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同步带以及带传输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8239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钢丝同步带以及带传输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丝同步带以及带传输机构。



背景技术:

同步带是以钢丝绳或玻璃纤维为强力层,外覆以聚氨酯或氯丁橡胶的环形带,带的内周制成齿状,使其与齿形带轮啮合。同步带传动时,传动比准确,对轴作用力小,结构紧凑,耐油,耐磨性好,抗老化性能好,一般使用温度-20℃―80℃,v<50m/s,P<300kw,i<10,对于要求同步的传动也可用于低速传动。

同步带传动是由一根内周表面设有等间距齿形的环行带及具有相应吻合的轮所组成。同步带传动综合了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各自的优点。转动时,通过带齿与轮的齿槽相啮合来传递动力。传输用同步带传动具有准确的传动比,无滑差,可获得恒定的速比,传动平稳,能吸振,噪音小,传动比范围大,一般可达1:10。

传输产品广泛用于纺织、机床、烟草、通讯电缆、轻工、化工、冶金、仪表仪器、食品、矿山、石油、汽车等各行业各种类型的机械传动中。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对输送产品的同步带表面会有很多要求,如:要求食品级,表面摩擦系数大或小,表面耐油性好,容易清理等。

通常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一般是在同步带表面加食品级的硅胶或者是聚四氟乙烯(铁氟龙),但是这两种材料均很难附着在聚氨酯皮带表面。如果是常规的加工方法,会面临很复杂的硫化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丝同步带,以改善传统的钢丝同步带结构单一、应用范围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传输机构,以改善传统的钢丝同步带结构单一、应用范围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丝同步带,包括同步带主体以及保护层,所述同步带主体包括聚氨酯层以及传动带,所述聚氨酯层包括第一安装面以及安装有所述传动带的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相对设置;所述聚氨酯层上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保护层包括第三安装面以及传输面,所述保护层上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位于所述第三安装面上,所述保护层安装在所述聚氨酯层上,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和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凸结构设计为条状凸起,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凸出方向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方向向外,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同步带主体的传输方向;

所述第二凹凸结构设计为条状凹槽,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凹陷方向沿垂直于所述第三安装面的方向向内,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同步带主体的传输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设计为相互卡合的燕尾槽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设计为相互卡合的T形槽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凸结构设置有多段,多段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端部间隔设置;

对应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设置有多段,多段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端部间隔设置;多段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和多段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一一对应卡接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凸结构设计为条状凸起,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凸出方向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方向向外,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同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

所述第二凹凸结构设计为条状凹槽,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凹陷方向沿垂直于所述第三安装面的方向向内,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同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同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的对应的侧面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凸结构设置有多条,多条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平行设置,多条所述第一凹凸结构沿着所述同步带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对应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设置有多条,多条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平行设置,多条所述第二凹凸结构沿着所述同步带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多条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与多条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一一对应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为硅胶层或者聚四氟乙烯层。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传输机构,包括所述的钢丝同步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丝同步带,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使用方便,同时,该钢丝同步带具有保护层,保护层与聚氨酯层结合牢固可靠,使用时不易损坏,增加了同步带的使用范围以及增加了同步带的使用寿命。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的钢丝同步带,包括有同步带主体以及保护层,同步带主体包括有聚氨酯层以及传动带,传动带安装在聚氨酯层上,保护层安装在聚氨酯层的远离传动带的侧面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待运输的产品置于保护层上,与保护层接触,根据保护层的材质的不同,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食品的输送,进而扩大了同步带的使用范围,例如对于有食品级要求,表面摩擦系数要求,表面耐油性要求等的产品进行输送时,可以选择不同材质的保护层安装在同步带主体上。同时,聚氨酯层和保护层通过第一凹凸结构和第二凹凸结构相卡接,聚氨酯层与保护层的结合结构牢固可靠,使用安全可靠。

本实施例提供的带传输机构包括上述的钢丝同步带,具有上述同步带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钢丝同步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聚氨酯层和保护层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聚氨酯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聚氨酯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保护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聚氨酯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同步带主体;11-聚氨酯层;111-第一安装面;112-第二安装面;113-第一凹凸结构;12-传动带;20-保护层;21-第三安装面;22-传输面;23-第二凹凸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对输送产品的同步带表面会有很多要求,如:要求食品级,表面摩擦系数大或小,表面耐油性好,容易清理等。通常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一般是在同步带表面加食品级的硅胶或者是聚四氟乙烯(铁氟龙),但是这两种材料均很难附着在聚氨酯皮带表面。如果是常规的加工方法,会面临很复杂的硫化工艺。

鉴于此,发明人设计了一种钢丝同步带以及带传输机构,通过在同步带主体10上设置一层保护层20,保护层20与同步带主体10通过凹凸结构实现卡接,保护层20的安装结构牢固可靠,同步带主体10使用时不易损坏,且由于保护层20的作用,扩大了钢丝同步带的使用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钢丝同步带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丝同步带,在钢丝同步带的同步带主体10上设置一层保护层20,运输产品时,产品与保护层20接触,不易损坏同步带主体10,且扩大了同步带主体10的使用范围。

请参阅图1,钢丝同步带包括有同步带主体10以及保护层20。

请参阅图1和图2,同步带主体10为矩形条状,使用时,将同步带主体10的两端连接在一起使得同步带主体10呈闭合环状带,将同步带主体10张紧在带轮上在带轮的转动下带动同步带主体10做周向运动即可。同步带主体10包括有聚氨酯层11以及传动带12,聚氨酯层11内设置有钢丝。聚氨酯层11的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矩形,聚氨酯层11包括有第一安装面111和第二安装面112,第一安装面111和第二安装面112为矩形面,第一安装面111和第二安装面112平行设置。聚氨酯层11上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113,第一凹凸结构113与聚氨酯层11为一体成型,第一凹凸结构113位于第一安装面111上,传动带12安装在第二安装面112上。

请参阅图3,第一凹凸结构113设置为条状凸起,第一凹凸结构113的凸出方向沿垂直于第一安装面111的方向向外,第一凹凸结构113的沿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燕尾状。第一凹凸结构11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同步带主体10的长度方向。请参阅图4,进一步的,第一凹凸结构113设置有多段,多段第一凹凸结构113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第一凹凸结构113的端部间隔设置。

请参阅图5,保护层20为硅胶层或者聚四氟乙烯层(铁氟龙层),保护层20为矩形条状,保护层20包括相对设置的呈矩形状的第三安装面21和传输面22,保护层20上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23,第二凹凸结构23位于第三安装面21上。第二凹凸结构23与保护层20一体成型。

与第一凹凸结构113相对应,第二凹凸结构23为条状凹槽,第二凹凸结构23的凹陷方向沿垂直于第三安装面21的方向向内,第二凹凸结构2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同步带主体10的长度方向,第二凹凸结构23设置有多段,多段第二凹凸结构23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第二凹凸结构23的端部间隔设置。

对应的,第二凹凸结构23的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为燕尾槽状。

本实施例提供的钢丝同步带,在同步带主体10上安装有保护层20,保护层20采用硅胶层或者聚四氟乙烯层,既起到保护同步带主体10的作用,且能够根据运输环境和产品的不同对保护层20进行相应的改变,扩大同步带主体10的使用范围。同步带主体10与保护层20采用第一凹凸结构113和第二凹凸结构23的方式实现卡接,整体结构牢固可靠,使用寿命长。具体安装,多段第一凹凸结构113和多段第二凹凸结构23一一对应卡接配合。

显然,第一凹凸结构113和第二凹凸结构23可以互换,即将第一凹凸结构113设计为凹槽,将第二凹凸结构23设计为与第一凹凸结构113相匹配的凸起。

第一凹凸结构113和第二凹凸结构23还可以设计为相卡合的T形槽结构。

钢丝同步带实施例2

请参阅图1,钢丝同步带包括有同步带主体10以及保护层20。

请参阅图6,同步带主体10为矩形条状,使用时,将同步带主体10的两端连接在一起使得同步带主体10呈闭合环状带,将同步带主体10张紧在带轮上在带轮的转动下带动同步带主体10做周向运动即可。同步带主体10包括有聚氨酯层11以及传动带12,聚氨酯层11内设置有钢丝。聚氨酯层11的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矩形,聚氨酯层11包括有第一安装面111和第二安装面112,第一安装面111和第二安装面112为矩形面,第一安装面111和第二安装面112平行设置。聚氨酯层11上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113,第一凹凸结构113与聚氨酯层11为一体成型,第一凹凸结构113位于第一安装面111上,传动带12安装在第二安装面112上。

第一凹凸结构113设置为条状凸起,第一凹凸结构113的凸出方向沿垂直于第一安装面111的方向向外,第一凹凸结构113的沿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燕尾状。第一凹凸结构11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同步带主体10的宽度方向。进一步的,第一凹凸结构113设置有多条,多条第一凹凸结构113平行设置,相邻第一凹凸结构113的间隔设置。每条第一凹凸结构11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同步带主体10的宽度方向的侧面间隔设置。

保护层20为硅胶层或者聚四氟乙烯层(铁氟龙层),保护层20为矩形条状,保护层20包括相对设置的呈矩形状的第三安装面21和传输面22,保护层20上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23,第二凹凸结构23位于第三安装面21上。第二凹凸结构23与保护层20一体成型。

与第一凹凸结构113相对应,第二凹凸结构23为条状凹槽,第二凹凸结构23的凹陷方向沿垂直于第三安装面21的方向向内,第二凹凸结构2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同步带主体10的宽度方向,第二凹凸结构23设置有多条,多条第二凹凸结构23平行设置,相邻第二凹凸结构23的间隔设置。

对应的,第二凹凸结构23的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为燕尾槽状。

本实施例提供的钢丝同步带,在同步带主体10上安装有保护层20,保护层20采用硅胶层或者聚四氟乙烯层,既起到保护同步带主体10的作用,且能够根据运输环境和产品的不同对保护层20进行相应的改变,扩大同步带主体10的使用范围。同步带主体10与保护层20采用第一凹凸结构113和第二凹凸结构23的方式实现卡接,整体结构牢固可靠,使用寿命长。具体安装,多段第一凹凸结构113和多段第二凹凸结构23一一对应卡接配合。

显然,第一凹凸结构113和第二凹凸结构23可以互换,即将第一凹凸结构113设计为凹槽,将第二凹凸结构23设计为与第一凹凸结构113相匹配的凸起。

第一凹凸结构113和第二凹凸结构23还可以设计为相卡合的T形槽结构。

带传输机构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传输机构,包括上述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提供的钢丝同步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