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臂随车吊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9469阅读:2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臂随车吊底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随车吊的机械装置,具体是一种直臂随车吊底座。



背景技术:

随车吊因为其方便、实用和机动性好而广泛使用。

随车吊通过其底座固定在汽车的副梁上,并且向车厢的两侧边延伸起到稳定随车吊的作用,避免随车吊在使用时侧翻,但是随车吊的底盘如果单单是通过一个横梁式的底座固定在副梁上,那么在使用时虽然左右能够平衡,其前后的平衡就没有办法掌握,也有采用加宽底座的方式来实现,也因为底座的平面和副梁连接时没有调节关系,从而导致随车吊的微位移,当其载重时,微小的位移也会影响其重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能够增加随车吊的安全系数,减少随车吊的微位移,实现自定心从而达到降低损失的目的,特提出一种直臂随车吊底座。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直臂随车吊底座,包括随车吊,随车吊的通过转盘设有底座,底座下向两侧边分别延伸设有液压支撑臂,底座的前侧边对应两根汽车纵梁设有两个固定座,并通过U型螺栓或者两根平行的螺栓和汽车纵梁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的后侧面上设有圆柱凸台,圆柱凸台上套有轴承或者轴套,轴承或者轴套外设有向底座两侧边延伸的调节支撑座;调节支撑座架设在两根汽车纵梁上,并通过U型螺栓或者两根平行的螺栓和汽车纵梁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的调节支撑座为两块支撑板相对焊接而成,并在两个端部向下贯通,并通过U型螺栓或者两根平行的螺栓和汽车纵梁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所述的调节支撑座和汽车纵梁之间还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调节支撑座的侧面还设有减重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采用了调节支撑座对轴承或者轴套的活动连接,使得随车吊底座和汽车纵梁之间有一个比较大的平面,从而保证重心,同时液压支撑臂向两侧边延伸保证了横向稳定随车吊的作用,调节支撑座的设置从纵向解决了稳定随车吊的作用,同时随车吊的重心通过轴承和圆柱凸台的相互结合能够有一个自我调节过程,减少微位移的损害。

调节支撑座为两块支撑板相对焊接而成,并在两个端部向下贯通,并通过U型螺栓或者两根平行的螺栓和纵梁连接固定。不仅加工方便,方便U型螺栓或者两根平行的螺栓的贯通,而且也减少重量,同时其形成的结构还起到强度加强的作用。

限位块的作用限制了调节支撑座纵向移动。

减重孔的实现不仅减轻了重量也起到了美观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

图中1是随车吊,2是转盘,3是底座,4是液压支撑臂,5是固定座,6是圆柱凸台,7是轴承或者轴套,8是调节支撑座,9是U型螺栓或者两根平行的螺栓,10是减重孔,11是限位块,12是汽车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1/2/3/4/所示。

一种直臂随车吊底座,包括随车吊1,随车吊1的通过转盘2设有底座3,底座3下向两侧边分别延伸设有液压支撑臂4,底座3的前侧边对应两根汽车纵梁12设有两个固定座5,并通过U型螺栓或者两根平行的螺栓9和汽车纵梁12连接固定,所述底座3的后侧面上设有圆柱凸台6,圆柱凸台6上套有轴承或者轴套7,轴承或者轴套7外设有向底座3两侧边延伸的调节支撑座8;调节支撑座8架设在两根汽车纵梁12上,并通过U型螺栓或者两根平行的螺栓9和汽车纵梁12连接固定。

所述的调节支撑座8为两块支撑板相对焊接而成,并在两个端部向下贯通,并通过U型螺栓或者两根平行的螺栓9和汽车纵梁12连接固定。

所述的调节支撑座8和汽车纵梁12之间还设有限位块11。

调节支撑座8的侧面还设有减重孔1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