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的防吞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6546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的防吞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的防吞盖。



背景技术:

瓶盖是食品与饮包装重要的一环,也是消费者最先与产品接触的地方。瓶盖具有保持内容物产品密闭性能,还具有防盗开启及安全性方面的功能,因此广泛的应用在瓶装产品上,其应用于儿童的饮料的包装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儿童,需注意防吞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安全的防吞盖,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安全的防吞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的防吞盖,包括一端具有开口圆筒形状的主盖体,主盖体的开口部具有与饮料包内主盖体配合的内螺纹,主盖体的外缘通过至少三组扇形连接片连接旋钮圈,旋钮圈的外缘具有若干组阻力条,主盖体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制成。

进一步的,主盖体沿旋钮圈远离主盖体开口部的一端具有2-4mm延伸段,延伸段具有与主盖体开口部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进一步的,主盖体底部处设置有中间盖体,中间盖体与一端与主盖体的开口部外缘活动锁紧连接,中间盖体的另一端具有与饮料包内主盖体配合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间盖体的其中空部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中间盖体具有往主盖体开口部内侧延伸的环形圈,环形圈直径小于主盖体开口部直径,环形圈开口部热封一层第一密封膜。

进一步的,主盖体中心轴位置具有圆形的镂空部,镂空部热封一层第二密封膜,

进一步的,中间盖体与主盖体之间通过连接条连接。

进一步的,主盖体的开口部底部处设置有四段防盗易撕条或中间盖体底部处设置有四段防盗易撕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的避免幼童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吞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参照附图1-2,一种安全的防吞盖,包括一端具有开口圆筒形状的主盖体1,主盖体1的开口部具有与饮料包内主盖体配合的内螺纹,主盖体1的外缘通过至少三组扇形连接片2连接旋钮圈3,旋钮圈3的外缘具有若干组阻力条31,主盖体1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制成,具体的防吞盖直径为3cm。

优选的,主盖体1沿旋钮圈3远离主盖体1开口部的一端具有2-4mm延伸段11,延伸段11具有与主盖体1开口部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具体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多个主盖体1叠加收纳。

实施例2:参照附图3-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主盖体1底部处设置有中间盖体4,中间盖体4与一端与主盖体1的开口部外缘活动锁紧连接,中间盖体4的另一端具有与饮料包内主盖体1配合的内螺纹,一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中间盖体4的其中空部设置有过滤网41,过滤网41可以过滤饮料包内的比如果粒等材料后再饮用直接饮用饮料包内的液体部分,具体的适应性的可以由家长进行选择,提高消费者的使用感受,具体的在不需要使用过滤网41时,可拆除中间盖体4。

一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中间盖体4具有往主盖体1开口部内侧延伸的环形圈42,环形圈42直径小于主盖体1开口部直径,环形圈42开口部热封一层第一密封膜43,第一密封膜43可以保护中间盖体4的开口部,在使用过程中,有效的密封饮料包内的食品。

一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主盖体1中心轴位置具有圆形的镂空部,镂空部热封一层第二密封膜12,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使用吸管穿过第二密封膜12进入至饮料包内进行吸食,无需打开主盖体1,本实施例的结构不与过滤网41的结构同时使用。

为了避免中间盖体4被吞食,中间盖体4与主盖体1之间通过连接条连接,优选的,中间盖体4具有向外延伸的外环圈。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成品的防盗,在主盖体的开口部底部处设置有四段防盗易撕条或中间盖体底部处设置有四段防盗易撕条。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