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曳引机的减震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2048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曳引机的减震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曳引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曳引机的减震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梯都在电梯井道的顶部设有机房以放置曳引机、控制屏等电梯控制元件,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曳引机和其他电器元件的小型化,出现了无机房电梯,无机房电梯相对于有机房电梯而言,其省去了机房,将原机房内的控制屏、曳引机、限速器等安装于井道中,节约了建筑成本,但曳引机在高速运转时会产生的振动,进而会产生噪音,且随着曳引机的布置方式的多样化,噪音问题也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传统的电梯厂家采用的降噪手段一般都是在曳引机下面加装减震垫,以此来降低曳引机高速运转时上下振动所产生的噪音,但是这种仅采用减震垫的结构是远远不够的,曳引机在高速运转时所产生的振动自由度较高,除了上下方向的震动,左右方向也会出现震动,特别是目前很多厂家所采用的带导向轮的曳引机布置结构,这种安装结构在曳引机高速运转时出现的左右振动会更加明显。

专利一种无机房电梯曳引机的安装装置(公告号码为202575626U),提出了一种无机房电梯曳引机的安装装置,其将电梯曳引机固定在侧面的安装梁上,将安装梁固定连接于电梯井道上,安装梁的底部与电梯井道之间垫减震件,相比传统结构,该方案的曳引机安装高度有一定降低,但减震效果依然不太理想。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有效的对曳引机进行减震,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且尤其适用于无机房电梯的曳引机的减震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曳引机的减震安装结构,能够有效的对曳引机进行减震,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且尤其适用于无机房电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曳引机的减震安装结构,包括曳引机、固定于曳引机底部的曳引机底座,还包括与曳引机底座固定相连且位于曳引机底部的支撑架及与曳引机底座固定相连且位于曳引机两侧的侧板,且侧板与曳引机底座之间设有隔震橡胶垫,支撑架与曳引机底座之间设有隔震橡胶垫,且两个侧板之间设有立方块,立方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固定连接,且立方块的中心位置上设有与曳引机的的顶部相压合的压块,压块与曳引机顶部的接触面上设有隔震橡胶垫。

优选的,侧板上设有不同高度的螺纹孔,且侧板根据曳引机的高度选择相应高度的螺纹孔与立方块通过定位销固定相连,使得该支撑装置适合与不同高度的曳引机。

优选的,压块与曳引机接触的面上设有若干弹簧孔,且弹簧孔内固定有弹簧,弹簧的高度大于所述弹簧孔的高度,从而使得压块与曳引机的贴合效果更好,进而使得对于曳引机工作减震效果更好。

优选的,侧板上设有不同高度的若干螺纹孔,且侧板根据曳引机的高度选择相应的螺纹孔与曳引机底座通过螺栓固定相连,从而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曳引机。

优选的,立方块上设有第一加强筋,且第一加强筋与侧板固定相连,使得立方块固定在侧板上的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外侧设有第二加强筋,且第二加强筋与支撑架固定相连,使得侧板更加稳定的固定在支撑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曳引机底座的底部和侧面分别固定支撑架和两个侧板,且在曳引机底座与支撑架和侧板之间设置有隔震橡胶垫,使得对于曳引机有降低噪音、吸收部分震动的作用,且通过在侧板上固定有立方块,且在立方块上设有压块,且压块与曳引机的顶部压合,且压合面上设有隔震橡胶垫,从而实现进一步减少曳引机的震动噪声,且整体结构简单,且可用于无机房电梯中。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侧板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压块的仰视图;

图4是图1中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1为隔震橡胶垫,2为定位销,10为曳引机,11为曳引机底座,21为立方块,211为第一加强筋,212为压块,2121为弹簧孔,2122为弹簧,22为侧板,221为螺纹孔,222为第二加强筋,24为螺栓,30为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曳引机的减震安装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曳引机的减震安装结构,包括曳引机10、固定于曳引机底部的曳引机底座11,还包括与曳引机底座11固定相连且位于曳引机底部的支撑架30,及与曳引机底座11固定相连且位于曳引机10两侧的侧板22,且侧板22与曳引机底座11之间设有隔震橡胶垫1,支撑架30与曳引机底座11之间设有隔震橡胶垫1,且两个侧板22之间设有立方块21,立方块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22固定连接,且立方块21的中心位置上设有与曳引机10的的顶部相压合的压块212,压块212与曳引机10顶部的接触面上设有隔震橡胶垫1,故通过在曳引机底座11的底部和侧面分别固定支撑架30和两个侧板22,且在曳引机底座11与支撑架30和侧板22之间设置有隔震橡胶垫1,使得对于曳引机10有降低噪音、吸收部分震动的作用,且通过在侧板22上固定有立方块21,且在立方块21上设有压块212,且压块212与曳引机10的顶部压合,且压合面上设有隔震橡胶垫1,从而实现进一步减少曳引机的震动噪声,且整体结构简单,且可用于无机房电梯中,侧板22上设有不同高度的螺纹孔221,侧板22根据曳引机10的高度选择相应高度的螺纹孔221与立方块21通过定位销2固定相连,且侧板22根据曳引机10的高度选择相应的螺纹孔221与曳引机底座11通过螺栓24固定相连,使得该支撑装置适合与不同高度的曳引机10,立方块21上设有第一加强筋211,且第一加强筋211与侧板22固定相连,使得立方块21固定在侧板22上的效果更好,更加稳定,两个侧板22的外侧设有第二加强筋222,且第二加强筋222与支撑架30固定相连,使得侧板22更加稳定的固定在支撑架30上。

结合图3至图4所示的压块,在本实施例中,压块212与曳引机10接触的面上设有若干弹簧孔2121,且弹簧孔2121内固定有弹簧2122,弹簧2122的高度大于弹簧孔2121的高度,从而使得压块212与曳引机10的贴合效果更好,进而使得对于曳引机10工作的减震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