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梯安全逃生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7303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梯安全逃生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梯安全逃生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生活在继续,科技在发展,电梯也在进步。150年来,电梯的材质由黑白到彩色,样式由直式到斜式,在操纵控制方面更是步步出新——手柄开关操纵、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人机对话等等,多台电梯还出现了并联控制,智能群控;双层轿厢电梯展示出节省井道空间,提升运输能力的优势 ;变速式自动人行道扶梯的出现大大节省了行人的时间 ; 不同外形——扇形、三角形、半菱形、半圆形、整圆形的观光电梯则使身处其中的乘客的视线不再封闭。如今,电梯仍在继续进行电梯新品的研发,并不断完善维修和保养服务系统。调频门控、智能远程监控、主机节能、控制柜低噪音耐用、复合钢带环保——一款款集纳了人类在机械、电子、光学等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的新型电梯竞相问世,冷冰冰的建筑因此散射出人性的光辉,人们的生活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梯安全逃生机制仍然不是很完善,目前,公知的电梯在火灾等意外事故导致高楼断电情况下,一般只能依靠备用电源短时间运行或者停止运行,当电梯出现故障时,救援往往不及时,使救援情况变的复杂,需要听取楼内人员的信息和逃生情况,这样浪费了宝贵的救援时间,增加 了人员的伤亡,使救援负担变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梯安全逃生控制系统,其实现了分情况处理安全逃生控制方式,保证用户的安全,适用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电梯安全逃生控制系统,包括电梯本体,所述电梯本体内分别安装有控制器、显示屏、环境检测传感器、人体感应传感器、摄像装置、水平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显示屏、环境检测传感器、人体感应传感器、摄像装置、水平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相连;所述电梯本体包括轿厢,所述轿厢的下表面安装有下逃生门,所述轿厢与阻尼杆相连,所述阻尼杆一端与轿厢相连,所述阻尼杆另一端与阻尼块相连。

所述环境检测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火焰探测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火焰探测器相连。

所述人体感应传感器包括人体红外线传感器、重量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人体红外线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相连。

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收发器与云端服务器相连。

所述电梯本体内安装有灭火器。

所述电梯本体内安装有一键报警按钮,所述一键报警按钮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电梯本体内安装有蓄电池、应急灯,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蓄电池、应急灯相连。

所述电梯本体侧面至少安装有1根备用钢丝绳,所述备用钢丝绳与卷扬机相连,所述备用钢丝绳上安装有张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用于电梯的安全逃生控制系统,采用多种方式保障用户的安全,实时监测电梯的环境信息和运行信息,并当出现危险时提供多种逃生途径,并且当逃生装置出现问题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警,最大限度的保证使用安全性,适用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电梯安全逃生控制系统,包括电梯本体1,所述电梯本体1内分别安装有控制器2、显示屏3、环境检测传感器、人体感应传感器、摄像装置4、水平传感器5、加速度传感器9,所述控制器2分别与显示屏3、环境检测传感器、人体感应传感器、摄像装置4、水平传感器5、加速度传感器9相连;所述电梯本体1包括轿厢6,所述轿厢6的下表面安装有下逃生门10,所述轿厢6与阻尼杆7相连,所述阻尼杆7一端与轿厢6相连,所述阻尼杆7另一端与阻尼块8相连。

控制器2实时获取环境检测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9的检测数据,电梯运行正常时,所述阻尼杆7一端贴近电梯的轿厢的外表面设置,电梯运行故障时,所述阻尼杆7一端的阻尼块8抵触电梯的牵引钢丝绳,对电梯向下的运动起到阻碍作用。阻尼杆7的设置可以防止电梯故障时,电梯向下急速坠落,借助阻尼杆7的阻尼作用,可以使电梯减缓下降速度,方便用户从下逃生门10逃生或采用其他逃生方法。

电梯本体1的轿厢6的底部还设置有水平传感器5,控制器2控制电梯自动运行至距离电梯最近的楼层位置时,根据水平传感器5的检测数据判断所述电梯轿厢的水平面与所述楼层的水平面是否平齐,如果是,则继续步骤(6),否则继续步骤(7)。

所述环境检测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11、湿度传感器12、火焰探测器13,所述控制器2分别与温度传感器11、湿度传感器12、火焰探测器13相连。

所述人体感应传感器包括人体红外线传感器14、重量传感器15,所述控制器2分别与人体红外线传感器14、重量传感器15相连。电梯本体1的轿厢6底部分别安装有人体红外线传感器14、重量传感器15。人体红外线传感器14感测电梯本体1的轿厢6内部是否有人员乘坐,检测到电梯本体1的轿厢6内部有人员乘坐时,通过重量传感器15获取检测数据,并根据系统预设平均体重计算电梯本体1的轿厢6内部的预测人数,然后将所述预测人数发送至云端服务器17。

所述控制器2通过数据收发器16与云端服务器17相连。

所述电梯本体1内安装有灭火器21。

所述电梯本体1内安装有一键报警按钮22,所述一键报警按钮22与控制器2相连。控制器2检测到一键报警按钮22被按下时,继续进入步骤(2)。

所述电梯本体1内安装有蓄电池23、应急灯24,所述控制器2分别与蓄电池23、应急灯24相连。所述控制器2判断电梯本体1的电源是否出现故障,如果出现故障,则控制器2将电梯本体1的供电电源自动切换至蓄电池23,并控制应急灯24开启。

所述电梯本体1侧面至少安装有1根备用钢丝绳25,所述备用钢丝绳25与卷扬机26相连,所述备用钢丝绳25上安装有张力传感器27。所述电梯本体1的侧面还安装有至少一根备用钢丝绳25,所述备用钢丝绳25的上端连接至一卷扬机,电梯正常运行时,所述卷扬机不工作,且所述备用钢丝绳25为松散状态,所述控制器2判断加速度传感器9的检测数据出现异常,且用户没有回复危险消除信息时,控制器2控制卷扬机开启,所述备用钢丝绳25上设置有张力传感器27,所述卷扬机将所述备用钢丝绳25拉紧,所述张力传感器27的张力值大于预设张力值时,继续步骤(2)。卷扬机和备用钢丝绳25的设置可以防止当原有的牵引钢丝绳出现断裂等情况时,电梯不会坠落。因此,对用户的安全有一个很大的保障。

一种用于电梯安全逃生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电梯本体1内的控制器2实时获取环境检测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9的检测数据,并判断检测数据是否出现异常,若判断出现异常,则继续进入步骤(2);若判断未出现异常,则继续进入步骤(10);

(2)电梯本体1内的控制器2通过人体感应传感器判断电梯的轿厢的内部是否有人员乘坐,若判断有人乘坐,则继续进入步骤(3);若判断未有人乘坐,则继续进入步骤(10);

(3)电梯本体1内的控制器2通过显示屏3向乘坐人员发送危险确认请求,若未在第一预定时间内接收到乘坐人员的危险消除回复信息,则继续进入步骤(4);若在第一预定时间内接收到乘坐人员的危险消除回复信息,则继续进入步骤(10);

(4)电梯本体1内的控制器2通过摄像装置4的拍摄图像进行分析,确定乘坐人员数量,然后将乘坐人员数量和拍摄图像通过数据收发器16发送至云端服务器17,云端服务器17确定乘坐人员的年龄和身份信息,并将乘坐人员的年龄和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2,然后继续进入步骤(5);

(5)电梯本体1内的控制器2通过水平传感器5判断电梯的位置以及距离电梯最近的楼层,然后控制器2控制显示屏3显示自动运行状态,且提高电梯运行速度至原电梯运行速度的1.1倍~1.3倍,并控制电梯自动运行至距离电梯最近的楼层位置,控制电梯层门和电梯轿厢门打开,然后继续进入步骤(6);

(6)电梯本体1内的控制器2判断电梯层门和电梯轿厢门是否正常打开,若未正常打开,则继续进入步骤(7);若正常打开,则继续进入步骤(10);

(7)电梯本体1内的控制器2打开电梯轿厢下表面的下逃生门10的控制锁,同时打开阻尼杆7,阻尼杆7一端的阻尼块8与电梯的牵引钢丝绳相抵触,使得阻尼块8对电梯向下运行的运动进行阻碍;控制显示屏3显示逃生注意事项,并监测下逃生门10的位置状态,若下逃生门10未在第二预定时间内打开,则继续进入步骤(8);若下逃生门10在第二预定时间内打开,则继续进入步骤(10);

(8)电梯本体1内的控制器2通过云端服务器17向公安部门、急救部门或电梯管理部门发送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包括电梯位置、乘坐人员的数量、年龄和身份信息以及电梯故障信息,所述控制器2开启声光报警铃,然后继续进入步骤(9);

(9)电梯本体1内的控制器2通过人体感应传感器在第三预定时间之后判断电梯的轿厢的内部是否仍然有人员乘坐,若判断有人乘坐,则继续进入步骤(8);若判断未有人乘坐,则继续进入步骤(10);

(10)结束当前流程,并于下一检测周期开始时,继续进入步骤(1)。

所述云端服务器17当接收到地震、海啸或台风预警时,根据统一管理的各个电梯所处的位置和环境,计算各个所述电梯的环境灾害危害指数,若环境灾害危害指数高于系统预设危险值时,则所述云端服务器17向相对应的电梯本体1的控制器2发送告警信息,然后继续步骤(2);若环境灾害危害指数介于系统预设危险值和系统预设预警值之间时,则所述云端服务器17向相对应的电梯的控制器2发送提醒信息和预计危险时间,相对应电梯本体1的控制器2接收到提醒信息后,通过显示屏3显示预计危险时间,提醒用户在对应的时间不要乘坐本电梯,并且在到达预计危险时间时,将电梯停至最接近的楼层,通过显示屏3显示人员疏散信息。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电梯安全逃生控制系统,其实现了分情况处理安全逃生控制方式,保证用户的安全,适用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