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9857阅读:988来源:国知局
电梯挡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挡板。



背景技术:

电梯门检测是否可以关闭是通过光电管决定的,在电梯门呈打开状态时,电梯门上的一排光电管一段时间内没有被遮挡,电梯门就会自动关闭。

搬运人员通过电梯运送货物时,有时会由于货物较多需要多次搬运,搬运人员将部分货物搬出电梯时,若没有物体遮挡电梯的光电管,电梯门就会自动关闭,然后可可能将还未搬出电梯的货物送至其它楼层,对货物的搬运造成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挡板,其解决了人在一段时间内需多次进出电梯时,若电梯光电管没有东西遮挡就会自动关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梯挡板,包括挡板和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平行于挡板设置,所述挡板周向的侧面设有用于固定挡板的固定件,所述转动杆两端转动连接有用于将所述传动杆固定于墙面的套管,所述转动杆受所述套管轴向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管将挡板通过转动杆垂直于地面固定在电梯门外,转动杆在套管上转动,带动挡板,使挡板向电梯的光电管转动,对光电管进行遮挡,从而使电梯门保持开启状态而不会自动关闭。固定件的设置一方面在挡板遮挡光电管时对挡板进行固定,避免挡板意外松动而不遮挡光电管使电梯门自动关闭,另一方面在挡板不遮挡光电管时对挡板进行固定,避免挡板意外松动而遮挡光电管使电梯门无法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横截面呈三棱柱形,所述转动杆设于挡板的一条侧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棱柱的形状设置使挡板的一个面可用于遮挡电梯光电管,另一个面在挡板不遮挡光电管时紧贴墙面。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挡板上与所述转动杆相邻的两个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挡板向光电管转动时,遮挡光电管的侧面上的固定件可对挡板进行固定的,当挡板不遮挡光电管时,另一侧面的固定件对挡板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侧棱上设有导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圆角的设置可避免挡板与人意外碰撞,对人造成伤害。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上设有插设所述转动杆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的设置将传动杆两端转动连接在凹槽内,并对传动杆进行轴向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件为磁性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性块与固定在墙面上带磁性的物体相吸,从而的实现挡板的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梯门在打开时,通过转动挡板从而使挡板遮挡电梯的光电管,使人在一段时间内需多次进出电梯时,电梯门不会自动关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中,1、挡板;2、转动杆;3、固定件;4、套管;5、导圆角;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电梯挡板,参照图1和图2,包括挡板1和转动杆2,挡板1呈三棱柱形,在挡板1上与其一条侧棱重合的设置有转动杆2,转动杆2的两端通过套管4垂直于地面固定于墙上,套管4的上设置有插设转动杆2的凹槽6,转动杆2受其两端的套管4轴向限位,并且转动杆2能够在套管4上转动。转动杆2的设置使挡板1经过转动后能够遮挡电梯的光电管,防止电梯门自动关闭。

在挡板1上与转动杆2相邻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沿挡板1长度方向排列的两个固定件3。固定件3在挡板1的其中一面与墙面贴合时,可以起到固定挡板1的作用。为了方便将固定件3将挡板1固定在墙上,固定件3设置为磁性块,在墙面上设置有与磁性块相互吸引的磁性物体。当固定件3所在面靠近墙面时,固定件3就会将挡板1固定在墙面。一方面,固定件3在挡板1遮挡光电管时可起到固定挡板1防止挡板1的松动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挡板1不遮挡光电管时,在挡板1另一面的固定件3可固定挡板1,避免挡板1转动遮挡光电管。

挡板1的侧棱上还设有导圆角5,避免人在碰撞挡板1时受伤。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当人在一段时间内需多次进出电梯时,例如搬运工多次进出电梯搬运电梯中的货物,人可转动挡板1遮挡电梯的光电管,防止电梯门自动关闭。挡板1通过固定件3与墙上的磁性物体相吸起到固定的效果,在人进出电梯碰到挡板1时可阻止挡板1转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