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改良型取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461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改良型取药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改良型取药器。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药物采用塑料板覆上铝箔的形式来进行包装,这种包装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可将多颗药物以阵列的形式包装在同一块塑料盒上。但在实际使用时发现,这种药品包装结构,在取药时大多是徒手操作,用手指抵住一颗药丸对应的放置槽,然后用力向上顶,即可将覆在放置槽后的铝箔顶开取出药物。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多颗药物是以阵列形式排列的,当用户徒手取药时很容易将待取药丸附近的药丸的铝箔也顶开,造成非待取药丸的铝箔被打开。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专用于取由铝箔包装的成阵列分布的药丸的取药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改良型取药器,便于取出板装的药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改良型取药器,包括杆体、设置杆体前端的破膜刀以及设置于杆体后端的药片存储腔;

所述的杆体前端设置有容置腔,所述的破膜刀可回缩至容置腔内,破膜刀安装于圆饼状的刀座上,刀座通过复位弹簧安装于容置腔的底部;所述的容置腔两侧设置有滑槽,刀座上设置有可沿滑槽滑动的滑块,所述的容置腔的侧壁还设置有条形孔,杆体的外侧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端穿过所述的条形孔与所述的刀座固定连接;所述条形孔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推板上设置有与限位卡槽匹配的限位卡扣。

所述的杆体内还设置有药片通道,所述的药片存储腔包括腔体和与腔体螺纹连接的盖体;所述的腔体上设置有与药片通道连通的药片入口。

所述的限位卡扣包括对称设置的L型限位板以及连接L型限位板的压缩弹簧。

所述的破膜刀的前端为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专用于取板装药片,采用破膜刀打开封需要取出的药片处的铝箔,防止不需要取出的药片处的铝箔被弄破,而是药片暴露在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改良型取药器。

图2为限位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中的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药片存储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医用改良型取药器,包括杆体1、设置杆体1前端的破膜刀2以及设置于杆体1后端的药片存储腔3;

杆体1前端设置有容置腔11,破膜刀2可回缩至容置腔内,破膜刀2安装于圆饼状的刀座4上,刀座4通过复位弹簧5安装于容置腔的底部;容置腔两侧设置有滑槽12,刀座4上设置有可沿滑槽滑动的滑块41,容置腔的侧壁还设置有条形孔13,杆体1的外侧设置有推板6,所述推板6的一端穿过条形孔与刀座4固定连接;条形孔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卡槽7,所述推板6上设置有与限位卡槽匹配的限位卡扣。

在操作时,首先通过推板将破膜刀推出容置腔,限位卡扣卡在限位卡槽内,破膜刀限位固定,破膜刀刺破待取药片出的铝箔便可将待取出的药片放入药片存储腔内,然后按下限位卡扣,在复位弹簧5的作用下,破膜刀回缩至容置腔内即可。为了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卡扣包括对称设置的L型限位板81以及连接L型限位板的压缩弹簧82。本实用新型的破膜刀的前端为锥形结构。

实施例2

在取用多颗药片时,为了操作方便,避免先取出的药片接触手部或者其他部位,杆体1内设置有药片通道14,药片存储腔3包括腔体31和与腔体螺纹连接的盖体32;所述的腔体上设置有与药片通道连通的药片入口33;操作时向戳破第一个药片的铝箔,然后将板装药片置于杆体顶部,杆体的药片通道14对准待取药片,由于铝箔已经被戳破,直接按压盛装药片的塑料腔,药片则掉入药片通道14内,经药片入口进入药片存储腔3内;接下来戳破第二个药片的铝箔,安装上述步骤重复操作,直至取出最后一粒药片,然后打开盖体32,将腔体31内的药片倒入口腔内即可。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