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用水检测用水样保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8948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饮用水检测用水样保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用水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饮用水检测用水样保存装置。



背景技术:

水质监测是反映水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水样的采集和保存是水质分析监测的关键环节之一。水体环境质量监测除了有些项目必须现场测定外,如水温、PH值、溶解氧、电导率,很多项目需要现场采集水样,带回实验室进行测定,样品采集的质量直接影响分析测定的结果。目前依赖于大型仪器如色谱的实验室分析,检测技术准确、可靠,但经常由于样品取样后得不得科学存储,致使检测结果有失准确,并且现有技术中的样品盒一般仅放置一种样品,如果同时放入两种样品,样品之间会出现相互影响,从而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饮用水检测用水样保存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饮用水检测用水样保存装置,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为一端开口的框体结构,箱体内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竖隔板,多个竖隔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多个样品腔,各样品腔底部均设有减震垫,减震垫上设有多个试管插槽;箱盖与箱体的开口端相配合对箱体进行密封,箱盖内侧设有多个试管固定件,试管固定件的数量与样品腔的数量一致且多个试管固定件分别伸入多个样品腔,各样品腔内的试管固定件包括数量与该样品腔内减震垫上的试管插槽数量一致的支撑架,支撑架底端均设有试管固定环。

优选的,箱盖内侧设有数量与竖隔板数量一致的条形卡槽,条形卡槽与竖隔板相适配,多个竖隔板顶端分别卡接在多个条形卡槽内。

优选的,各条形卡槽内均设有第一密封圈。

优选的,竖隔板内设有冷却腔,冷却腔内注有冷却液。

优选的,箱体侧壁内设有隔热腔。

优选的,箱盖内侧设有环形卡槽,箱体开口端卡接在环形卡槽内。

优选的,环形卡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多个竖隔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多个样品腔,各样品腔底部均设有减震垫,减震垫上设有多个试管插槽,箱盖内侧设有多个试管固定件,各样品腔内的试管固定件包括数量与该样品腔内减震垫上的试管插槽数量一致的支撑架,支撑架底端均设有试管固定环。使用时,将装有水体样品的试管底部卡入各样品腔的试管插槽内,且不同的水体样品放置在不同的样品腔内,避免样品之间的交叉感染,影响检测效果;试管放置好后,将箱盖卡接在箱体开口端,并通过支撑架和试管固定环将样品腔内的试管固定住,避免在运送时试管晃动,造成样品洒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打开箱盖即可存取或拿取样品,可同时保存不同的水体样品,且各样品腔内均可以保存多个试管,样品之间没有影响,保证了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饮用水检测用水样保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饮用水检测用水样保存装置中试管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饮用水检测用水样保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饮用水检测用水样保存装置中试管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饮用水检测用水样保存装置,包括箱体1和箱盖2,其中:

箱体1为一端开口的框体结构,箱体1侧壁内设有隔热腔12,箱体1内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竖隔板3,多个竖隔板3将箱体1内部分隔成多个样品腔4,竖隔板3内设有冷却腔10,冷却腔10内注有冷却液11。各样品腔4底部均设有减震垫5,减震垫5上设有多个试管插槽6。

箱盖2与箱体1的开口端相配合对箱体1进行密封,箱盖2内侧设有环形卡槽13,箱体1开口端卡接在环形卡槽13内,环形卡槽13内设有第二密封圈。箱盖2内侧设有数量与竖隔板3数量一致的条形卡槽9,条形卡槽9与竖隔板3相适配,多个竖隔板3顶端分别卡接在多个条形卡槽9内,各条形卡槽9内均设有第一密封圈。箱盖2内侧设有多个试管固定件,试管固定件的数量与样品腔4的数量一致且多个试管固定件分别伸入多个样品腔4,各样品腔4内的试管固定件包括数量与该样品腔4内减震垫5上的试管插槽6数量一致的支撑架7,支撑架7底端均设有试管固定环8。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饮用水检测用水样保存装置,使用时,将装有水体样品的试管14底部卡入各样品腔4的试管插槽6内,且不同的水体样品放置在不同的样品腔4内,避免样品之间的交叉感染,影响检测效果;试管14放置好后,将箱盖2卡接在箱体1开口端,并通过支撑架7和试管固定环8将样品腔内的试管14固定住,避免在运送时试管14晃动,造成样品洒出。本实用新型在运送时,可以通过调节冷却腔10内冷却液11的温度,为水体样品提供适宜的保存环境。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打开箱盖2即可存取或拿取样品,可同时保存不同的水体样品,且各样品腔4内均可以保存多个试管14,样品之间没有影响,保证了检测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