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曳引悬挂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1953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曳引悬挂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曳引悬挂索。



背景技术:

电梯曳引系统包括曳引轮、随轿厢和对重运动的导向轮、以及绕置在曳引轮、随轿厢和对重运动的导向轮上的曳引悬挂索,现有技术中曳引悬挂索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曳引悬挂索的两个面均为平面,两个面均作为工作面使用;

2、曳引悬挂索的两个面均为多楔面,两个面均作为工作面使用,多楔面与导向轮或曳引轮配合时,如果啮合深度过浅,在电梯系统发生异常工况,如紧急制停、安全钳动作或冲顶,曳引悬挂索容易跳槽导致报废。为了阻止跳槽,需要额外增加装置,增加了电梯系统成本;

3、曳引悬挂索的两个面中,其中一个为平面,另一个为多楔面,多楔面与导向轮或曳引轮配合时,啮合深度过浅,也存在容易跳槽导致报废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曳引悬挂索,采用一侧为平面,一侧为多楔面的结构,在同等破断强度下,不增加曳引悬挂索宽度的前提下,增加多楔面工作时的啮合深度和宽度,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

一种曳引悬挂索,包括若干条平行布置的牵引受力元件以及位于牵引受力元件外部的包覆层,曳引悬挂索的一侧为平面,另一侧为多楔面,所述多楔面设有沿曳引悬挂索长度方向延伸的楔槽,且所述楔槽沿曳引悬挂索宽度方向排布有多条,在曳引悬挂索的厚度方向上,牵引受力元件邻近曳引悬挂索的中部设置,楔槽最深处越过牵引受力元件的轴线。

电梯曳引系统包括曳引轮、随轿厢和对重运动的导向轮、以及绕置在曳引轮、随轿厢和对重运动的导向轮上的曳引悬挂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曳引悬挂索的平面以及多楔面均可作为工作面使用,优选地使用方式为:平面与曳引轮相配合,多楔面与导向轮相配合。

牵引受力元件邻近曳引悬挂索的中部设置是指:牵引受力元件的轴线,邻近曳引悬挂索厚度方向的中线。也可以理解为牵引受力元件并没有明显的更靠近平面或更靠近多楔面。

在曳引悬挂索的厚度方向上,楔槽最深处越过牵引受力元件的轴线,也可以理解为楔槽的槽底部位相比牵引受力元件的轴线更加靠近平面,或者理解为在铺展状态下,各牵引受力元件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楔槽的开口处和楔槽的底部分别位于该平面的两侧。

各组牵引受力元件以及外周的包覆层形状相同。所述包覆层采用弹性复合材料,所述牵引受力元件通常采用钢丝绳,钢丝绳具有圆形的截面,优选地,所述牵引受力元件的直径与曳引悬挂索的厚度之比为0.4~0.7:1。

所述曳引悬挂索的厚度为厚度方向上的最宽尺寸,即以平面为基准,至距离平面最远的多楔面部位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受力元件分为若干组,相邻两楔槽之间的牵引受力元件为一组,每组牵引受力元件至少有两根。优选地,每组牵引受力元件为两根。

在不增加曳引悬挂索宽度的前提下,为了保证楔槽最深处越过牵引受力元件的轴线,优选地,组内牵引受力元件的间距小于组间相邻的两根牵引受力元件的间距。

组间牵引受力元件的间距更宽,在相同破断强度下,可以容置更大的楔槽,以增加多楔面作为工作面时的啮合宽度和深度,缩小曳引悬挂索的宽度,减小与曳引悬挂索匹配使用的曳引轮或导向轮的宽度。

如果曳引悬挂索的平面侧与曳引轮配合,可以缩短曳引轮的轴向长度,减小主机体积,节约制造成本。

牵引受力元件的间距,以牵引受力元件轴线的间距计量。

作为优选,曳引悬挂索的平面一侧设有沿曳引悬挂索长度方向延伸的用于指示曳引悬挂索磨损程度的凹槽。

在曳引悬挂索的平面一侧设置凹槽,凹槽可以减小与曳引轮的接触面,从而减小曳引力,降低噪音,通过查看凹槽的磨损情况,可以方便维护时衡量曳引悬挂索的使用寿命,确保使用安全。

作为优选,在曳引悬挂索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牵引受力元件与所述平面的距离的一半。

牵引受力元件与所述平面的距离是指,牵引受力元件最邻近平面的部位到平面的距离。所述凹槽的深度需能够满足磨损检测的需要,但以不降低和损失曳引悬挂索内部的牵引受力元件与包覆层之间的粘结强度为底限。

作为优选,所述楔槽的截面形状为V形、矩形、U形或梯形,各楔槽的截面形状相同或不同。

作为优选,所述楔槽开口处的宽度不小于1.5mm。所述楔槽的深度不小于2.0mm。

所述楔槽开口处的宽度是指:楔槽开口处在曳引悬挂索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所述楔槽的深度:是指楔槽在曳引悬挂索厚度方向上的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楔槽的截面形状为V形或梯形,楔槽斜边的夹角为35 °~65°。所述楔槽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时,梯形两个互不平行的斜边的夹角为35°~6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曳引悬挂索具有以下优点:

(1)日常维护时,通过凹槽方便衡量曳引悬挂索的磨损程度;

(2)对曳引悬挂索内部牵引受力元件进行分组,牵引受力元件的组内间距小于组间间距,以保证在曳引悬挂索宽度不增加的前提下,在相邻两组牵引受力元件之间容置更宽以及更深的楔槽;

(3)通过牵引受力元件的分组,减小多楔面的楔槽数量,降低匹配的曳引轮和导向滑轮的加工成本和加高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曳引悬挂索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曳引悬挂索与曳引轮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曳引悬挂索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曳引悬挂索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曳引悬挂索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凹槽;2、包覆层;3、牵引受力元件;4、楔槽;5、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曳引悬挂索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曳引悬挂索,包括若干条平行布置的牵引受力元件3 以及位于牵引受力元件3外部的包覆层2,曳引悬挂索的一侧为平面,另一侧为多楔面。多楔面设有沿曳引悬挂索长度方向延伸的楔槽4,楔槽4沿曳引悬挂索宽度方向排布有多条。

在曳引悬挂索的厚度方向上,牵引受力元件3邻近曳引悬挂索的中部,也即曳引悬挂索的厚度方向的中位线为B线,牵引受力元件3截面的中心点位于B线上或邻近B线。

楔槽4最深处(A点所示位置为楔槽4的最深处)越过牵引受力元件3 的轴线,在图1所示的截面上体现为楔槽4最深处相比牵引受力元件3的中心点,更靠近平面。

牵引受力元件3分为若干组,相邻两楔槽4之间的牵引受力元件3为一组,每组牵引受力元件3为两根,即图1中牵引受力元件a和牵引受力元件b 为一组。

各组牵引受力元件3以及外周的包覆层形状相同,每组牵引受力元件3 外部的包覆层为对称形状。曳引悬挂索的两侧部均具有半个楔槽,最靠近楔槽的牵引受力元件3与楔槽底端的距离L3为2.06mm。牵引受力元件3最靠近楔槽的部位与楔槽4槽壁的垂线距离L5为0.7mm。牵引受力元件3最靠近平面的部位与平面的距离L4为1.0mm。

组内牵引受力元件3的间距L1小于组间牵引受力元件3的间距L2,L1 为2.98mm,L2为4.12mm。

如图2所示,曳引悬挂索的平面一侧设有沿曳引悬挂索长度方向延伸的用于指示磨损的凹槽1。在曳引悬挂索的厚度方向上,凹槽1的深度L9 小于牵引受力元件3与平面的距离L6的一半,L6为1.0mm,L9为0.3mm。

楔槽4的截面形状为V形,各楔槽4的截面形状相同。楔槽4开口处的宽度L10为1.8mm,楔槽4的深度L11为2.27mm。V形楔槽4斜边的夹角α为40 °。

本实施例中牵引受力元件3采用具有圆形截面的钢丝绳,牵引受力元件3的直径D为1.92mm,曳引悬挂索的厚度d为3.62mm。

如图2所示,与曳引悬挂索多楔面配合使用的导向轮5外周具有放置曳引悬挂索的容置槽以及与楔槽相配合的凸起,导向轮5的厚度(即导向轮5 在曳引悬挂索宽度方向上的尺寸)L7为2.08mm,曳引悬挂索宽度方向的边缘与容置槽的槽壁之间的距离L8为3.0mm。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楔槽4为梯形,楔槽的深度 L11为2.47mm,楔槽的顶部开口宽度T1为2.8mm,楔槽的底部宽度T2为 1mm。

组内牵引受力元件3的间距L1小于组间牵引受力元件3的间距L2,L1 为2.68mm,L2为5.12mm,最靠近楔槽4的牵引受力元件3与楔槽4底部中点的距离L3为2.56mm。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楔槽4为矩形,楔槽的深度 L11为2.47mm,楔槽的宽度J1为2.8mm。

组内牵引受力元件3的间距L1小于组间牵引受力元件3的间距L2,L1 为2.68mm,L2为5.12mm,最靠近楔槽4的牵引受力元件3与楔槽4底部中点的距离L3为2.56mm。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楔槽4为U形,楔槽的深度 L11为2.47mm,楔槽的宽度N1为1.8mm。

组内牵引受力元件3的间距L1小于组间牵引受力元件3的间距L2,L1 为2.68mm,L2为5.12mm,最靠近楔槽4的牵引受力元件3与楔槽4底部中点的距离L3为2.56mm。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