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保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286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保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输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代步工作的自动扶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公共场所自动扶梯更是随处可见,自动扶梯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建筑、商场、轨道交通、高铁、机场等人群密集区域,以电动机为动力,是一种现代立体交通的工具,自动扶梯由梯路和两旁的扶手组成,带有循环运行梯级,用于向上或向下倾斜输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它具有连续工作,运输量大的特点,可用于多层建筑内人员乘坐或者运载货物。

但是,自动扶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目前受人们所关注的是:人或者物体从自动扶梯的两侧掉落,又或是防止小孩因为顽皮沿着自动扶梯侧壁爬上爬下而设置一些防护栏或者警示状态,但是对于自动扶梯基于自身的损坏而进行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所以才会出现人员直接卷入自动扶梯中而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因此,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保护系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扶梯,以缓解现有技术中自动扶梯自身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扶梯,包括桁架、控制器、梯级和带动多个所述梯级在所述桁架内循环式转动的动力源;

所述桁架两端上表面设置有盖板,所述桁架上设置有与被所述盖板阻挡光路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动力源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下方设置有用于遮盖梯级的弧形盖板,所述弧形盖板与所述桁架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桁架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梯级的导轨,所述导轨内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梯级运动的转向轮,所述转向轮与所述动力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梯级链,所述梯级链与所述梯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和所述梯级上设置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桁架上设置有自锁装置;

所述自锁装置包括棘轮和棘爪,所述棘轮位于所述转向轮一侧,且与所述转向轮同步运动,所述棘爪位于所述桁架内。

进一步地,所述桁架上表面设置有围裙板,所述围裙板下部设置有安全刷。

进一步地,所述桁架上表面设置有护壁板,所述护壁板设置有扶手带,所述扶手带与所述动力源连接。

进一步地,护壁板上设置有多处控制所述动力源的急停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人行道保护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自动扶梯自身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人行道保护系统,包括中转站台和多个所述的自动扶梯;

所述中转站台与多个所述自动扶梯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扶梯,包括桁架、控制器、梯级和带动多个梯级在桁架内循环式转动的动力源,桁架呈‘S’形,桁架的上下两端与不同楼层的地面连接,用于固定支撑自动扶梯,控制器、动力源和梯级均位于桁架内部,通过动力源的带动,多个梯级可以在桁架内部有序的循环转动,同时,桁架两端的上表面设置有盖板,盖板用于遮盖桁架和桁架内部的个组件,其中梯级在盖板下方循环转向,此位置极易出现危险事故,当盖板经长期踩踏发生损坏时,用户在使用中有可能掉落下去,然而盖板下方是正在运转的梯级,因此极易将用户卷入到梯级内,对用户造成巨大伤害,为避免此事故发生,在桁架与盖板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的光路被盖板阻挡,当盖板翻转时,用户会掉落下去,同时第一传感器的光路畅通,此时第一传感器会发生信号变化,第一传感器将次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会第一时间对动力源进行急停处理,使梯级停止转动,避免用户被卷进梯级中去,保证用户的安全,提高自动扶梯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人行道保护系统,包括中转站台和多个自动扶梯;中转站台与多个自动扶梯连接,通过中转站与自动扶梯的配合,提高传输能力,自动人行道保护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上述的优势,此处不再赘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扶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盖板的示意图;

图4为图4的侧视图;

图5为图1中梯级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自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中梯级保护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桁架;101-盖板;102-第一传感器;103-弧形盖板;200-控制器;300-梯级;400-动力源;500-导轨;501-转向轮;502-梯级链;503-第二传感器;600-自锁装置;601-棘轮;602-棘爪;700-护壁板;701-扶手带;800-接触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扶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盖板的示意图;图4为图4的侧视图;图5为图1中梯级链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自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扶梯,包括桁架100、控制器200、梯级300和带动多个梯级300在桁架100内循环式转动的动力源400;桁架100两端上表面设置有盖板101,桁架100上设置有与被盖板101阻挡光路的第一传感器102,第一传感器102与控制器200连接;动力源400与控制器200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扶梯,包括桁架100、控制器200、梯级300和带动多个梯级300在桁架100内循环式转动的动力源400,桁架100呈‘S’形,桁架100的上下两端与不同楼层的地面连接,用于固定支撑自动扶梯,控制器200、动力源400和梯级300均位于桁架100内部,通过动力源400的带动,多个梯级300可以在桁架100内部有序的循环转动,同时,桁架100两端的上表面设置有盖板101,盖板101用于遮盖桁架100和桁架100内部的个组件,其中梯级300在盖板101下方循环转向,此位置极易出现危险事故,当盖板101经长期踩踏发生损坏时,用户在使用中有可能掉落下去,然而盖板101下方是正在运转的梯级300,因此极易将用户卷入到梯级300内,对用户造成巨大伤害,为避免此事故发生,在桁架100与盖板101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第一传感器102,第一传感器102的光路被盖板101阻挡,当盖板101翻转时,用户会掉落下去,同时第一传感器102的光路畅通,此时第一传感器102会发生信号变化,第一传感器102将次信号传递给控制器200,控制器200会第一时间对动力源400进行急停处理,使梯级300停止转动,避免用户被卷进梯级300中去,保证用户的安全,提高自动扶梯的安全性能。

其中,控制可以接收其他监控器传输的信号,从而控制动力源400的输出情况,例如,当设置在动力源400上的扭矩传感器检测到自动扶梯上站立有大量乘客时,控制器200会控制动力提高输出动力以保证自动扶梯的正常工作。

第一传感器102固定设置在桁架100上表面,位于盖板101的一侧,第一传感器102发出探测信号,但盖板101会阻挡此探测信号,使其返回;当盖板101发生较大位移变化时,盖板101无法阻挡第一传感器102发出的探测信号,因此盖板101移动前后对第一传感器102有巨大的影响,所以当用户从盖板101掉落时,第一传感器102能第一时间探测到,然后将信号传输控制器200,控制器200会控制自动扶梯停止,避免人员受伤。

同时,为提高第一传感器102判断的准确性,可以在桁架100上设置多个第一传感器102,综合多个第一传感器102的检测情况,减少误判断的情况出现。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盖板101下方设置有用于遮盖梯级300的弧形盖板103,弧形盖板103与桁架100滑动连接。

在设置第一传感器102后,如遇用户踩空盖板101掉落,自动扶梯能够及时停止工作,但是盖板101下设置诸多器件和旋转循环到此的梯级300,因此用户很可能会卡入梯级300内,对脚部、腿部造成伤害,为进一步减少用户的受伤概率,在,盖板101下方设置有用于遮盖梯级300的弧形盖板103,弧形盖板103能够有效的阻挡用户与梯级300接触。

同时,弧形盖板103可以与桁架100滑动连接,当自动扶梯需要维修时,工人可以将弧形盖板103收起来,方便工人工作。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桁架100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梯级300的导轨500,导轨500内设置有用于带动梯级300运动的转向轮501,转向轮501与动力源400连接。

为增加自动扶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桁架100内设置有导轨500,梯级300在导轨500上移动,导轨500呈环形,导轨500内部设置有带动梯级300运动的转向轮501,转向轮501在动力源400的带动下自转,转向轮501带动梯级300在滑轨上循环转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导轨500上设置有梯级链502,梯级链502与梯级300连接。

梯级链502由具有永久性润滑的支撑轮支撑,通过梯级链502梯级300可在导轨500上平稳运行,还使负荷分布均匀,防止导轨500过早的磨损,特别是在转向部位梯级链502由梯级300轴连接,保证了梯级链502整体运行的稳定性,梯级链502的选择应与自动扶梯提升高度相对应,链销的承载压力是梯级链502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可以保证自动扶梯安全可靠运行。

具体的,转向轮501与梯级链502配合,带动梯级300在滑轨上运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导轨500和梯级300上设置有第二传感器503,第二传感器503与控制器200连接。

当自动扶梯长期使用后,设置在桁架100内部的导轨500会产生破损,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导轨500断裂破损,会造成梯级300下落,使用户卡入梯级300内,如果此时动力源400持续输出动力,会将用户卷入梯级300内部。

为避免上述危险情况的发生,在导轨500上设置第二传感器503,第二传感器503能够发出探测信号,探测信号沿导轨500向上,在导轨500无任何事故时,第二传感器503发出的探测信号能够保持一定状态;当导轨500破损断裂引起梯级300掉落时,第二传感器503发出的探测信号会受到限制,此时控制器200就会控制动力源400停止工作,提高自动扶梯的安全性。

同时,梯级300下方也设置有第二传感器503,如果发生梯级300脱离、掉落、翻转等情况时,第二传感器503也可以发生动作,通过控制器200对动力源400进行急停控制。

具体的,如图7所示原有技术中通过接触板800实现两点式保护,只有当设置在梯级300下的两接触点接触才会控制动力源400停止;本方案在梯级300下设置第二传感器503,可以将两点式保护扩大为全程保护,即只要梯级300或扶梯其他部件发生翻转、下陷等情况都会控制动力源400停止工作。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桁架100上设置有自锁装置600;自锁装置600包括棘轮601和棘爪602,棘轮601位于转向轮501一侧,且与转向轮501同步运动,棘爪602位于桁架100内。

当自动扶梯出现破损,自动扶梯正常运转的时候出反向运动时,会对用户造成巨大的损害,会使处于高位的用户瞬间跌落到地面,严重的时候会造成用户身亡。

为避免发生此类事故,在桁架100上设置自锁装置600,当梯级300正常正向运转时,如遇突发情况造成梯级300反方向转动,设置在桁架100上的自锁装置600会启动,将梯级300锁定,使其停止运动。

具体的,自锁装置600包括棘轮601和棘爪602,当梯级300突发反方向转动时,控制器200会控制动力源400停止工作,而且设置在转向轮501一侧的棘轮601和设置在桁架100上的棘爪602会开始工作,棘爪602会阻挡住棘轮601反转,棘轮601与转向轮501固定连接,此时就可以阻止梯级300的反向运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桁架100上表面设置有围裙板,围裙板下部设置有安全刷。

在自动扶梯正常运转时,桁架100与梯级300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间隙,此间隙会将用户的鞋带能物品卡入,而且会对儿童造成危害,为避免用户发生意外,在桁架100上表面设置围裙板,围裙板可以将梯级300与桁架100之间的距离覆盖起来,而且在围裙板下部设置安全刷,可以进一步将减少桁架100与梯级300之间的间隙,防止此间隙将用户卡住。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桁架100上表面设置有护壁板700,护壁板700设置有扶手带701,扶手带701与动力源400连接。

为保护用户安全,在桁架100上表面设置护壁板700,护壁板700可以将用户守护在梯级300上,避免用户从梯级300两侧掉落到地面上。

具体的图壁板上还设置有扶手带701,用户在乘坐自动扶梯时,可以将手放在扶手带701上,帮助用户稳定身体。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护壁板700上设置有多处控制动力源400的急停开关。

为进一步提高自动扶梯的安全性能,减少自动检测部件的失误性,在护板壁上设置多处急停开关,当出现特殊意外时(自动检测部件无法检测到)或自动检测部件失误时,其他用户可以第一时间关停自动扶梯,减少意外伤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人行道保护系统,包括中转站台和多个的自动扶梯;中转站台与多个自动扶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人行道保护系统,包括中转站台和多个自动扶梯;中转站台与多个自动扶梯连接,通过中转站与自动扶梯的配合,提高传输能力,自动人行道保护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上述的优势,此处不再赘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