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曳引轮或滑轮的机电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2854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全防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曳引轮或滑轮的机电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的驱动有曳引驱动、卷筒驱动、液压驱动等,但现在使用最广泛的是曳引驱动,约占在用电梯的95%以上。安装在机房的曳引电动机是曳引驱动的动力。曳引钢丝绳通过曳引轮一端连接轿厢,一端连接对重装置。为使井道中的轿厢与对重各自沿井道中导轨运行而不相蹭,曳引机座上设置导向轮使二者分开。轿厢与对重装置的重力使曳引钢丝绳压紧在曳引轮槽内产生摩擦力。这样,电动机转动带动曳引轮转动,驱动钢丝绳,拖动轿厢和对重作相对运动。即轿厢上升,对重下降;对重上升,轿厢下降。于是轿厢在井道中沿导轨上、下往复运行,电梯执行垂直运送任务。

钢丝绳脱槽会造成钢丝绳断丝、断股,严重的会造成曳引轮绳槽磨损甚至报废,影响电梯安全运行,造成经济损失。但二者不只是简单的因果关系,钢丝绳脱槽会引起断丝、断股、绳槽磨损;钢丝绳断股也会引起钢丝绳脱槽。

钢丝绳先脱槽,发生时间一般为电梯运行20万次以内。这段时间内钢丝绳由于受到轿厢或对重牵引,逐渐释放塑性,而由于各根钢丝绳塑性变形的程度有所不同,会带来各牵引力的明显差异。典型过程:钢丝绳非正常工作→钢丝绳脱出轮槽→钢丝绳局部受挤压损伤。按脱槽方向的不同,又可分为跳绳和滑绳两种。跳绳:个别钢丝绳沿径向跳动过大,造成脱槽;主要因素:各绳长度不一致;各绳受力不均匀;绳槽中嵌入异物;钢丝绳交叉安装;反绳轮轴承碎裂等。滑绳:个别钢丝绳在强轮上沿轴向侧滑,造成脱槽;主要因素:钢丝绳不垂直;曳引轮、导向轮、反绳轮不平行。

钢丝绳先断股后脱槽,发生时间一般为电梯投入使用1年以上或运行20万次以上;此时钢丝绳塑性变性基本消除,钢丝绳工作状态趋向稳定;同时,因绳轮配合关系导致运行疲劳影响增大,逐渐产生钢丝绳疲劳断丝、断股现象。另外钢丝绳的不当运输、安装也会造成钢丝绳损伤。典型过程:断丝→断股→绞绳→脱槽。主要因素:各绳长度不一致;各绳受力不均匀;绳槽中嵌入异物;钢丝绳交叉安装;反绳轮轴承碎裂等。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中9.7条规定:曳引轮、滑轮和链轮的防护,以避免:a)人身伤害(咬入风险);b)钢丝绳或链条因松弛而脱离绳槽或链轮;c)异物进入绳与绳槽或链与链轮之间。

专利申请号为201120313809.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曳引系统的防护罩,包括曳引轮防护罩、左侧护罩、右侧护罩、罩板和筛网,在所述曳引轮防护罩顶部设置有与曳引机固定的螺栓连接孔,所述曳引轮防护罩下部设置有固定于机架的螺栓连接孔,所述曳引轮防护罩左侧和右侧分别布置螺栓连接孔与左侧护罩、右侧护罩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但该防护罩不利于钢丝绳日常检查。

从现有的曳引轮、滑轮常见防护形式可以看出:现行防护装置对人身伤害和异物进入绳与绳槽之间的风险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对钢丝绳因松弛而脱离绳槽的风险无效。

钢丝绳脱槽易发多发,钢丝绳脱槽后,因摩擦、挤压等机械伤害,造成钢丝绳断丝、断股、变形等缺陷报废。通常更换一组钢丝绳造价2万元左右;如果钢丝绳脱槽在发展过程中造成曳引轮报废,其修复成本在5万元左右,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曳引轮或滑轮的机电防护装置,外部触发微动开关,机电制动,克服了机械防护的缺点,避免钢丝绳因松弛而脱离绳槽或者异物进入绳与绳槽之间,从而导致电梯故障造成人身伤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曳引轮或滑轮的机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微动开关、调节螺栓、挡块和固定装置;所述底座中部安装有微动开关,所述底座两端对称的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另一端设有挡块,调节螺栓与底座之间设有弹簧,通过调节螺栓来调节挡块与微动开关触头的位置;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上。

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横梁、固定支架和位置调节装置,所述固定横梁通过所述位置调节装置与所述固定支架铰接。

进一步,所述微动开关为常闭式微动开关。

进一步,所述挡块平行安装在钢丝绳的一侧,所述挡块与所述钢丝绳之间的间隙为2mm~3mm。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对曳引驱动电梯钢丝绳脱槽可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能够及时检测到钢丝绳是否有断丝或者脱槽的潜在风险。

2、本实用新型不改变电梯现有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效果显著。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现有安全防护装置的有益补充,克服现有安全装置的缺陷,减少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示意图。

图中:1-钢丝绳、2-微动开关、3-微动开关触头、4-电源线、5-挡块、6-底座、7-调节螺栓、8-弹簧、9-位置调节装置、10-固定横梁、11-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曳引轮或滑轮的机电防护装置,包括底座6、微动开关2、调节螺栓7、挡块5和固定装置;所述底座6的中部安装有微动开关2,所述底座6两端对称的设有调节螺栓7,所述调节螺栓7的另一端设有挡块5,调节螺栓7与底座6之间设有弹簧8,通过调节螺栓7来调节挡块5与微动开关触头3的位置;所述固定装置设有固定横梁10、固定支架11和位置调节装置9,所述固定横梁10通过所述位置调节装置9与所述固定支架11铰接。当挡块5被压缩,从而触发微动开关触头3之后,弹簧8能够带动挡块5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所述微动开关2为常闭式。

将该装置安装在曳引轮或滑轮附近的电梯基座上,通过固定装置将档块安装在钢丝绳卷入或卷出曳引轮和滑轮上方,并通过位置调节装置9调节固定横梁10和固定支架11的相对位置,从而达到调节挡块5的目的,使挡块5平行安装在钢丝绳1的一侧,挡块5与钢丝绳1之间的间隙为2mm~3mm,优选的,挡块5与钢丝绳1之间的间隙设为2mm,将微动开关2通过电源线4串入电梯安全回路中,当发生钢丝绳松弛或断股、断丝等危险状况时,外界推动挡块5,触发微动开关2,断开电梯安全回路,电梯停止运行。本实用新型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现有安全防护装置的有益补充,克服现有安全装置的缺陷,减少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

钢丝绳是曳引驱动电梯的重要工作部件,每天都要工作成百上千次,属电梯易损件。《电梯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09)规定,在用电梯每15天维护保养一次;从曳引驱动电梯钢丝绳脱槽的危害及形式可知,钢丝绳发生脱槽在正常的维保周期内,有可能检不出,进而造成更大的危害。所以当钢丝绳发生脱槽危害时,电梯首先应停止运行,以免造成进一步损害;然后,由维保人员查找工程技术、装配工艺、人员鲁莽等方面的原因,待上述原因消除后,再决定电梯是否投入使用。

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