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式自动排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9397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往复式自动排线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地井以及飞机勤务地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往复式自动排线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各航空公司的电缆或管线在使用完毕后,为了便于运输和存放采用卷筒收线法将其收纳。由于电缆无限制自由进入卷筒导致收入管线混乱,上下层交替重叠,不仅不美观还可能因缠绕、打结导致下次使用时放线困难。且因为收线混乱,卷筒收线空间仅能收纳小部分的线缆,造成卷筒收线空间没有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使电缆线均匀有序地进入收线槽的往复式自动排线机构,解决了传统收线装置收线杂乱、后续使用麻烦、收线空间未充分利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往复式自动排线机构,包括安装机架,还包括减速齿轮组、动力输入链轮、螺旋排线辊、导向杆、联动器、进线口、导杆座支架、齿轮箱;所述导杆座支架包括第一导杆座支架、第二导杆座支架,所述第一导杆座支架、第二导杆座支架均竖直设于安装机架底部,所述第一导杆座支架近安装机架端设第一导杆支座,所述第一导杆座支架背离安装机架端设第二导杆支座,所述第二导杆座支架近安装机架端设配合第一导杆支座的第三导杆支座,所述第二导杆座支架背离安装机架端设配合第二导杆支座的第四导杆支座,所述导向杆包括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一端连接第一导杆支座,所述第一导向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导杆支座,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一端连接第二导杆支座,所述第二导向杆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导杆支座;所述第一导杆座支架、第二导杆座支架之间设转轴,所述螺旋排线辊套设于转轴上并可随转轴转动,所述螺旋排线辊上设有螺旋状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由螺旋排线辊一端螺旋延伸至另一端,所述螺旋排线辊转动带动导向槽转动;所述联动器包括第一联动滑块、第二联动滑块、联动芯轴,所述第一联动滑块套设于第一导向杆上,所述第二联动滑块套设于第二导向杆上,于第一联动滑块与第二联动滑块上设连接第一联动滑块与第二联动滑块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设用于进线的进线口,所述连接板上设联动芯轴,所述联动芯轴活动接于导向槽内,所述联动芯轴随导向槽转动而做来回水平运动;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所述安装机架上设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内设有第一齿轮组,所述齿轮箱与第一导杆座支架之间设配合第一齿轮组的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互相啮合的第一大齿轮、第一小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互相啮合的第二大齿轮、第二小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一端接于齿轮箱内,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小齿轮、齿轮箱接于设于齿轮箱外的动力输入链轮,所述第二转轴一端接于齿轮箱内,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大齿轮、齿轮箱接于第二小齿轮,第三转轴一端接于第二大齿轮,第三转轴另一端接于转轴。两组齿轮组构成的减速齿轮组,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无自锁性特点,更换每组齿轮齿数比会达到不同的输出传动比;双导向杆设计稳定可靠,故障少;联动芯轴于旋转的导向槽内滑动,阻力小,移动均衡平稳,收线也就平稳。动力由动力输入链轮输入,经减速齿轮组减速后输出适当的减速传动比带动螺旋排线辊连续旋转,螺旋排线辊表面的导向槽带动联动芯轴旋转,联动芯轴则通过连接板带动第一联动滑块、第二联动滑块沿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来回移动,当收线盘的电缆线通过设于连接板下方的进线口时,进线口随连接板移动,会连续、有序的将线排绕在收线卷筒上,不会出现绕线混乱的情况,同时因为收线整齐、能收纳更多的线缆,使下一次的后续放线不再困难;本实用新型使电缆线均匀有序的排入卷线筒,充分利用卷线筒空间,缩小卷线筒体积,降低卷线筒制造成本,且上下层不会出现交替叠压,放线容易。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芯轴外套设轴承,所述轴承活动接于导向槽内。轴承使联动芯轴在导向槽内移动移动阻力小(滚动摩擦),运动均匀平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外均设镀铬层。镀铬层光洁度极高,第一联动滑块、第二联动滑块在其上运动无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进线口包括均接于连接板底部的前框架、后框架,所述前框架、后框架的底部均设方便线移动的线辊。线辊使线移动无阻力,且不会偏移,对线缆的收纳更整齐,且对对线缆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正螺纹槽、第一平滑曲线槽、反螺纹槽、第二平滑曲线槽,所述轴承于正螺纹槽、第一平滑曲线槽、反螺纹槽、第二平滑曲线槽内按正螺纹槽、反螺纹槽的行程来回水平移动。轴承按正螺纹槽、反螺纹槽的行程来回水平移动,则连接板的运动更加规律,带动进线更加有序、整齐、不杂乱,第一平滑曲线槽、第二平滑曲线槽使联动芯轴(联动器)的运动平稳,巩固了进线的整齐性,正螺纹槽配合反螺纹槽,排线均匀顺畅,阻力小。

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两组齿轮组构成的减速齿轮组,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无自锁性特点,更换每组齿轮齿数比会达到不同的输出传动比;双导向杆设计稳定可靠,故障少;联动芯轴于旋转的导向槽内滑动,阻力小,移动均衡平稳,收线也就平稳。动力由动力输入链轮输入,经减速齿轮组减速后输出适当的减速传动比带动螺旋排线辊连续旋转,螺旋排线辊表面的导向槽带动联动芯轴旋转,联动芯轴则通过连接板带动第一联动滑块、第二联动滑块沿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来回移动,当收线盘的电缆线通过设于连接板下方的进线口时,进线口随连接板移动,会连续、有序的将线排绕在收线卷筒上,不会出现绕线混乱的情况,同时因为收线整齐、能收纳更多的线缆,使下一次的后续放线不再困难;本实用新型使电缆线均匀有序的排入卷线筒,充分利用卷线筒空间,缩小卷线筒体积,降低卷线筒制造成本,且上下层不会出现交替叠压,放线容易。本实用新型使线(管)收放顺畅,不会出现跑槽、卡死现象,无损伤,延长了线管使用寿命,收放阻力小。

附图说明

图1为往复式自动排线机构的正视图。

图2为往复式自动排线机构的的左视图。

图3为往复式自动排线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螺旋排线辊的剖视图。

图5为螺旋排线辊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安装机架,2动力输入链轮,3螺旋排线辊,31导向槽,311正螺纹槽,312 第一平滑曲线槽,313反螺纹槽,314第二平滑曲线槽,4齿轮箱,5第一导杆座支架,51第一导杆支座,52第二导杆支座,6第二导杆座支架,61第三导杆支座,62第四导杆支座,7第一导向杆,8第二导向杆,9转轴,10第一联动滑块, 11第二联动滑块,12联动芯轴,13连接板,14第一转轴,15第二转轴,16第三转轴,17第一大齿轮,18第一小齿轮,19第二大齿轮,20第二小齿轮,21前框架,22后框架,23线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3所示,往复式自动排线机构,包括安装机架1,还包括减速齿轮组、动力输入链轮2、螺旋排线辊3、导向杆、联动器、进线口、导杆座支架、齿轮箱4。

所述导杆座支架包括第一导杆座支架5、第二导杆座支架6,所述第一导杆座支架5、第二导杆座支架6均竖直设于安装机架1底部,所述第一导杆座支架 5近安装机架1端设第一导杆支座51,所述第一导杆座支架5背离安装机架1 端设第二导杆支座52,所述第二导杆座支架6近安装机架1端设配合第一导杆支座51的第三导杆支座61,所述第二导杆座支架6背离安装机架1端设配合第二导杆支座52的第四导杆支座62,所述导向杆包括第一导向杆7、第二导向杆 8,所述第一导向杆7、第二导向杆8外均设镀铬层,所述第一导向杆7的一端连接第一导杆支座51,所述第一导向杆7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导杆支座61,所述第二导向杆8的一端连接第二导杆支座52,所述第二导向杆8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导杆支座62。

所述第一导杆座支架5、第二导杆座支架6之间设转轴9,所述螺旋排线辊3套设于转轴9上并可随转轴9转动,所述螺旋排线辊3上设有螺旋状的导向槽 31,所述导向槽31由螺旋排线辊3一端螺旋延伸至另一端,所述螺旋排线辊3 转动带动导向槽31转动。

所述联动器包括第一联动滑块10、第二联动滑块11、联动芯轴12,所述第一联动滑块10套设于第一导向杆7上,所述第二联动滑块11套设于第二导向杆8上,于第一联动滑块10与第二联动滑块11上设连接第一联动滑块10与第二联动滑块11的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底部设用于进线的进线口,所述进线口包括均接于连接板13底部的前框架21、后框架22,所述前框架21、后框架22的底部均设方便线移动的线辊23,需要收捡的线缆通过进线口收集于收线设备(如绕线器),所述连接板13上设联动芯轴12,所述联动芯轴12外套设轴承,所述轴承活动接于导向槽31内,参见图4、5,所述导向槽31包括依次首尾连接且互相配合的正螺纹槽311、第一平滑曲线槽312、反螺纹槽313、第二平滑曲线槽314,所述正螺纹槽311、反螺纹槽313所述轴承于正螺纹槽311、第一平滑曲线槽312、反螺纹槽313、第二平滑曲线槽314内按正螺纹槽311、反螺纹槽313的行程来回水平移动。

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一转轴14、第二转轴15、第三转轴16,所述安装机架1上设有齿轮箱4,所述齿轮箱4内设有第一齿轮组,所述齿轮箱4与第一导杆座支架5之间设配合第一齿轮组的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互相啮合的第一大齿轮17、第一小齿轮18,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互相啮合的第二大齿轮19、第二小齿轮20,所述第一转轴14一端接于齿轮箱4内,所述第一转轴14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小齿轮18、齿轮箱4接于设于齿轮箱4外的动力输入链轮2,所述第二转轴15一端接于齿轮箱4内,所述第二转轴15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大齿轮17、齿轮箱4接于第二小齿轮20,第三转轴16一端接于第二大齿轮19,第三转轴16另一端接于转轴9。本实施例中,减速传动比(i)=h(螺旋导程)/d(线经),螺旋导程=2卷线筒槽宽。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通过动力输入链轮2引入动力,引起螺旋排线辊3带动的导向槽31转动,使联动芯轴12于螺旋状的导向槽31内来回移动(本实施例为轴承按正螺纹槽311、反螺纹槽313的行程来回水平移动),从而使进线口的进线来回整齐、有序地收集于收线设备上。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