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底下梁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7333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轿底下梁连接件。



背景技术:

电梯轿厢底部与下梁之间通常是相互不连接的,在使用时,电梯受到承重物的压力和拽引产生的作用力,轿厢的稳定性受到多方面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电梯轿底下梁连接件,能够方便对轿底和下梁进行连接,使轿底更加稳定,抗压性能更好。

本方案中的一种电梯轿底下梁连接件,包括轿底连接板及设置在所述的轿底连接板下方的下梁连接板,所述的轿底连接板和所述的下梁连接板通过连接管相连接,所述的连接管的横截面呈中空正六边形,在所述的轿底连接板中部设置有沉槽,在所述的沉槽中部设置有正六边形的通孔,所述的连接管上端外侧设置有挡沿,所述的连接管下端插接在所述的通孔内侧时所述的挡沿能够卡接在所述的沉槽内侧,所述的下梁连接板两端向下方90°弯折形成安装板,在所述的安装板和所述的轿底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将轿底连接板固定在轿底下方,将下梁连接板安装在下梁上,使轿底与下梁之间相互连接,进而使两者稳定性更高,在使用时抗压性能更好,并且,利用呈中空正六边形的连接管,具有良好的抗变形性能,使其不容易产生弯曲或形变,避免轿厢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切力时产生过大位移造成安全隐患。

进一步,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在所述的下梁连接板中部设置有呈正六边形的通孔,所述的连接管下端贯穿该所述的通孔,在所述的连接管下端外侧套装有套管,所述的套管的横截面呈中空正六边形,所述的套管上端向外侧弯折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的下梁连接板上。

进一步,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可选地,所述的套管下端向所述的连接管内侧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的弯折部的横截面呈中空正六边形结构。

进一步,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在所述的连接管内侧设置有支撑管,所述的支撑管下端插接在所述的弯折部与所述的连接管之间的缝隙内。

进一步,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可选地,所述的安装孔为等间隔排布的数个长条形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轿底连接板,102.下梁连接板,103.连接管,104.挡沿,105.安装板,106.安装孔,107.套管,108.弯折部,109.支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底下梁连接件,包括轿底连接板101及设置在所述的轿底连接板101下方的下梁连接板102,所述的轿底连接板101和所述的下梁连接板102通过连接管103相连接,所述的连接管103的横截面呈中空正六边形,在所述的轿底连接板101中部设置有沉槽,在所述的沉槽中部设置有正六边形的通孔,所述的连接管103上端外侧设置有挡沿104,所述的连接管103下端插接在所述的通孔内侧时所述的挡沿104能够卡接在所述的沉槽内侧,所述的下梁连接板102两端向下方90°弯折形成安装板105,在所述的安装板105和所述的轿底连接板101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106。本实用新型将安装板贴合在下梁两侧,使螺栓贯穿安装板,将下梁连接板固定在下梁上;将轿底连接板贴合在轿底下端面上,使螺栓贯穿轿底连接板上的安装孔,使轿底连接板固定在轿底下方,进而实现下梁与轿底的相对固定。进而在下梁的支撑下,使轿底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连接管插接在轿底连接板上,能够方便连接管的安装,使连接管下端与下梁连接板固定连接即可,通过采用中空的正六边形的连接管,使得连接管不容易产生变形,在轿厢受到水平剪切力作用时,连接管不容易断裂或弯曲,进而减小轿厢的相对位移,有助于提高轿厢的稳定性。由于在轿底连接板上设置有沉槽,将连接管上端的挡沿插接在沉槽内侧时,能够限定连接管的位移的同时,能够使连接管相对轿底连接板保持稳定,使挡沿上端面与轿底连接板上端面等高,能够方便更精准的定位,方便整体结构的安装。

实施例1:

为了方便连接管与下梁连接板的相对固定,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下梁连接板102中部设置有呈正六边形的通孔,所述的连接管103下端贯穿该所述的通孔,在所述的连接管103下端外侧套装有套管107,所述的套管107的横截面呈中空正六边形,所述的套管107上端向外侧弯折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的下梁连接板102上。本实施例中,使套管将连接管与下梁连接板相对固定起来,进而使连接管不能相对下梁连接板移动。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套管的稳定性,所述的套管107下端向所述的连接管103内侧弯折形成弯折部108,所述的弯折部108的横截面呈中空正六边形结构。通过将套管末端向内侧弯折并插接在连接管内,能够提高连接管端部的抗变形性能。

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连接管103内侧设置有支撑管109,所述的支撑管109下端插接在所述的弯折部108与所述的连接管103之间的缝隙内。通过设置在内侧的支撑管,能够提高连接管的抗变形性能,使其抗挤压能力更强,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支撑性能。

实施例2:

为了方便根据需要安装本实用新型结构,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的安装孔106为等间隔排布的数个长条形孔。通过采用长条形孔,能够方便对整体结构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出现相对错位时,也能够尽量减小对安装带来的影响,使整体结构安装更加方便可靠。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