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液压爬模中的人货两用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197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液压爬模中的人货两用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用升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液压爬模中的人货两用升降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液压爬模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液压爬模工艺在施工速度、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是随着施工难度和施工环节的变化不断革新,液压爬模亟需优化改进,人货两用升降机在液压爬模中开创性地应用研究,能够有效地解决了人员及小型物料在爬模内垂直交通问题,这标志着我国在液压爬模产品升级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可以给现场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相关技术中,中国专利CN20116110222346公开了一种升降机专用的液压爬模架体。并具体公开了模架的结构。相关技术的不足在于,并没有公开与之相配的升降机以及与升降机连接部分的结构,此外,作为高空作业的升降机的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相关技术中未有公开相关保证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的装置。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应用于液压爬模中的人货两用升降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液压爬模中的人货两用升降机,旨在解决如何将升降机安全有效的应用于液压爬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液压爬模中的人货两用升降机,包括:

升降机专用架体;

升降机轨道,所述升降机轨道设于所述升降机专用架体上;

升降机轿厢,所述升降机轿厢安装于所述升降机轨道上;

升降机驱动机构,所述升降机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升降机轿厢顶部,用于驱动传动机构从而带动升降机轿厢沿所述升降机轨道上下移动;

其中,所述升降机轿厢内设有用于控制起重设备的载荷的起重量限制装置,所述重量限制装置包括满载及超载报警蜂鸣器和报警指示灯;

所述重量限制装置包括一个用于驱动外部声光报警器的满载报警继电器触点,和一个用于切断控制电机的控制电路使驱动电机失电的超载继电器触点;

所述升降机轿厢内设有控制显示面板,所述控制显示面板上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下方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集成有上运行开关、下运行开关、停止开关、紧急制动开关、所述满载及超载报警蜂鸣器和报警指示灯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上;

所述升降机轨道上下部分别设有防止所述升降机轿厢超出运行高度的双限位装置,所述双限位装置包括电器限位装置和机械限位装置,所述电器限位装置靠近所述升降机轿厢,所述机械限位装置远离所述升降机轿厢,所述电器限位装置与所述机械限位装置的距离为50-500mm。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专用架体由上架体和下架体组成;

所述上架体由上到下依次由顶层节、标准节和基础节组成;

所述下架体由上到下依次由三角架、吊平台和顶层节组成;

所述标准节、基础节、三角架和吊平台均包括封闭架体,所述封闭架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所述升降机轨道设于所述封闭架体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封闭架体为由内弦杆、外弦杆和连接内弦杆与外弦杆的水平支撑结构围合而成,所述水平支撑结构为水平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封闭架体为由内弦杆、外弦杆和连接内弦杆与外弦杆的水平支撑结构围合而成,所述水平支撑结构为鱼尾型支撑结构,所述鱼尾型支撑结构包括水平支撑杆和对称设置在水平支撑杆两侧的斜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轨道包括若干节设于所述封闭架体外侧的轨道单元;

所述轨道单元由型材焊接而成;

每节所述轨道单元分别设置于相应的每节所述封闭架体外侧;

所述轨道单元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导轨上装有通过螺钉紧固其上的齿条。

进一步地,升降机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由顺次相连的电磁制动电机、梅花形联轴器弹性块、联轴器、减速器和驱动齿轮组成,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器为平面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所述联轴器为挠爪式联轴器。

进一步地,所述轿厢包括轿厢主体和轿厢门,所述轿厢主体和轿厢门组成全封闭式结构,所述轿厢上装有电气连锁装置,所述轿厢上有导向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轨道由型材焊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电器限位装置与所述机械限位装置的距离为100m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适用于爬模架体的升降机,使爬模架体与升降机有效结合,有效解决了爬模中的垂直交通的问题,且设置多重安全保护措施,保证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人货两用升降机的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人货两用升降机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人货两用升降机的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人货两用升降机的使用状态结构的平面机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01.升降机专用架体,011.顶层节,012.标准节,013.基础节,014.三角架,015.吊平台;02.升降机轨道;03.升降机轿厢,031轿厢门;04.升降机驱动机构;11.混凝土墙体;12.爬模平台;13.标准架体;14.维护结构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液压爬模中的人货两用升降机进行详细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1至图4是本申请所述一种应用于液压爬模中的人货两用升降机的相关示意图。

一种应用于液压爬模中的人货两用升降机,包括:升降机专用架体01、升降机轨道02、升降机轿厢03、升降机驱动机构04。升降机轨道02设于升降机专用架体01上。升降机轿厢03安装于升降机轨道02上。升降机驱动机构04设于升降机轿厢03顶部,用于驱动传动机构从而带动升降机轿厢03沿升降机轨道02上下移动。

其中,升降机轿厢03内设有用于控制起重设备的载荷的起重量限制装置,重量限制装置包括满载及超载报警蜂鸣器和报警指示灯。

重量限制装置包括一个用于驱动外部声光报警器的满载报警继电器触点,和一个用于切断控制电机的控制电路使驱动电机失电的超载继电器触点。

升降机轿厢03内设有控制显示面板,控制显示面板上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显示面板下方的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集成有上运行开关、下运行开关、停止开关、紧急制动开关、满载及超载报警蜂鸣器和报警指示灯位于显示面板上。

控制面板用于显示升降机运行情况。控制面板上的各类开关用于操控升降电梯的动作。

升降机轨道02上下部分别设有防止升降机轿厢03超出运行高度的双限位装置,双限位装置包括电器限位装置和机械限位装置,电器限位装置靠近升降机轿厢03,机械限位装置远离升降机轿厢03,电器限位装置与机械限位装置的距离为100mm。

电器限位装置与升降机驱动机构04相连,当升降机轿厢03上行或下行至电器限位装置的安装位置时,其中的感应设备感应到升降机轿厢03到达,自动切断电机电源,防止继续上行或下行。当电器限位装置失灵时,升降机轿厢03继续上行或下行,碰到机械限位装置,机械限位装置限制升降机轿厢03继续上行或下行,此时,负载过大,控制面板报警提醒操作人员故障,操作人员按下急停按钮。防止继续动作。如此两道防线,保证安全。

升降机专用架体01由上架体和下架体组成。

上架体由上到下依次由顶层节011、标准节012和基础节013组成。

下架体由上到下依次由三角架014、吊平台015和顶层节011组成。

标准节012、基础节013、三角架014和吊平台015均包括封闭架体,封闭架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升降机轨道02设于封闭架体外侧。

封闭架体为由内弦杆、外弦杆和连接内弦杆与外弦杆的水平支撑结构围合而成,水平支撑结构为鱼尾型支撑结构,鱼尾型支撑结构包括水平支撑杆和对称设置在水平支撑杆两侧的斜撑杆。

升降机轨道02包括若干节设于封闭架体外侧的轨道单元。

轨道单元由型材焊接而成。

每节轨道单元分别设置于相应的每节封闭架体外侧。

轨道单元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导轨上装有通过螺钉紧固其上的齿条。

升降机驱动机构04包括:驱动单元,驱动单元由顺次相连的电磁制动电机、梅花形联轴器弹性块、联轴器、减速器和驱动齿轮组成,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

减速器为平面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联轴器为挠爪式联轴器。

轿厢包括轿厢主体和轿厢门031,轿厢主体和轿厢门031组成全封闭式结构,轿厢上装有电气连锁装置,轿厢上有导向滚轮。

升降机轨道02由型材焊接而成。

使用时,标准架体和升降机专用架体01均设有混凝土墙体11上。液压爬模具有爬模平台12,爬平台上设有维护结构门14。升降机轿厢通过导轨设于升降机专用架体01上。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适用于爬模架体的升降机,使爬模架体与升降机有效结合,有效解决了爬模中的垂直交通的问题,且设置多重安全保护措施,保证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