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代步电梯的充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9218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楼道代步电梯的充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具体涉及楼道代步电梯的充电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不少城市曾建造了大量七层以下的居民楼,这些住宅的楼道一般由连续梯级的梯段、平台和围护构件等组成。而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这些楼几乎不设电梯。目前,这些住宅楼还在使用中,有些已经在楼道里安装了轨道式电梯,但是这些轨道式电梯的一般都是安装了包含大量电子元件的电路控制系统,目前市场上的这种电梯,在运行时往往不能有效快捷地充电,也就是说,使用梯段一段时间后,控制系统没电了还要再进行充电,此时会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因此目前对这些轨道式电梯的充电功能结构进行改造升级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轨道式电梯的不具备给电路控制系统提供快捷便利的充电功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楼道代步电梯的充电结构,包括导轨和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载物平台,所述导轨的两端朝向所述载物平台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充电单元,所述载物平台相对于所述第一充电单元的一侧设有第二充电单元,所述第一充电单元与供电线路连接,所述第二充电单元与所述载物平台上的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载物平台移动至所述导轨的任意一端时,所述第一充电单元与第二充电单元接通,电梯处于充电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充电单元为突设于所述导轨侧壁的导电块,所述导电块的剖面形状为直角梯形,且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边相对所述第二充电单元。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直角梯形的下底固定连接于所述导轨,所述直角梯形的上底设有铜片,且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边与所述上底平滑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充电单元包括可与所述第一充电单元匹配接触的导电板和连接于所述导电板与载物平台之间的弹簧,所述载物平台移动至所述导轨的任意一端时,所述导电板与所述第一充电单元接触并为电梯充电。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弹簧的自然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充电单元与导电板之间的间距。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充电单元和第二充电单元分别包括一个阴极和一个阳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载物平台的底端设置有踏板,所述载物平台的顶端设有扶手。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载物平台上设有驱动其沿所述导轨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用体积小,制造加工成本低廉,拆卸维修方便,当用户乘坐电梯移动到导轨的任意一端后离开,此时利用载物平台停靠于导轨端部的空闲时间,第一充电单元和第二充电单元接触并为电梯的电路系统自动充电,大大提高了电梯使用的连贯性和可靠性,避免了人工充电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导轨的背面结构正视图;

图3为图1中载物平台的背面结构正视图;

图4为导轨与载物平台接触充电时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楼道代步电梯的充电结构,包括导轨1和滑动设置在导轨1上的载物平台2,导轨1的布置方向与梯段的走向一致,导轨1的两端朝向载物平台2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充电单元,载物平台2相对于第一充电单元的一侧设有第二充电单元,第一充电单元与供电线路连接,第二充电单元与载物平台2上的控制系统连接,载物平台2移动至导轨2的任意一端时,第一充电单元与第二充电单元接通,电梯处于充电状态。这样就利用了载物平台2在导轨1两端停留的时间,来为控制系统充电,结构简单而实用。

优选地,第一充电单元可设计为突设于导轨1侧壁的导电块3,第二充电单元包括可与导电块3匹配接触的导电板4和连接于导电板4与载物平台2之间的弹簧5,导电块3的剖面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下底与导轨1固定连接,且该直角梯形的斜边相对导电板4设置。当载物平台2移动至导轨1的任意一端时,导电板4滑动至导电块3的斜边上时,弹簧5被逐渐压缩,最后导电板4与导电块3接触,实现为电梯充电,该结构不仅接触稳定,接触面积大,而且连接可靠,制造成本低,占用的空间也小,适合楼道安装。

进一步优选地,直角梯形的上底上设有导电铜片,且直角梯形的斜边与上底以平滑弧形结构连接,避免斜边与上底连接处加工的棱角磨损导电板4。

在实际的尺寸设计时,弹簧5的自然长度要尽量大于导电块3与导电板4之间的间距,保证弹簧5在压缩时具有一定的压力,且上底的长度大于导电板4的长度,使导电板4在一定范围内都可以与上底接触,以保证充电连接稳定,导电块3与导电板4分别设计有两个,包括一个阴极和一个阳极。

进一步优选地,载物平台2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踏板6,载物平台2的顶端滑动设有可抽拉的扶手7,方便站立乘坐时使用,踏板6与扶手7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当用户使用时,操作控制装置,使踏板6打开,并用手拉出扶手7,用户站立乘坐;当用户使用完毕,踏板6自动收起,扶手7收入载物平台2的内部,踏板6在不使用时自动回收至载物平台2的侧面以节省楼道空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用体积小,制造加工成本低廉,拆卸维修方便,当用户乘坐电梯移动到导轨的任意一端后离开,此时利用载物平台停靠于导轨端部的空闲时间,第一充电单元和第二充电单元接触并为电梯的电路系统自动充电,大大提高了电梯使用的连贯性和可靠性,避免了人工充电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