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井煤仓吊运及注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4752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井煤仓吊运及注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井煤仓吊运及注浆装置。



背景技术:

立井施工不同于巷道掘进施工,要将预先已扩好的3米的立井井筒扩大至10米,就需要做一个既要支撑人员安全站立的平台,又要保证拆模型板时人员不被砸伤的安全站立平台。人员上下井筒时通过软梯进行上下。

现有技术中,吊盘只有一个盘且盘面全部用钢板覆盖,用一台45KW绞车钢丝绳牵引,放炮时,冲击波给吊盘一个向上的力,之后吊盘恢复原位钢丝绳被拉直的瞬间,受力大,发生了钢丝绳被40号工字钢顶部起,吊锚杆拉断吊盘掉到仓内的事故。而且还存在其他问题,人员上下仓内比较困难,费时又费力,吊桶只能提升物料而不能提升人员;原先吊盘全部用钢板将盘面遮盖,放炮时受到冲击波的作用力大,后果严重;原先只有一个盘,没有考虑到拆模型板时的安全问题;原先吊盘出矸时,只能掀开盘面上盖板出矸;蛇形管长时间使用后,摩擦使得钢丝露出,经常出现堵管现象,受重力的作用,很容易断裂,井筒里的人员安全问题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费时费力,危险性高,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立井煤仓吊运及注浆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井煤仓吊运及注浆装置,包括吊盘、吊桶、三个回柱绞车和三个天轮,所述吊盘包括上圆盘和下圆盘;

其中上圆盘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横向工字钢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纵向工字钢,横向工字钢和纵向工字钢相互交叉搭接,搭接点采用卡子固定,下圆盘的中心为一个矩形,矩形的四个边与下圆盘面铰接连接,上下圆盘盘面上依次铺设钢筋网片和木板,上圆盘和下圆盘之间通过四个相互平行的工字钢连接,工字钢上端与上圆盘的横向工字钢和纵向工字钢的交叉点连接,下端与矩形的四个顶点连接;

吊桶位于吊盘顶端,其中一个用于起吊吊盘的回柱绞车位于立井煤仓口的一侧,另外两个分别用于起吊吊盘和吊桶的回柱绞车位于立井煤仓口的另一侧,天轮并排位于立井煤仓顶端的工字钢之间,吊桶通过钢丝绳和天轮与回柱绞车连接,吊盘通过钢丝绳和天轮与回柱绞车连接,吊桶和吊盘顶端的钢丝绳上设有防坠器;

注浆装置包括两节带法兰盘的蛇形管和若干节带法兰盘的PVC管,蛇形管分别位于上下两端,PVC管位于中间,法兰盘连接处设有刚性活动卡,活动卡的两端设有紧固螺栓。

吊盘的上下圆盘从上至下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链条。

上圆盘沿圆心对称设有四个一环链。

立井煤仓口两侧用于起吊吊盘的回柱绞车沿着立井煤仓口中心线对称设置。

立井煤仓顶端的工字钢之间的用于起吊吊盘的天轮沿着立井煤仓口中心线对称设置。

上圆盘和下圆盘与钢丝绳的连接处分别设有自锁螺母。

立井煤仓顶端的工字钢下设有防超高的急停装置。

用于起吊吊桶的回柱绞车设有变频器、电抗器和限位装置。

所述防坠器为伞形防坠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 对垂直立井施工中的传统吊盘及运输设施进行技术改进,满足安全行人、运输、高效、安全等技术要求,改变了传统的单层吊盘模式,单层吊盘没有考虑到拆模型板时的人员站位安全问题,改为双层盘后,拆模型板时人员可以站在上盘上进行拆模,不怕被模型板砸伤。人员站在下盘对工作面进行打眼、支护的操作时,上盘被双层铺设的网片包裹,即便有东西从井口掉下,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 对升降吊桶加装防坠器、限位装置,保证吊桶升至高位自动跳闸而停止,吊桶钢丝绳断裂,防坠器自动抱闸,防止吊桶坠落;

3. 对井壁的注浆管进行改进,堵管次数明显减少,可以保证浇筑的质量和速度,后期堵管后处理起来比较安全方便。若下料管中间断开,因为有保险绳的存在安全可靠,保证注浆管断裂后掉入仓内,不会砸伤人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吊盘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吊运装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吊盘;2-吊桶;3-回柱绞车;4-天轮;5-上圆盘;6-下圆盘;7-横向工字钢;8-纵向工字钢;9-工字钢;10-钢丝绳;11-防坠器;12-定滑轮;13-软梯;14-混凝土下料管;15-保护胶管;16-母线;17-单层吊盘。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立井煤仓吊运及注浆装置,包括吊盘1、吊桶2、三个回柱绞车3和三个天轮4,所述吊盘1包括上圆盘5和下圆盘6;

其中上圆盘5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横向工字钢7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纵向工字钢8,横向工字钢7和纵向工字钢8相互交叉搭接,搭接点采用卡子固定,下圆盘6的中心为一个矩形,矩形的四个边与下圆盘面铰接连接,方便后期的拆解,上下圆盘盘面上依次铺设钢筋网片和木板,上圆盘5和下圆盘6之间通过四个相互平行的工字钢9连接,工字钢9上端与上圆盘5的横向工字钢7和纵向工字钢8的交叉点连接,下端与矩形的四个顶点连接;

吊桶2位于吊盘1顶端,其中一个用于起吊吊盘1的回柱绞车3位于立井煤仓口的一侧,另外两个分别用于起吊吊盘1和吊桶2的回柱绞车3位于立井煤仓口的另一侧,天轮4并排位于立井煤仓顶端的工字钢之间,吊桶2通过钢丝绳10和天轮4与回柱绞车3连接,吊盘1通过钢丝绳10和天轮4与回柱绞车3连接,吊桶2和吊盘1顶端的钢丝绳10上设有防坠器11,钢丝绳10突然之间拉断,防坠器11可以起到防止吊桶2从空中掉入仓内事故;

注浆装置包括两节带法兰盘的蛇形管和若干节带法兰盘的PVC管,蛇形管分别位于上下两端,PVC管位于中间,法兰盘连接处设有刚性活动卡,活动卡的两端设有紧固螺栓。注浆下料管用11.4KW绞车垂吊,PVC管为6寸PVC管,并专门加设一道钢丝绳做保险绳。所有带法兰盘的6寸管边缘打磨成斜三角。下料管统一使用11.4KW绞车垂吊,将小绞车保险绳改为下料管的保险绳(保险绳用细钢丝绳代替),井筒往下延伸的时候在井筒上面的蛇形管与PVC管之间加上一根6寸PVC管,加设之后在进行捆绑连接。

保险绳和下料管法兰盘之间用多股网丝进行捆绑,实现三重保险。

下料所用的倒料槽出口必须悬在井筒空间,倒料槽必须用2、4米的锚杆进行三角形打眼、锚固,锚固力要符合规程规定。

浇筑时仓里面至少3个人,保证下料管在下料的过程中最下面的蛇形管弯度不宜过大,最下面蛇形管与PVC管之间加设麻绳,若蛇形管弯度过大时,工人可以拖拽麻绳调整蛇形管的弯度。

吊盘1的上下圆盘从上至下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链条。平行固定在45KW绞车钢丝绳10绳头上。

上圆盘5沿圆心对称设有四个一环链。当煤仓里面放炮时,在升起吊盘1以后可以用绑上事先挂好的钢丝绳对整个吊盘进行双重固定,防止受冲击波影响以后,吊盘1下坠时将钢丝绳拉断后的双层保护措施。

立井煤仓口两侧用于起吊吊盘1的回柱绞车3沿着立井煤仓口中心线对称设置。

立井煤仓顶端的工字钢之间的用于起吊吊盘1的天轮4沿着立井煤仓口中心线对称设置。

上圆盘5和下圆盘6与钢丝绳10的连接处分别设有自锁螺母。

立井煤仓顶端的工字钢下设有防超高的急停装置。可以防止人员乘坐吊桶时无限制上升导致人身伤亡事故。

用于起吊吊桶2的回柱绞车3设有变频器、电抗器和限位装置。保证吊桶2升至高位自动跳闸而停止,吊桶2钢丝绳断裂,吊桶2自动抱闸,防止坠落。仓内人员和绞车司机可以通过对讲机进行通话和联系。

人员、物料可以通过吊桶安全上下。利用对讲机,绞车司机拿一个,监护工拿一个,有问题可以随时进行联系进行停机。加装限位装置后,若信号不起作用或上升时当即停不下来,只要通过限位杆,就可以实现自动闭锁,停机。加装变频器后,可以改变绞车钢丝绳上下的速度,实现平稳上下。加装防坠器11后,当人员乘坐吊桶2上下,吊桶2钢丝绳突然断裂时,防坠器11上的4个弹簧立即收缩,通过杠杆原理,将防坠器11两侧的锁片卡死在两根吊盘钢丝绳10上,保证吊桶2及人员不会坠落。

实施例,起吊吊盘1的钢丝绳10采用直径24.5mm的钢丝绳,起吊吊桶2的钢丝绳10采用直径18.5mm的不旋转钢丝绳,采用直径24mm的自锁螺母进行连接,起吊吊盘1的两个天轮4为直径500mm的天轮,起吊吊桶2的天轮4为直径600mm的天轮,上圆盘5直径8m,下圆盘6直径5.5m,上下圆盘间距2.8m,回柱绞车3采用JSDB-19双速绞车,在前期未上临时封口盘前,现场只使用吊盘,上临时封口盘后再安装吊桶,其中偏正中200mm位置安装直径600mm的天轮用于吊桶提升系统,分布在两边直径500mm的天轮分别用于吊盘提升系统。

仓身内布置的压风管、砼输送管、供水管、通讯信号、照明电缆分别卡在钢丝绳上,其中通信信号,照明电缆卡在直径不小于5mm的钢丝绳上固定在井筒一侧,压风管,供水管顺着行人孔固定在软梯的钢丝绳上,随着软梯的向下延伸而向下续接。砼输送管固定在11.4kw小绞车钢丝绳(每根管都必须固定易次)及ф20mm棕绳上,钢丝绳沿砼输送管管卡固定,随着施工深度增加,下放小绞车绳及棕绳使砼输送管紧跟生产需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