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热收缩套标膜裹覆的瓶子和裹覆瓶子用的热收缩套标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196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用热收缩套标膜裹覆的瓶子和裹覆瓶子用的热收缩套标膜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产品包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瓶子,特别是涉及一种用热收缩套标膜裹覆的瓶子,更特别的是涉及一种用热收缩套标膜裹覆的分装物品例如药品、化妆品、食品等的瓶子。进一步的,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用于裹覆所述瓶子的热收缩套标膜。使用本申请热收缩套标膜裹覆所述瓶子能够赋予该瓶子优异的性能。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分装产品例如药品、化妆品、食品等,特别是药品的瓶子,这些瓶子外表一般为半套标,产品的整体美观性展现受限制,而且半套标的瓶子瓶口部分完全裸露在外,储存和流通过程中极易被二次污染。有人做过墨水渗入饮料试验,证明即便饮料瓶没打开,墨水和空气还是可以进入瓶口螺纹部分。螺纹部分不能被密封保护,一直是困扰饮料行业的一大难题。它会直接导致瓶口受到尘埃、病菌或者冷冻液中有害物质的污染。国内市场上有部分全套标产品,但这类产品在瓶颈位置横向撕裂时膜易断裂或被撕偏。

为了保证药品、食品、饮料、化妆品等的瓶体包装的防窃启封功能及产品使用安全性,许多热收缩标签被设计成从瓶身到瓶盖的一体化包装形式,并在瓶盖外表面的热收缩膜上通过虚刀工艺加工出撕裂线,撕裂线便于撕开瓶盖上的热收缩膜,从而便于开启瓶盖。现在常见的热收缩膜标签上的撕裂线通常包括两条,一条是绕着瓶颈处的环形隔离撕裂线,另一条是与环形隔离撕裂线垂直的开启撕裂线,两条撕裂线连接呈T字形,需要开启瓶盖时,先从开启撕裂线的一端撕开,撕裂到与环形隔离撕裂线连接处时,再绕着瓶颈旋转一周,从而把瓶盖外周的热收缩膜撕掉,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下列问题:虽然热收缩膜上有开启撕裂线,然而热收缩膜在撕裂线处的强度仍然较大,需要很大的力才能撕开,撕开不方便;而且当开启撕裂线撕裂到与环形隔离撕裂线相交处时,很容易越过环形隔离撕裂线从而把瓶身上的热收缩膜破坏。

现有技术有诸多期望上述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CN201942056U(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206568542)公开了一种易撕瓶标,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横向设置易撕线,竖向设置一排透气孔,本体上边沿设置凸块,沿凸块向下至易撕线处设置凸块易撕线。所述的本体为单层结构的OPS、PVC或PET。然而,实践中不布置竖向透气孔,并不影响产品的生产;并且设置透气孔时,在拧开瓶子时容易造成透气孔开裂,从而不能在开瓶后继续包裹瓶体,因此设置该透气孔并不可取;设置凸块和其易撕线,开瓶后上半部分膜会脱离瓶盖,不能继续包裹瓶盖。

CN202321012U(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4962182)公开了一种易撕瓶标,其特征在于:为单层结构的收缩膜,收缩膜上设有横向的易撕线,易撕线上方设有易撕块,易撕块成倒三角形或倒梯形在收缩膜包裹收缩后,所述的易撕线位于瓶盖边缘或瓶颈处,所述的易撕块位于瓶盖上,另外所述的收缩膜上设有纵向的透明窗。然而,该易撕瓶标设置易撕块,开瓶后上半部分膜会脱离瓶盖,不能继续包裹瓶盖。

CN203047686U(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7126810)公开了一种容器包装膜,包括容器本体,其特征在于:在容器包装本体外表面包覆一层膜层,膜层上口沿处向下设有第一撕开压痕,本体颈部环设第二撕开压痕与第一撕开压痕连通。另外第一撕开压痕为间隔设置的两条,中间设有方向指示标。另外,膜层表面可形成商标或图案层。该设计方案设置第一撕开压痕,开瓶后上半部分膜会脱离瓶盖,不能继续包裹瓶盖。

CN203624196U(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6340065)公开了一种带撕裂线防腐蚀用热收缩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横向撕裂线分隔的热收缩膜上半部分和热收缩膜下半部分,热收缩膜上半部分的顶端设有一向外凸出的撕拉头,两条竖向撕裂线的顶端连接撕拉头,底端连接横向撕裂线。进一步的,热收缩膜上半部分和热收缩膜下半部分的左右两侧对接,形成圆筒状结构。该设计中,设置凸出的撕拉头和其竖向撕裂线,开瓶后上半部分膜会脱离瓶盖,不能继续包裹瓶盖。

CN204979678U(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6880683)公开了一种瓶身瓶盖一体式热收缩膜包装标签,包括热收缩膜标签本体,所述的热收缩膜标签本体设有隔离撕裂线,所述的隔离撕裂线把热收缩膜标签本体分隔成瓶身标签部、瓶盖标签部,其特征是,所述的瓶盖标签部上设有撕裂部,所述的撕裂部包括倾斜的开启撕裂线、与开启撕裂线平行的辅助撕裂线,所述的开启撕裂线的外端与瓶盖标签部的顶部边缘连接,所述开启撕裂线的内端与隔离撕裂线倾斜连接,所述的辅助撕裂线位于开启撕裂线与隔离撕裂线的钝角夹角范围内,所述辅助撕裂线的外端与瓶盖标签部的顶部边缘连接,辅助撕裂线的内端与隔离撕裂线不连接。一个实例是,辅助撕裂线的长度为开启撕裂线长度的1/3-2/3。一个实例是,当瓶盖标签部包装在瓶盖上时,所述开启撕裂线、辅助撕裂线对应的圆心角在15°-60°之间。一个实例是,开启撕裂线与隔离撕裂线的夹角在45°-80°之间。一个实例是,瓶盖标签部上有两组撕裂部,两组撕裂部关于轴对称分布。一个实例是,瓶盖标签部上有两组撕裂部,两组撕裂部平行分布。然而该专利在水平的隔离撕裂线上方设置有撕裂部,该撕裂部包括开启撕裂线和与其平行的辅助撕裂线两者,亦会存在其它设计中同样存在的问题例如瓶盖部分的膜脱离。

总的来说,上述现有技术的热收缩膜大都能够解决不易撕裂的问题。但是对于存在瓶体和瓶盖并且要多次使用的产品,例如多次使用的药品、化妆品等的包装瓶,瓶体与瓶盖两部分的热收缩膜断开后,保留瓶盖上的热收缩膜依然裹覆在瓶盖上是有必要的,因为多次情况下瓶盖上的指示用语是需要保留的;而上述现有技术的热收缩膜却不能有效保持瓶盖部分热收缩膜的完整性。

因此,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技术矛盾仍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期待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热收缩套标膜裹覆的瓶子,期待这种瓶子在使用时瓶盖部分的热收缩套标膜仍然保留而不脱落,并且在需要使用瓶中的物品时将瓶体和瓶盖分离时热收缩套标膜容易断开但是在断开后瓶体和瓶盖两部分的热收缩套标膜依然保持完好。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裹覆瓶子的热收缩套标膜,这种热收缩套标膜能够赋予所述用热收缩套标膜裹覆的瓶子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为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瓶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瓶体,其用于容纳物品;

瓶盖,其与所述瓶体的瓶口匹配(例如通过螺纹形式匹配连接)使用并形成瓶颈;

热收缩套标膜,在瓶子内容纳物品并使瓶体与瓶盖拧紧密封后,该热收缩套标膜通过热收缩裹覆在瓶体与瓶盖的表面;

开启断裂线,其在热收缩套标膜上位于瓶体与瓶盖连接形成的瓶颈处设置一圈。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收缩套标膜位于紧贴瓶体与瓶盖一侧或另一侧(即内侧或外侧)的表面还绘制或印刷有产品说明文字。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收缩套标膜位于紧贴瓶体与瓶盖一侧或另一侧(即内侧或外侧)的表面还绘制或印刷有产品图案。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收缩套标膜位于紧贴瓶体与瓶盖一侧或另一侧(即内侧或外侧)的表面还绘制或印刷有产品说明文字和/或产品图案。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断裂线是呈间隔式短划痕线的形式。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断裂线是呈间隔式短划痕线的形式,并且所述间隔式短划痕线的划痕线部与非划痕线部的长度比为1:0.7~0.9。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断裂线是呈间隔式短划痕线的形式,并且所述间隔式短划痕线的划痕线部与非划痕线部的长度比为1:0.7~0.85。已经出人意料的发现,当非划痕线部是划痕线部长度的0.95倍以上时,在拧开瓶子时瓶盖部分的热收缩套标膜会扭曲,例如非划痕线部是划痕线部长度的1.0倍或1.5倍时从出现扭曲的机率(试验100个以上瓶子的样本)来讲分别达到8%和11%,并且非划痕线部越长扭曲率越高。瓶盖部分的热收缩套标膜扭曲后不但影响产品美观(因为这些产品通常需要多次使用),更为重要的是会影响瓶盖部分热收缩套标膜上文字和/或图案的辨识。另外还发现,当非划痕线部是划痕线部长度的0.65倍以下时,在热收缩套标膜经热收缩套在瓶子上的生产过程中,设置于瓶颈处的开启断裂线会出现过度收缩而开裂,例如当非划痕线部是划痕线部长度的0.6倍或0.5倍时,这种开裂率分别达14%和17%,并且非划痕线部越短开裂率越高,这种开裂在生产上是需要避免的。当划痕线部与非划痕线部的长度比为1:0.7~0.9例如1:0.7~0.85时,上述扭曲率和开裂率均小于1%。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瓶子,其特征在于,在瓶颈处,所述瓶体与瓶盖二者的外径之比为1:0.8~1.2。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瓶子,其特征在于,在瓶颈处,所述瓶体与瓶盖二者的外径之比为1:0.85~1.15。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瓶子,其特征在于,该瓶子内容纳的物品为液体形式。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瓶子,其特征在于,该瓶子内容纳的物品为液体形式,在首次启用时,通过使瓶盖相对于瓶体而言逆时针方向拧开并使瓶体与瓶盖外裹覆的热收缩套标膜在开启断裂线处断开。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瓶子,其特征在于,该瓶子内容纳的物品为液体形式,在首次启用时,通过使瓶盖相对于瓶体而言逆时针方向拧开并使瓶体与瓶盖外裹覆的热收缩套标膜在开启断裂线处断开,断开的两段热收缩套标膜分别保持裹覆在瓶体与瓶盖外表面。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瓶子,其特征在于,该瓶子内容纳的物品为液体形式,通过瓶体和瓶盖的反复开启和闭合的方式使瓶内液体多次使用。

进一步的,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收缩套标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膜本体,用于裹覆在包括瓶体与瓶盖的瓶子表面;和

开启断裂线,当该热收缩套标膜经热收缩裹覆在瓶子表面时,该开启断裂线在位于瓶体与瓶盖连接形成的瓶颈处设置一圈,

其中,

所述开启断裂线是呈间隔式短划痕线的形式,并且所述间隔式短划痕线的划痕线部与非划痕线部的长度比为1:0.7~0.9。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热收缩套标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断裂线是呈间隔式短划痕线的形式,并且所述间隔式短划痕线的划痕线部与非划痕线部的长度比为1:0.7~0.85。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热收缩套标膜,其特征在于,其用于裹覆在瓶子表面时,该瓶子包括:

瓶体,其用于容纳物品;

瓶盖,其与所述瓶体的瓶口匹配使用并形成瓶颈;

热收缩套标膜,在瓶子内容纳物品并使瓶体与瓶盖拧紧密封后,该热收缩套标膜通过热收缩裹覆在瓶体与瓶盖的表面;

开启断裂线,其在热收缩套标膜上位于瓶体与瓶盖连接形成的瓶颈处设置一圈。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热收缩套标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收缩套标膜位于紧贴瓶体与瓶盖一侧或另一侧(即内侧或外侧)的表面还绘制或印刷有产品说明文字。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热收缩套标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收缩套标膜位于紧贴瓶体与瓶盖一侧或另一侧(即内侧或外侧)的表面还绘制或印刷有产品图案。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热收缩套标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收缩套标膜位于紧贴瓶体与瓶盖一侧或另一侧(即内侧或外侧)的表面还绘制或印刷有产品说明文字和/或产品图案。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热收缩套标膜,其特征在于,在瓶颈处,所述瓶体与瓶盖二者的外径之比为1:0.8~1.2。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热收缩套标膜,其特征在于,在瓶颈处,所述瓶体与瓶盖二者的外径之比为1:0.85~1.15。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热收缩套标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子内容纳的物品为液体形式。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热收缩套标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子内容纳的物品为液体形式,在首次启用时,通过使瓶盖相对于瓶体而言逆时针方向拧开并使瓶体与瓶盖外裹覆的热收缩套标膜在开启断裂线处断开。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热收缩套标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子内容纳的物品为液体形式,在首次启用时,通过使瓶盖相对于瓶体而言逆时针方向拧开并使瓶体与瓶盖外裹覆的热收缩套标膜在开启断裂线处断开,断开的两段热收缩套标膜分别保持裹覆在瓶体与瓶盖外表面。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热收缩套标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子内容纳的物品为液体形式,通过瓶体和瓶盖的反复开启和闭合的方式使瓶内液体多次使用。

在本申请中,在瓶子的瓶颈处,所述瓶体与瓶盖二者的外径之比为1:0.8~1.2,例如为1:0.85~1.15。瓶子的这种设计是必要的,否则如果二者外径差异大的话,膜在热收缩裹覆瓶子时容易在开启断裂线处裂开。例如当瓶体较大而瓶盖较小,例如市面上通常使用的容量590ml矿泉水,其瓶体直径是瓶盖直径的2倍以上,本发明的热收缩套标膜是不适用的。通常来讲,本发明热收缩套标膜适用于容量100ml以下的瓶子,例如适用于容量50ml以下的瓶子,例如适用于容量25ml以下的瓶子,例如适用于容量2ml、2.5ml、5ml、7.5ml、10ml、15ml、20ml、25ml、50ml、75ml、100ml等的瓶子。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任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热收缩套标膜适用于容量100ml以下的瓶子,例如适用于容量50ml以下的瓶子,例如适用于容量25ml以下的瓶子,例如适用于容量2ml、2.5ml、5ml、7.5ml、10ml、15ml、20ml、25ml、50ml、75ml、100ml等的瓶子。

因此,根据本申请任一方面的任一实施方案,所述热收缩套标膜是呈平面状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形状,或者呈上下均开口的圆桶状。

本申请任一方面或该任一方面的任一实施方案所具有的任一技术特征同样适用其它任一实施方案或其它任一方面的任一实施方案,只要它们不会相互矛盾,当然在相互之间适用时,必要的话可对相应特征作适当修饰。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和特点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申请所引述的所有文献,它们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并且如果这些文献所表达的含义与本申请不一致时,以本申请的表述为准。此外,本申请使用的各种术语和短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一般含义,即便如此,本申请仍然希望在此对这些术语和短语作更详尽的说明和解释,提及的术语和短语如有与公知含义不一致的,以本申请所表述的含义为准。

通过本申请的方法,可以获得本申请所述一个多个方面的有益效果,例如:

(1)在拧开瓶子后,瓶体和瓶盖部分裹覆的热收缩套标膜能够保留,从而在瓶子内的物品重复使用期间,印刷在该热收缩套标膜内侧或外侧的文字和/或图案能够保留;

(2)本申请热收缩套标膜在经热收缩裹到瓶子表面时,独特的设计使得开启断裂线处不会开裂;

(3)在本申请灌装有物品并裹覆热收缩套标膜的瓶子初次拧开瓶子使用时,使用一般的成年人的力量即可打开,但对于小儿时难以拧开;

(4)相对于一些现有技术的设计,本申请设计简单,并且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例如维持裹覆在瓶盖处的热收缩套标膜的文字和/或图案。

附图说明

图1描绘了本申请裹覆了热收缩套标膜的瓶子的示意图。

图2描绘了本申请热收缩套标膜的示意图,其中包括开启断裂线的设计,该热收缩套标膜呈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平面状。

图3描绘了本申请热收缩套标膜的示意图,其中包括开启断裂线的设计,该热收缩套标膜在瓶子的纵向粘接形成上下开口的圆桶状。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化和修饰。本实用新型对试验中所使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和/或具体的描述。虽然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使用的许多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但是本实用新型仍然在此作尽可能详细描述。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方案。

图1描绘了本实用新型裹覆了热收缩套标膜的瓶子的示意图,该瓶子中容纳分装有固体粉末状或液体状的物品,例如药品,最好是液体的药品,例如滴眼液、滴耳液等,该瓶子包括:

瓶体1,其用于容纳物品(图中未示出物品);

瓶盖2,其与所述瓶体1的瓶口匹配使用并形成瓶颈;

热收缩套标膜3,在瓶子内容纳物品并使瓶体1与瓶盖2拧紧密封后,该热收缩套标膜3通过热收缩裹覆在瓶体1与瓶盖2的表面;

开启断裂线4,其在热收缩套标膜3上位于瓶体1与瓶盖2连接形成的瓶颈处设置一圈。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热收缩套标膜3位于紧贴瓶体1与瓶盖2一侧或另一侧(即内侧或外侧)的表面还绘制或印刷有产品说明文字。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热收缩套标膜3位于紧贴瓶体1与瓶盖2一侧或另一侧(即内侧或外侧)的表面还绘制或印刷有产品图案。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热收缩套标膜3位于紧贴瓶体1与瓶盖2一侧或另一侧(即内侧或外侧)的表面还绘制或印刷有产品说明文字和/或产品图案。这些产品说明文字和/或产品图案未在图1中描绘,它们例如可以是产品名称、配方、生产日期、用法用量、生产商、商标、生产商特征LOGO等。例如在瓶盖部位还可以在该热收缩套标膜3的内表面或者外表面印刷或绘制瓶盖开启的方向。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开启断裂线4是呈间隔式短划痕线的形式。

进一步结合图2来描绘该开启断裂线4的设计。如图2所示,所述开启断裂线4是呈间隔式短划痕线的形式,并且所述间隔式短划痕线的划痕线部41与非划痕线部42的长度比为1:0.7~0.9;例如所述间隔式短划痕线的划痕线部41与非划痕线部42的长度比为1:0.7~0.85。已经出人意料的发现,当非划痕线部42是划痕线部41长度的0.95倍以上时,在拧开瓶子时瓶盖部分的热收缩套标膜会扭曲,例如非划痕线部42是划痕线部41长度的1.0倍或1.5倍时从出现扭曲的机率(试验100个以上瓶子的样本)来讲分别达到8%和11%,并且非划痕线部42越长扭曲率越高。瓶盖部分的热收缩套标膜扭曲后不但影响产品美观(因为这些产品通常需要多次使用),更为重要的是会影响瓶盖部分热收缩套标膜上文字和/或图案的辨识。另外还发现,当当非划痕线部42是划痕线部41长度的0.65倍以下时,在热收缩套标膜经热收缩套在瓶子上的生产过程中,设置于瓶颈处的开启断裂线4会出现过度收缩而开裂,例如当非划痕线部42是划痕线部41长度的0.6倍或0.5倍时,这种开裂率分别达14%和17%,并且非划痕线部42越短开裂率越高,这种开裂在生产上是需要避免的。当划痕线部41与非划痕线部42的长度比为1:0.7~0.9例如1:0.7~0.85时,上述扭曲率和开裂率均小于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瓶颈处,所述瓶体1与瓶盖2二者的外径之比为1:0.8~1.2。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瓶颈处,所述瓶体1与瓶盖2二者的外径之比为1:0.85~1.15。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瓶子内容纳的物品为液体形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瓶子内容纳的物品为液体形式,在首次启用时,如图1所示,通过使瓶盖2相对于瓶体1而言逆时针方向拧开并使瓶体1与瓶盖2外裹覆的热收缩套标膜3在开启断裂线4处断开。进一步的,断开的两段热收缩套标膜3分别保持裹覆在瓶体1与瓶盖2外表面。

如图1所示,该瓶子内容纳的物品为液体形式,通过瓶体和瓶盖的反复开启和闭合的方式使瓶内液体多次使用。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热收缩套标膜,其示意性的图示于图2和图1,该热收缩套标膜包括:

膜本体5,用于裹覆在包括瓶体1与瓶盖2的瓶子表面;和

开启断裂线4,当该热收缩套标膜经热收缩裹覆在瓶子表面时,该开启断裂线4在位于瓶体1与瓶盖2连接形成的瓶颈处设置一圈,

其中,

所述开启断裂线4是呈间隔式短划痕线的形式,并且所述间隔式短划痕线的划痕线部41与非划痕线部42的长度比为1:0.7~0.9。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开启断裂线4是呈间隔式短划痕线的形式,并且所述间隔式短划痕线的划痕线部41与非划痕线部42的长度比为1:0.7~0.85。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热收缩套标膜用于裹覆在瓶子表面时,该瓶子包括:

瓶体1,其用于容纳物品;

瓶盖2,其与所述瓶体1的瓶口匹配使用并形成瓶颈;

热收缩套标膜3,在瓶子内容纳物品并使瓶体1与瓶盖2拧紧密封后,该热收缩套标膜3通过热收缩裹覆在瓶体1与瓶盖2的表面;

开启断裂线4,其在热收缩套标膜3上位于瓶体1与瓶盖2连接形成的瓶颈处设置一圈。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热收缩套标膜3位于紧贴瓶体1与瓶盖2一侧或另一侧(即内侧或外侧)的表面还绘制或印刷有产品说明文字。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热收缩套标膜3位于紧贴瓶体1与瓶盖2一侧或另一侧(即内侧或外侧)的表面还绘制或印刷有产品图案。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热收缩套标膜3位于紧贴瓶体1与瓶盖2一侧或另一侧(即内侧或外侧)的表面还绘制或印刷有产品说明文字和/或产品图案。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瓶颈处,所述瓶体1与瓶盖2二者的外径之比为1:0.8~1.2。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瓶颈处,所述瓶体1与瓶盖2二者的外径之比为1:0.85~1.15。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瓶子内容纳的物品为液体形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瓶子内容纳的物品为液体形式,在首次启用时,通过使瓶盖2相对于瓶体1而言逆时针方向拧开并使瓶体1与瓶盖2外裹覆的热收缩套标膜3在开启断裂线4处断开。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瓶子内容纳的物品为液体形式,在首次启用时,通过使瓶盖2相对于瓶体1而言逆时针方向拧开并使瓶体1与瓶盖2外裹覆的热收缩套标膜3在开启断裂线4处断开,断开的两段热收缩套标膜3分别保持裹覆在瓶体1与瓶盖2外表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瓶子内容纳的物品为液体形式,通过瓶体和瓶盖的反复开启和闭合的方式使瓶内液体多次使用。

在本申请中,在瓶子的瓶颈处,所述瓶体1与瓶盖2二者的外径之比为1:0.8~1.2,例如为1:0.85~1.15。瓶子的这种设计是必要的,否则如果二者外径差异大的话,膜在热收缩裹覆瓶子时容易在开启断裂线4处裂开。例如当瓶体较大而瓶盖较小,例如市面上通常使用的容量590ml矿泉水,其瓶体直径是瓶盖直径的2倍以上,本发明的热收缩套标膜是不适用的。通常来讲,本发明热收缩套标膜适用于容量100ml以下的瓶子,例如适用于容量50ml以下的瓶子,例如适用于容量25ml以下的瓶子,例如适用于容量2ml、2.5ml、5ml、7.5ml、10ml、15ml、20ml、25ml、50ml、75ml、100ml等的瓶子。

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热收缩套标膜适用于容量100ml以下的瓶子,例如适用于容量50ml以下的瓶子,例如适用于容量25ml以下的瓶子,例如适用于容量2ml、2.5ml、5ml、7.5ml、10ml、15ml、20ml、25ml、50ml、75ml、100ml等的瓶子。

在产品(例如药品、化妆品、食品等,它们都是一个产品单元需要多次开启使用的情形)的生产过程中,预先将物品(这些药品、化妆品、食品等,它们可以呈液态或者呈固态的颗粒或粉末状)灌装或分装或容纳于瓶体内,然后拧紧瓶盖使内容物密封在瓶子里,接着将热收缩套标膜(其可以预先或者之后通过适合方式在其内表面或外表面印刷或喷涂上文字或图案)套在瓶子外,开启断裂线与瓶体与瓶盖连接形成的瓶颈处对齐或基本对齐,接着通过加热使热收缩套标膜紧密的套在或者裹覆在瓶子表面,通过此过程得到包装妥当的产品。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申请的瓶子内可以容纳或分装或灌装有所述物品,当然也可以没有所述物品,采用本申请方案的瓶子(不论其中是否容纳或分装或灌装有所述物品)均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

另外,在本申请中,所述的热收缩套标膜是呈如图2所示平面状长方形或正方形状的,在需要裹覆在瓶子表面之前使其在瓶子轴向方向粘接(例如通过化学溶剂粘接或者通过热粘接,或者其它方式)在一起,亦可以事先按上述方法粘接好,形成上下均开口的圆桶状,在使用时使其套在瓶子上,然后再经热收缩使其裹覆在瓶子表面,这种上下均开口的圆桶状热收缩套标膜如图3所示。

因此,根据本申请任一方面的任一实施方案,所述热收缩套标膜是呈平面状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形状,或者呈上下均开口的圆桶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