:用于打开或封堵圆形通孔201的封堵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孔盖板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抽油管线9伸入并固定在滑板2的圆形通孔201中,再穿过条形通孔101伸入储油罐中,使滑板2能够带动抽油管线9上下移动。当抽油管线9下端的抽吸口9011距离原油液面较远,即抽吸口9011的位置过高时,向下移动滑板2,使抽油管线9及抽吸口9011向下移动,靠近原油液面,避免抽吸口9011吸入空气过多,造成抽吸泵出现抽空现象,保证抽吸泵的正常使用。当抽油管线9下端的抽吸口9011伸入油水界面以下,即抽吸口9011的位置过低时,向上移动滑板2,使抽油管线9及抽吸口9011向上移动,离开水层,避免抽油管线9吸入过多水分,保证抽出原油的后续利用。抽油过程结束后,将抽油管线9从圆形通孔201中拆下,用封堵件封堵圆形通孔201,使储油罐再次恢复密封,以进行后续的清洗等操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孔盖板,通过将板体1上设置纵向的条形通孔101,并在板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可纵向滑动的滑板2,使滑板2与板体1之间动密封配合,同时滑板2上设置有圆形通孔201,圆形通孔201与条形通孔101相连通,纵向滑动滑板2即可对圆形通孔201与条形通孔101相连通的位置进行调整。使用时,将抽油管线9密封固定在圆形通孔201中,并通过条形通孔101伸入储油罐中,纵向滑动滑板2,即可通过滑板2带动抽油管线9上下移动,实现抽油管线9端部抽吸口9011位置的上下调整。而现有技术中仅通过抽油管线9的抬起或压低来调整抽吸口9011,相比之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孔盖板可以使抽油管线9下端的抽吸口9011在条形通孔101的长度范围内进行上下调整,扩大了抽吸口9011的调整范围,并使调整过程更加简单便捷。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孔盖板便于调整抽油管线9的高度、且调整范围较大、使用方便,适于规模化推广应用。

如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孔盖板是在现有人孔盖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人孔盖板的板体1上保留了螺栓孔102,以便于人孔盖板在人孔内的安装和固定。具体地,人孔盖板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102,多个螺栓孔102沿人孔盖板板体1的周缘均匀分布,将固定螺栓插入螺栓孔102中,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即可将人孔盖板与人孔的边缘固定连接,保持人孔盖板的稳定。

另外,为了便于抽油管线9在圆形通孔201中的固定,板体1上条形通孔101的长度必然大于圆形通孔201的直径,条形通孔101的宽度应大于圆形通孔201的直径,以便于抽油管线9顺利插入圆形通孔201和条形通孔101,并保证圆形通孔201以及抽油管线9在条形通孔101长度范围内的调整。

人孔盖板板体1的外侧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滑板2,具体地,板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两条导轨3,两条导轨3相对的侧壁上各设置有一条纵向导向槽,滑板2的左右侧边分别可滑动地嵌入两条纵向导向槽中,以实现滑板2的上下滑动。滑板2设置在人孔盖板板体1的外侧,将人孔盖板安装在人孔中之后,需要调整抽油管线9的高度时,无需打开人孔盖板,直接上下滑动滑板2即可实现抽油管线9下端抽吸口9011高度的调整,操作简单、便捷。

如附图1-1所示,为了便于滑板2上下调整后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人孔盖板还包括两个齿轮4,两个齿轮4之间通过齿轮轴5连接,齿轮轴5的两端固定套装有滚动轴承7,滚动轴承7外部套设有轴承座6,轴承座6位于板体1的外侧壁上,并位于导轨3的上方,通过轴承座6和滚动轴承7将齿轮轴5固定在板体1的外侧并保证齿轮轴5的转动。同时,滑板2的外侧壁上沿纵向设置有两组齿条202,两个齿轮4分别与两组齿条202相啮合,当齿轮4转动时,齿轮4驱动齿条202移动,进而带动滑板2向上或向下移动。轴承座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齿轮锁死机构,通过锁死机构将齿轮4与齿条202相互固定,使滑板2固定在合适位置,便于抽油管线9进行抽油作业。具体地,齿轮可以选为棘轮,齿轮锁死机构可以选择棘爪,轴承座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连杆,棘爪的连接端与连杆可转动连接,当齿轮4转动时,棘爪沿齿轮4的周缘滑动,不会影响齿轮4的转动,当齿轮4停止转动时,棘爪落入齿轮4的齿槽中,阻止齿轮4的逆向转动,从而使齿轮4能够保持静止状态,直到有足够大的外力推动齿轮4时,齿轮4才会重新转动(棘轮与棘爪的工作原理可参见《机械设计基础》)。通过齿轮4、齿条202和齿轮锁死机构,使滑板2位置的调节更加精确,并使滑板2能够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保证抽油管线9下端抽吸口9011的正常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滑板2的调整精度,齿轮轴5上还可以套装有刻度盘,以便于操作人员根据刻度盘上的数字对齿轮轴5以及滑板2、抽油管线9的高度进行精确调整,保证抽油管线9的抽油质量。

单独设置齿轮4和齿条202也可以实现滑板2的上下滑动,但板体1上的导轨3可以对滑板2的运动空间进行限定,使滑板2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避免滑板2出现前后偏转而增加滑板2滑动的阻力,或因左右移动而使滑板2上下调整困难。通过齿轮4、齿条202及导轨3的互相配合,使滑板2的上下滑动更加顺畅、并能够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为了便于控制齿轮轴5的转动,齿轮轴5的端部还可以设置有手柄8。具体地,手柄8与齿轮轴5的一端可拆卸连接,需要转动齿轮4时,将手柄8安装在齿轮轴5的端部,旋转手柄8,即可带动齿轮轴5转动,便于滑板2位置的调整。滑板2位置调整完毕后,卸下手柄8,避免齿轮轴5出现意外转动,而导致齿轮4转动,进而影响滑板2的位置和抽油管线9的正常工作。通过手柄8与齿轮轴5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使齿轮轴5的控制更加灵活,保证齿轮4以及滑板2位置的稳定,使抽油管线9能够在合适的位置进行稳定的抽油作业。

具体地,手柄8与齿轮轴5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插接的方式实现。

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手柄8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齿轮轴5的端部设置有与上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以使手柄8与齿轮轴5螺纹连接。螺纹连接方式装卸方便,且连接稳固,手柄8转动过程中,手柄8与齿轮轴5之间不易产生滑动,从而保证手柄8对齿轮轴5的精准控制。

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手柄8的一端设置有凹进的插槽,齿轮轴5的一端设置有与插槽相适配的插头,将手柄8的插槽套装在齿轮轴5的插头上,以实现手柄8与齿轮轴5的可拆卸连接。为了使手柄8与齿轮轴5之间的插接更加牢固,插槽的内壁和插头的外壁上可以设置有防滑橡胶或防滑花纹,以避免手柄8与齿轮轴5之间出现滑动,影响齿轮轴5的控制。插接方式装卸方便、省时省力,便于操作人员通过手柄8控制齿轮4的转动。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操作人员握住手柄8时出现打滑现象,手柄8用于抓握的一端可以设置有防滑胶套,防滑胶套上还可以设置有与手指形状相配合的凹陷和凸起,以便于操作人员握住手柄8,对滑板2的位置进行更准确的调节。

在抽油管线9对储油罐内的原油进行抽吸的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定期对储油罐内的抽油情况做出判断。例如,当与抽油管线9连接的抽油泵出现空抽的响声时,说明抽油管线9所处位置过高,其与原油液面之间的距离过大,导致抽油泵出现空抽现象,因此需要向下调整抽油管线9,使抽油管线9下端的抽吸口9011靠近原油液面。当从抽油管线9上的取样口取出的原油中含水过多时,说明抽油管线9所处位置过低,其已伸入水层,导致抽油管线9抽出的水分过多,因此需要向上调整抽油管线9,使抽油管线9下端的抽吸口9011离开水层。但这种判断方式不够及时,当操作人员发现抽油管线9的位置需要调整时,抽出的原油中往往已经混入较多的空气或水分,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孔盖板的板体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观察通孔103,操作人员通过观察通孔103向斜下方观察,即可对抽油管线9下端抽吸口9011的抽油情况进行及时观察,并迅速做出判断。同时,观察通孔103通过玻璃封堵,以在为操作人员提供观察方便的同时,保证储油罐的密封,避免储油罐中的气体逸出,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抽油作业结束后,需要通过封堵件封堵滑板2上的圆形通孔201,以使储油罐再次恢复密封,便于进行后续的清洗等操作。封堵件与圆形通孔201之间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例如封堵件与圆形通孔201之间为螺纹连接。或者可以通过合页等将封堵件设置在圆形通孔201的一侧,使封堵件成为可打开或闭合的门,从而实现封堵件对于圆形通孔201的打开或封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孔盖板,在使用时,可以将抽油管线9插入滑板2上的圆形通孔201中,通过抽油管线9对储油罐内的原油进行抽吸。为了简化抽油管线9在人孔盖板上的安装过程,抽油管线9也可以直接与圆形通孔201固定连接,即该人孔盖板还包括抽油管线9,如附图1-2所示,抽油管线9包括顺次连接的抽吸段901、弯头902、连接段903,连接段903密封固定在圆形通孔201中,抽吸段901竖直伸入储油罐中。需要使用抽油管线9时,保持抽油管线9的畅通,不需要使用抽油管线9时,封堵抽油管线9连接段903的端部即可使储油罐保持封闭,避免储油罐中的气体溢出。在人孔盖板上直接设置抽油管线9,避免了抽油管线9的反复装卸,使人孔盖板的使用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