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嘴取放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908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吸嘴取放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放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嘴取放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生产实践当中,通常会用到吸嘴取放机构,将物料拾取并下放到相应位置,现有中,通常会用到吸嘴,吸嘴一般是通过产生负压吸取物料,抵达目的地后,撤销负压,即可将物料下放至相应位置。但是现有中的吸嘴通常只能沿水平方向移动,其拾取物料和下放物料时,吸嘴的下端会离拾取地点和下放地点较远,较难吸取到物料,并且吸取到之后,也不能精准的放置到指定地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嘴取放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吸嘴的下端离拾取地点和下放地点较远,较难吸取到物料,并且吸取到之后,也不能精准的放置到指定地点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吸嘴取放机构,用于取放物料,包括用于吸取和下放物料的吸嘴以及下压组件,所述吸嘴包括吸嘴座和吸嘴气管,所述吸嘴座上设有供所述吸嘴气管穿过的第一滑接孔,所述吸嘴气管于其顶部设有第一堵头,所述吸嘴还包括一端顶推所述第一堵头和另一端顶推所述吸嘴座的第一弹性件,所述下压组件包括设有第二滑接孔的安装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的马达、固定于所述马达的转轴上且由所述马达驱动旋转的下压凸轮、滑动插设于所述第二滑接孔内且用于下压所述吸嘴气管以使所述吸嘴气管上下滑动的下压柱。

进一步地,所述下压柱于其顶部设有第二堵头,所述下压组件还包括一端抵推所述第二堵头和另一端抵推所述安装座的第二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下压组件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下压柱的顶端且与所述下压凸轮的滚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下压柱上下运动的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堵头上。

进一步地,所述吸嘴座上设有沿平行于所述吸嘴气管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孔,所述吸嘴还包括一端与所述吸嘴气管固定和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导向孔内且能够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内滑动的第一导向柱。

进一步地,所述吸嘴包括将所述吸嘴气管和所述第一导向柱固定的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夹持主体、由所述夹持主体向一侧延伸且间隔设置的一对第一夹持片以及由所述夹持主体向另一侧延伸且间隔设置的一对第二夹持片,一对所述第一夹持片间隔形成用于夹持所述吸嘴气管的第一夹持口,一对所述第二夹持片间隔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导向柱的第二夹持口,所述吸嘴还包括用于锁紧所述第一夹持口的第一锁紧件以及用于锁紧所述第二夹持口的第二锁紧件。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沿平行于所述下压柱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孔,所述下压组件还包括一端与所述下压柱固定和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导向孔内且能够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内滑动的第二导向柱。

进一步地,所述下压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处的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导向柱下移后能够遮挡所述光电传感器发出的光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件为环套于所述下压柱的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为环套于所述吸嘴气管的弹簧。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嘴取放机构包括吸嘴和下压组件,在吸嘴吸取物料时,下压组件会下压吸嘴气管,使得吸嘴气管的下端距离物料较近,就可以轻易的将物料拾取,当将物料移动到指定位置时,下压组件再次下压吸嘴气管,令物料距离指定位置较近,这样就可以精准的将物料放置到指定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嘴取放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嘴取放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连通”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是中间间隔若干管路元件互相连通,只要有进行气体交换即可称为“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嘴取放机构用于取放物料,该吸嘴取放机构包括用于吸取和下放物料的吸嘴600以及下压组件700,所述吸嘴600包括吸嘴座604和吸嘴气管601,所述吸嘴座604上设有供所述吸嘴气管601穿过的第一滑接孔605,所述吸嘴气管601于其顶部设有第一堵头602,所述吸嘴600还包括一端顶推所述第一堵头602和另一端顶推所述吸嘴座604的第一弹性件603,所述下压组件700包括设有第二滑接孔705的安装座701、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座701上的马达706、固定于所述马达706的转轴上且由所述马达706驱动旋转的下压凸轮707、滑动插设于所述第二滑接孔705内且用于下压所述吸嘴气管601以使所述吸嘴气管601上下滑动的下压柱。当需要取放物料800时,可以控制下压组件700下压吸嘴气管601,具体的,控制马达706旋转,使得下压凸轮707旋转,下压凸轮707在旋转的过程中,会下压吸嘴气管601,使得吸嘴气管601的下端抵达距离取放点较近的位置进行取放动作,这样可以避免远距离取放物料800时,容易出现取不到以及放不准的问题。当拾取或下放完毕后,抬起下压组件700,吸嘴气管601在第一弹性件603的作用下,会复位到原始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603为环套于所述吸嘴气管601的弹簧。所述下压柱708于其顶部设有第二堵头709,所述下压组件700还包括一端抵推所述第二堵头709和另一端抵推所述安装座701的第二弹性件710,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件710为环套于所述下压柱708的弹簧。另外,由于马达706惯性低,从而能够有效控制下压后吸嘴气管601的位置精度。同时由于马达706的启停时间更短,可以更快的实现吸嘴气管601下压与上升的动作。

请参见图1和图2,进一步地,所述下压组件700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下压柱708的顶端且与所述下压凸轮707的滚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下压柱708上下运动的滚轮711。所述滚轮711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堵头709上。可以理解地,下压凸轮707在旋转的过程中,其面向下压柱708的一面要相对下压柱708移动,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滚轮711可以减小下压凸轮707与下压柱708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下压柱708的上下移动更加顺畅。

请参见图1和图2,进一步地,所述吸嘴座604上设有沿平行于所述吸嘴气管601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孔606,所述吸嘴600还包括一端与所述吸嘴气管601固定和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导向孔606内且能够于所述第一导向孔606内滑动的第一导向柱607。所述安装座701上设有沿平行于所述下压柱708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孔702,所述下压组件700还包括一端与所述下压柱708固定和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导向孔702内且能够于所述第二导向孔702内滑动的第二导向柱703。第一导向柱607为吸嘴气管601的上下运动提供导向,有利于吸嘴600精准的拾取和放置物料800。同样的,第二导向柱703为下压柱708的上下运动提供导向,有利于下压柱708精准的按压到吸嘴气管601。

请参见图1和图2,进一步地,所述吸嘴600包括将所述吸嘴气管601和所述第一导向柱607固定的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夹持主体609、由所述夹持主体609向一侧延伸且间隔设置的一对第一夹持片610以及由所述夹持主体609向另一侧延伸且间隔设置的一对第二夹持片613,一对所述第一夹持片610间隔形成用于夹持所述吸嘴气管601的第一夹持口,一对所述第二夹持片613间隔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导向柱607的第二夹持口,所述吸嘴600还包括用于锁紧所述第一夹持口的第一锁紧件612以及用于锁紧所述第二夹持口的第二锁紧件615。此结构能够调节第一导向柱607向上延伸的长度,以确保第一导向柱607下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始终位于第一导向孔606内。

请参见图1和图2,进一步地,所述下压组件7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701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孔702处的光电传感器704,所述第二导向柱703下移后能够遮挡所述光电传感器704发出的光线。光电传感器704能够检测第二导向柱703是否已被下压,以确保吸嘴气管601在取放物料800时,下端确已靠近取放点,有利于吸嘴600精准的拾取和放置物料8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