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络筒机的大端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935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络筒机的大端轮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络筒机,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络筒机的大端轮组件。



背景技术:

自动络筒机是集机、电、仪、气一体化的高水平的最新一代纺织机械产品。将管纱绕成无结筒纱、并在卷绕过程中去除纱疵。适用于棉、毛、纤、纯纺与混纺等的络筒工序,生产高质量的无结头筒纱。适用纤维品种:棉、毛、化纤及其混纺。适用纱线品种:单纱、股线。接头方式:机械打结,空气捻接、机械搓捻,并可以有湿加及热加。自动络筒机配置有:空气捻接器、机械捻接器;电子清纱器;镍合金铸铁槽筒;机械防叠装置;平衡、防震、张力装置;定长、定径装置;单锭变频调速装置;上蜡装置;机头综合监控系统;游动吹吸风装置等。具有运转高效、高速、高质、稳定,维修简便,性能优良等优点。

目前我国已经能够批量生产自动络筒机,但在数量上不能满足国内纺织企业的发展和改造需要,在质量上也比国际先进水平差近10年,不能满足更新改造的需求,因此应加快国产新型自动络筒机的发展速度,集中外先进络筒机的优点于一体,形成中国式的先进自动络筒机。同时,实现智能化,机电一体化,减少机械零部件,扩大电气类零部件,解决加工制造过程中的精度高、互换性强的困难,提高整机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满足络筒机更新改造的需求。

现有使用的一些自动络筒机的大端轮组件包括刹车毂和刹车气囊,刹车气囊安装在刹车毂的一端,通过刹车气囊防止卷筒纱纸管打滑,刹车气囊和刹车毂是分体式产品,在动平衡和组装技术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刹车毂内的中心轴定位不佳,震动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安装刹车气囊的、简化装配的、中心轴定位方便减震好的自动络筒机的大端轮组件。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络筒机的大端轮组件,包括:刹车毂、轴承、中心轴、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刹车毂的一端套装有所述轴承,所述中心轴套装在所述轴承内,所述中心轴与所述轴承之间套装有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穿过所述中心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刹车毂内,所述第二压板的端面抵靠在所述轴承的外圈上;所述刹车毂在靠近所述轴承的一侧均布有锥齿部,所述锥齿部为斜齿,所述锥齿部上设置有滚花。所述刹车毂上略去了刹车气囊,通过所述锥齿部与外部的卷筒纱纸管连接,防止卷筒纱纸管打滑,所述锥齿部同时设置有所述滚花,能够进一步防止卷筒纱纸管打滑,无需安装刹车气囊,简化了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无需进行复杂的动平衡调试,相比刹车气囊更加耐磨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实际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毂在所述轴承的一端上安装有橡胶密封套。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包括第一轴段、轴体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一轴段套装在所述轴承的内圈上,所述轴体与所述轴承之间套装有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一轴段的端面上安装有垫片和固定螺栓,所述垫片抵靠在所述轴承的内圈上。通过所述第一压板、所述垫片和固定螺栓,将所述中心轴与所述轴承的内圈连接成一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轴段上贯穿有定位用的矩形切槽,安装定位效果好,减震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板一端抵靠在所述轴承的内圈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轴体的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板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压板的内径,所述第一压板是与所述轴承的内圈联动的,所述第二压板穿过所述中心轴固定在所述刹车毂内的,两者不产生相互干涉。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自动络筒机的大端轮组件通过锥齿部与外部的卷筒纱纸管连接,来防止卷筒纱纸管打滑,无需安装刹车气囊,简化了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无需进行复杂的动平衡调试,相比刹车气囊更加耐磨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实际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络筒机的大端轮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络筒机的大端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刹车毂、2为轴承、3为中心轴、4为第一压板、5为第二压板、6为锥齿部、7为滚花、8为橡胶密封套、9为第一轴段、10为轴体、11为第二轴段、12为垫片、13为固定螺栓、14为矩形切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络筒机的大端轮组件,包括:刹车毂1、轴承2、中心轴3、第一压板4和第二压板5;刹车毂1的一端套装有轴承2,中心轴3套装在轴承2内,中心轴3与轴承2之间套装有第一压板4。第二压板5穿过中心轴3,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刹车毂1内,第二压板5的端面抵靠在轴承2的外圈上;刹车毂1在靠近轴承2的一侧均布有锥齿部6,锥齿部6上设置有滚花7,刹车毂1上略去了刹车气囊,通过锥齿部6与外部的卷筒纱纸管连接,防止卷筒纱纸管打滑,锥齿部6同时设置有滚花7,能够进一步防止卷筒纱纸管打滑,无需安装刹车气囊,简化了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无需进行复杂的动平衡调试,相比刹车气囊更加耐磨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实际使用效果好。

参阅图1和图2,刹车毂1在轴承2的一端上安装有橡胶密封套8。

进一步的,中心轴3包括第一轴段9、轴体10和第二轴段11;第一轴段9套装在轴承2的内圈上,轴体10与轴承2之间套装有第一压板4,第一轴段9的端面上安装有垫片12和固定螺栓13,垫片12抵靠在轴承2的内圈上。通过第一压板4、垫片12和固定螺栓13,将中心轴3与轴承2的内圈连接成一整体,实现联动。

参阅图2,第二轴段11上贯穿有定位用的矩形切槽14,在本实施例中矩形切槽14是设置在第二轴段11中间位置处,矩形切槽14的截面形状是封闭的,而现有的中心轴的定位槽都是设置在侧边上的,截面形状是不封闭的,本实施例的矩形切槽14安装定位简便,减震效果好。

其中,第一压板4一端抵靠在轴承2的内圈上,另一端抵靠在轴体10的端面上。第一压板4的外径小于第二压板5的内径,第一压板4是与轴承2的内圈联动的,第二压板5穿过中心轴3固定在刹车毂1内的,两者不产生相互干涉。

本实施例自动络筒机的大端轮组件通过锥齿部与外部的卷筒纱纸管连接,来防止卷筒纱纸管打滑,无需安装刹车气囊,简化了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无需进行复杂的动平衡调试,相比刹车气囊更加耐磨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实际使用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