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大车锚定自动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0837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复位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大车锚定自动复位装置,属于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大车锚定板的定位一般是通过普通销轴配合开口销定位或在大车锚定架焊接带螺纹铁块用螺栓进行固定,均需有一定量的时间且需配合专用工具才能进行大车锚定板的定位工作,对锚定板在需定位工作前的突发阵风工况时间上无法预测,无法在极短的时间上进行对锚定板的定位,这将会造成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大车锚定自动复位装置,在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非工作状态下使工作人员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顺利的进行锚定板的定位,避免对工作人员在需锚定板定位时间段下如遇突发阵风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大车锚定自动复位装置包括套筒组件、活动销轴组件、第一固定板、锚定板、第二固定板和锚定架,其特征是:锚定架上分前后焊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锚定板插槽,锚定板插槽内插入锚定板;第一固定板上通过螺栓连接套筒组件,套筒组件内设有活动销轴组件,活动销轴组件包括螺杆和销轴,螺杆前端伸出套筒组件,螺杆后端焊接销轴,销轴后端依次穿过第一固定板、锚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后伸出;活动销轴组件的螺杆和销轴之间设有定位板,螺杆上套装弹簧,弹簧前后端分别接触套筒组件的前端内壁和定位板,套筒组件内固定挡板,固定挡板能够阻挡定位板,限制定位板的前端位置。

进一步的,套筒组件包括封口板、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法兰板,第一筒体前端焊接封口板,第一筒体后端焊接第二筒体,第二筒体后端焊接法兰板。

进一步的,螺杆伸出套筒组件部分设有螺纹部,螺纹部上连接手柄和锁紧螺母,锁紧螺母将手柄锁紧在螺杆上。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工作稳定可靠,操作方便,采用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大车锚定自锁型弹簧复位销轴,能使工作人员在非工作工况下非常迅速的使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大车锚定板进入到定位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及有效预防突发阵风所来不及锚定板定位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采用人性化的手柄及弹簧复位功能,即便于操作又能和好的起到锚定板定位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手柄、2-封口板、3-第一筒体、4-挡板、5-第二筒体、6-法兰板、7-螺杆、8-弹簧、9-销轴、10-第一固定板、11-锚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锚定架、14-定位板、15-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套筒组件、活动销轴组件、第一固定板10、锚定板11、第二固定板12和锚定架13。

锚定架13上分前后焊接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12,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12之间设有锚定板插槽,锚定板插槽内插入锚定板11。

第一固定板10上通过螺栓连接套筒组件,套筒组件包括封口板2、第一筒体3、第二筒体5和法兰板6,第一筒体3前端焊接封口板2,第一筒体3后端焊接第二筒体5,第二筒体5后端焊接法兰板6。

套筒组件内设有活动销轴组件,活动销轴组件包括螺杆7和销轴9,螺杆7前端伸出套筒组件,螺杆7后端焊接销轴9,销轴9后端依次穿过第一固定板10、锚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12后伸出。

所述螺杆7伸出套筒组件部分设有螺纹部,螺纹部上连接手柄1和锁紧螺母15,锁紧螺母15将手柄1锁紧在螺杆7上。

活动销轴组件的螺杆7和销轴9之间设有定位板14,螺杆7上套装弹簧8,弹簧8前后端分别接触套筒组件的前端内壁和定位板14。套筒组件内固定挡板4,固定挡板4能够阻挡定位板14,限制定位板14的前端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通过手柄向前端拉出活动销轴组件,活动销轴组件的定位板压缩弹簧,使得弹簧储存压缩预紧力,定位板被拉动到挡板处被挡住,不使其脱出,此时销轴脱离锚定板,锚定板能够自由移动。当手柄松开,活动销轴组件依靠弹簧所储存的压缩预紧力自动复位,销轴再次穿过第一固定板、锚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实现锚定板的锁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