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抗变形上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733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抗变形上梁。



背景技术:

电梯上梁通常为简单的槽钢结构,利用外部的板件连接槽钢两端,使其形成整体梁结构,由于仅在边缘进行连接,在上梁受到外力作用时,其中部缺乏支撑,容易产生变形,使其抗压性能和抗拉伸性能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电梯抗变形上梁,通过设置在边框内侧的槽钢,能实现边框的连接的同时,使其结构更加稳固,同时,利用设置在上方的反光板,能够方便维护时提高上梁上方的光照强度。

本方案中的一种电梯抗变形上梁,包括四个边框,所述的边框均为角钢制成,在所述的边框内侧设置有2个相互对称的内支架,所述的内支架为开口侧相向设置的槽钢制成,在所述的边框上方设置有2个导轮支架,所述的导轮支架为槽钢制成,在所述的内支架上设置有螺栓,所述的螺栓依次贯穿所述的内支架、边框和导轮支架并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的内支架面向所述的导轮支架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反光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将四个边框通过槽钢连接起来,通过上方的导轮支架连接两侧的边框,使内支架与边框、导轮支架形成整体结构,整体结构抗压、抗拉伸性能强,不容易变形,同时,利用上方的反光板,在使用时,能够方便对电梯进行安装和维护。

进一步,可选地,在所述的边框远离所述的导轮支架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外支架,所述的外支架通过螺栓与所述的边框相连接,该所述的螺栓末端贯穿所述的边框和所述的内支架并通过螺母固定。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的外支架边缘向上方90°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的弯折部贴合在所述的边框侧壁上,所述的弯折部通过螺栓与所述的内支架相连接。

进一步,可选地,在所述的内支架内侧设置有支撑管,所述的支撑管的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内支架内壁上。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的支撑管为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的内支架内侧的2个,所述的支撑管的纵向截面呈中空的正六边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边框,102.内支架,103.导轮支架,104.螺栓,105.反光板,106.外支架,107.弯折部,108.支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抗变形上梁,包括四个边框101,所述的边框101均为角钢制成,在所述的边框101内侧设置有2个相互对称的内支架102,所述的内支架102为开口侧相向设置的槽钢制成,在所述的边框101上方设置有2个导轮支架103,所述的导轮支架103为槽钢制成,在所述的内支架102上设置有螺栓104,所述的螺栓104依次贯穿所述的内支架102、边框101和导轮支架103并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的内支架102面向所述的导轮支架103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反光板105。本实用新型中,使四个边框分别贴合在内支架的顶角部位,当将导轮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边框上方时,能够使四个边框通过槽钢连接形成整体结构,在导轮支架上安装导轮即可。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采用现有的上梁的安装方式,使导轮支架位于整体结构上方,使导轮支架连接位于上部的两个边框,使导轮支架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上部的边框的长度方向。

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槽钢支撑外侧的边框结构,能够提高边框的稳定性,使其具有更好的抗压、抗变形性能,并且,利用上方的反光板,能够在安装和维护电梯时,提高上梁上方的光照强度,方便进行维护。

本实用新型利用槽钢贴合在边框内侧,使边框受到外力挤压或拉伸时不容易变形,并且,耐压强度更高,使上梁结构更加稳定,在用于电梯轿厢安装时,使轿厢结构更加稳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边框的稳定性,优选地,在所述的边框101远离所述的导轮支架103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外支架106,所述的外支架106通过螺栓104与所述的边框101相连接,该所述的螺栓104末端贯穿所述的边框101和所述的内支架102并通过螺母固定。本实施例中,使外支架安装在边框下部,使外支架连接两侧的边框,通过螺栓将外支架、边框和内支架相互连接,使底部的边框相互连接,使得底部的边框更加稳定,并且,使内支架相对下部的边框更加稳定。

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支架106边缘向上方90°弯折形成弯折部107,所述的弯折部107贴合在所述的边框101侧壁上,所述的弯折部107通过螺栓与所述的内支架102相连接。通过使弯折部贴合在边框侧壁上,使位于下部的两个边框不能向相反方向移动,有助于提高边框的稳定性,同时利用螺栓连接弯折部与内支架,能够避免内支架相对移动,使内支架结构更加稳定,整体结构抗变形性能更高。

实施例2:

为了提高内支架的抗变形性能,优选地,在所述的内支架102内侧设置有支撑管108,所述的支撑管108的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内支架102内壁上。本实施例中,使支撑管外壁贴合在内支架内壁上,通过支撑管对内支架内侧进行支撑,避免整体结构产生变形。

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管108为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的内支架102内侧的2个,所述的支撑管108的纵向截面呈中空的正六边形。本实施例中,使支撑管左右相向的两个端面分别贴合在两个内支架内壁上,使支撑管上下两个相向的端面分别贴合在内支架上下端面上,使螺栓贯穿内支架和支撑管,将支撑管与内支架相互连接。利用中空的正六边形结构,使支撑管具有更好的抗变形性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