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约型牛奶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3697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约型牛奶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约型牛奶盒。



背景技术:

牛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这么说,从婴儿落地到安入黄土,在人的一生中的每个时段都在与牛奶大打交道。随着人类对健康的向往,牛奶的作用日益显著,同时,其功效也在逐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牛奶,考虑到运输和储藏等问题,市场上大多数盛放牛奶的容器都是立方体牛奶盒,利用吸管在牛奶盒的插孔处插入即可直接饮用,但是由于立方体牛奶盒底部存在角落,加上牛奶本身稠度较大,人们饮用牛奶时往往会有牛奶残留在牛奶盒内,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人们饮用牛奶时造成浪费的节约型牛奶盒。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约型牛奶盒,包括立方体结构的盒体;所述盒体包括顶面、底面以及设置在顶面和底面之间的四周侧面;所述顶面上设有插孔处;所述任一侧面上粘接有吸管;所述底面上中间位置设有凹陷设置在底面内的收集部;所述收集部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结构,包括上端的开口部以及下端的封闭部,开口部通过上小下大的圆锥面形连接板与盒体底面连接;所述圆锥面形连接板的高度不小于圆锥台结构的收集部高度;所述收集部的内部通过开口部与盒体内部连通。

所述圆锥面形连接板为可轴向折叠和展开的褶皱结构。

所述底面两侧与两侧侧面连接的部位上设有可水平折叠和展开的褶皱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盒体底面设有嵌入式的收集部,并在收集部与底面连接处以及底面与侧面连接处都采用了可展开和折叠的褶皱结构,人们饮用完牛奶盒将收集部向下拉扯即可形成漏斗形状,盒内残余的牛奶由于重力自流全部流入收集部,不仅避免人们饮用牛奶时浪费,同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部在收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部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的节约型牛奶盒,包括立方体结构的盒体。盒体包括顶面1、底面2以及设置在顶面1和底面2之间的四周侧面3。顶面1上设有插孔处1-1。任一侧面3上粘接有吸管4。

底面2上中间位置设有凹陷设置在底面内的收集部5。收集部5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结构,包括上端的开口部5-1以及下端的封闭部5-2,开口部5-1通过上小下大的圆锥面形连接板6与盒体底面2连接。圆锥面形连接板6的高度不小于圆锥台结构的收集部5高度。收集部5的内部通过开口部5-1与盒体内部连通。圆锥面形连接板6为可轴向折叠和展开的褶皱结构。底面2两侧与两侧侧面3连接的部位上设有可水平折叠和展开的褶皱部2-1。

使用本实施例时,用手拉住收集部5下端的封闭部5-2向下拉,由于收集部5上端开口部5-1处的圆锥面形连接板6为可轴向折叠和展开的褶皱结构,收集部5可拉出至盒体底面2下端,此时,底面2两侧与两侧侧面3连接处的褶皱部2-1也被拉伸展开,底面2呈图3所示的漏斗形状,静止一段时间后盒体内残余的牛奶由于重力自流至收集部5内,使用者插入吸管至收集部5即可饮用牛奶。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