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排空内部空气的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9016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排空内部空气的包装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行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包装干料,如粉状产品、颗粒产品等的包装袋,主要是塑料薄膜包装袋。



背景技术:

许多产品的包装需要用到包装袋,如面粉、盐、粉末状的建筑装饰材料等,这类产品在装入包装袋后首先会将包装袋的下部填充满,由于一般不会将产品装满整个填满整个包装袋,在包装袋的下部装满后封口时,包装袋的上部会充满空气,使得包装袋膨胀。这样会导致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膨胀的包装袋会给产品的放置、存储、搬运等造成不便,且会占用更大的存储空间;第二,包装袋内部充满空气可能会对袋内的产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第三,包装袋带气膨胀容易导致袋体破损,影响产品质量,甚至还可能发生爆炸,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有人实用新型了一些可以排气的包装袋,如衣服的包装袋通常会在下部开若干个圆孔,而有些粉状物的包装袋设置有单向排气阀等。然而,这类方式通常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都是先封包装口再排气,此排气过程需要较长时间,且操作不便;二是排气阀的设置会破坏包装袋的原有结构,且大幅增加包装袋的成本;三是开排气孔的包装袋不适合用于包装粉状产品和颗粒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基本排空内部空气的包装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排空内部空气的包装袋,包括用于包装物料的主袋体,主袋体的一端为开口结构,另一端为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主袋体内部的至少一边侧面上设置有排气层,排气层紧粘于主袋体的内侧面上;在排气层内具有一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从主袋体的底部通向袋口位置,且排气通道的排气口位于主袋体的袋口处,而排气通道位于主袋体底部的一端为密闭结构;排气通道位于主袋体内的表面处设有若干将排气通道与主袋体内部空间连通以用于排出主袋体内空气的排气划痕。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通道的两侧形成有与主袋体紧贴密闭的排气层固定部,排气层固定部自排气通道边界线起至排气层的边缘;排气层固定部采用热压或胶粘方式与主袋体紧贴连接。这种结构使排气层既独立于主袋体又依附于主袋体,且未改变包装袋的整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通道内布满有用于防止其内表面相互粘贴而形成封闭的凸点,凸点分布于排气通道内的一边侧面或两边侧面。凸点可以防止排气通道不会贴合到一起致使排气功能减弱甚至失效。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层采用塑料薄膜制成,所述排气划痕为采用薄刀片在排气通道的薄膜表面划出的刀口,排气划痕位于排气通道的中间至离袋口三分之一的范围内。排气划痕设置在此范围的好处是,由于产品一般不会装得太满,通常是装一半左右或一半多一点,这样在产品上方还有排气划痕,可以方便袋内空气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划痕设有若干排,每一排具有若干道刀口,每一道刀口沿主袋体的纵向划设,且长度为0.5-2厘米。设置此结构的排气划痕可以达到两个好处,一是可以便于排气,二是在排气的过程中可以防止袋内的产品顺着气流一并排出。

进一步地,在排气层内铺设有塑料抗粘连剂,如腊等,所述排气通道在排气层制造时由塑料抗粘连剂隔离形成非粘连部而成,并同时形成凸点结构。在制作排气层时,先在排气层内中间放置一层抗粘连剂,然后通过高温压合等制造工艺将排气层制作成中间具有排气通道的结构,这样可以非常方便地完成生产过程。并且,在对包装袋进行封口时,由于排气通道中具有抗粘连剂,使得在包装袋袋口被封后,排气通道及其排气口还是保持开放状态,以便空气排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包装袋的内表面设置排气层,在排气层中设置排气通道,在排气通道上通过刀片划设排气划痕,从而使得袋的空气可以从排气划痕沿排气通道排出,其整个结构非常简单,排气效果好,包装袋的本身结构未发生改变,并且加设排气层的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开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主袋体,2为排气层,3为排气通道,4为排气口,5为凸点,6为排气划痕,7为排气层固定部,8为排气通道边界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可排空内部空气的包装袋,包括用于包装物料的主袋体1,主袋体1的一端为开口结构,另一端为封闭结构,在主袋体1内部的一边侧面(两边亦可)上设置有排气层2,排气层2紧粘于主袋体1的内侧面上;在排气层2内具有一排气通道3,该排气通道3从主袋体1的底部通向袋口位置,且排气通道3的排气口4位于主袋体1的袋口处,而排气通道3位于主袋体1底部的一端为密闭结构;排气通道3位于主袋体1内的表面处设有若干将排气通道3与主袋体1内部空间连通以用于排出主袋体1内空气的排气划痕6。

所述排气通道3的两侧形成有与主袋体1紧贴密闭的排气层固定部7,排气层固定部7自排气通道3边界线起至排气层2的边缘;排气层固定部7采用热压或胶粘方式与主袋体1紧贴连接。这种结构使排气层2既独立于主袋体1又依附于主袋体2,且未改变包装袋的整体结构。

所述排气通道3内布满有用于防止其内表面相互粘贴而形成封闭的凸点5,凸点5分布于排气通道3内的一边侧面或两边侧面。凸点5可以防止排气通道3不会贴合到一起致使排气功能减弱甚至失效。

所述排气层2采用塑料薄膜制成,所述排气划痕6为采用薄刀片在排气通道3的薄膜表面划出的刀口,排气划痕6位于排气通道3的中间至离袋口三分之一的范围内。排气划痕6设置在此范围的好处是,由于产品一般不会装得太满,通常是装一半左右或一半多一点,这样在产品上方还有排气划痕6,可以方便袋内空气排出。

所述排气划痕6设有若干排,每一排具有若干道刀口,每一道刀口沿主袋体1的纵向划设,且长度为0.5-2厘米。设置此结构的排气划痕6可以达到两个好处,一是可以便于排气,二是在排气的过程中可以防止袋内的产品顺着气流一并排出。

在排气层2内铺设有塑料抗粘连剂,如腊等,所述排气通道3在排气层制造时由塑料抗粘连剂隔离形成非粘连部而成,并同时形成凸点结构。在制作排气层2时,先在排气层2内中间放置一层抗粘连剂,然后通过高温压合等制造工艺将排气层制作成中间具有排气通道3的结构,这样可以非常方便地完成生产过程。并且,在对包装袋进行封口时,由于排气通道3中具有抗粘连剂,使得在包装袋的袋口被封后,排气通道3及其排气口4还是保持开放状态,以便空气排出。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