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塑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3604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吸塑托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吸塑托盘。
背景技术
:吸塑托盘也叫塑料内托,采用吸塑工艺将塑料硬片制成特定凹槽的塑料,将产品置于凹槽内,以起到保护和美化产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效节省空间,常用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周转以及出货包装等。在通讯器件的
技术领域
中,微电声器件产品由于一般都存在磁性,在产线包装或运输过程中,当两个微电声产品的距离过近时,二者会由于磁性的作用而相互吸附在一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的微电声器件产品一般都是采用吸塑托盘进行包装,为了避免磁性的干扰,通常会在包装托盘层与层之间增加一隔板,以保证产品不会因为磁性吸附在上一层包装托盘的底部。然而,现有的包装方式无疑会增加产品的包装成本,且操作不方便,不利于实际包装应用。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在实际包装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包装成本,且能有效避免相邻的两微电声器件因磁性作用而吸附在一起的问题,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吸塑托盘,用于收纳微电声器件,所述吸塑托盘包括一托盘本体,其中,在所述托盘本体上均匀设有多个线性排列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包括第一容置腔以及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之间设有一沟槽,所述第一容置腔以及所述第二容置腔均与所述沟槽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容置面积不同;所述吸塑托盘用于在收纳所述微电声器件时,将至少两所述吸塑托盘沿水平相反的方向进行叠放以保证上下两层的所述微电声器件的磁性部相互错开。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吸塑托盘,通过在托盘本体上设置多个均匀排列的容置槽,其中容置槽包括第一容置腔以及第二容置腔,在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之间开设有一沟槽。在实际应用中,将两个吸塑托盘沿水平相反的方向进行叠放以保证上下两层的所述微电声器件的磁性部相互错开,从而避免相邻的微电声器件被吸附在一起,无需像现有的包装方式一样,需另加一隔板才能避免磁性吸附的干扰,因此降低了包装成本,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所述吸塑托盘,其中,所述托盘本体为方形,在所述托盘本体沿短轴方向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不同数量的半圆凹槽。所述吸塑托盘,其中,在所述托盘本体沿短轴方向的一侧设有的所述半圆凹槽的数量为3,另一侧设有的所述半圆凹槽的数量为2。所述吸塑托盘,其中,在所述托盘本体沿长轴方向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相同数量的半圆凹槽。所述吸塑托盘,其中,在所述第一容置腔远离所述沟槽的一端开设有一微型缺槽。所述吸塑托盘,其中,所述沟槽的形状为方形,所述沟槽贯穿所有的所述容置槽。所述吸塑托盘,其中,在所述托盘本体沿长轴方向的同一侧分别设有相对的第一圆角部以及第二圆角部,所述第一圆角部与所述第二圆角部对应的弧长不同。所述吸塑托盘,其中,所述第一圆角部对应的弧长大于所述第二圆角部对应的弧长。所述吸塑托盘,其中,所述容置槽的形状为方形或环跑道形。所述吸塑托盘,其中,在所述托盘本体沿短轴的一侧相对设有一握持部,所述握持部设于所述托盘本体的底端。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吸塑托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吸塑托盘中“V”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的吸塑托盘中放入微电声器件后的俯视图;图4为实施例一中的相同的两吸塑托盘沿水平相反方向进行叠放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中的相同的两吸塑托盘沿水平相反方向进行叠放的俯视图;图6为图5中沿A-A剖面线的剖视图;图7为图6中“M”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吸塑托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符号说明:托盘本体10第一容置腔111容置槽11第二容置腔112半圆凹槽12第一圆角部141沟槽13第二圆角部142握持部15磁性部201微型通孔16微型缺槽1111微电声器件2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7,对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吸塑托盘,用于收纳微电声器件20,其中所述吸塑托盘包括一托盘本体10,在所述托盘本体10上均匀设有多个线性排列的容置槽11,所述容置槽11包括第一容置腔111以及第二容置腔112,所述第一容置腔111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12之间设有一沟槽13,所述第一容置腔111以及所述第二容置腔112均与所述沟槽13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容置腔111与的容置面积要小于所述第二容置腔112的容置面积,在实际的收纳作业时,将相邻的两个吸塑托盘沿水平相反的方向进行叠放,放置在容置槽11内的微电声器件20中的磁性部201此时刚好可以被错开(如图6与图7所示),从而避免了相邻的磁性部201被吸附在一起而影响实际包装作业。具体的,对所述托盘本体10而言,所述托盘本体10为方形,在所述托盘本体10沿短轴方向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不同数量的半圆凹槽12。在本实施例中,托盘本体10的左侧设有的半圆凹槽12的数量为3,右侧设有的半圆凹槽12的数量为2。由于相对两侧设有的半圆凹槽12的数量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起到方向识别的作用。进一步的,在托盘本体10沿长轴方向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相同数量的半圆凹槽12。在本实施例中,沿长轴方向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的半圆凹槽12的数量均为5。该设置主要是为了增加吸塑托盘的整体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包装跌落的可靠性。与此同时,对所述第一容置腔111而言,在所述第一容置腔111远离所述沟槽13的一端开设有一微型缺槽1111。该微型缺槽1111一方面可以用作方向识别,另一方面可以用于收纳微电声器件20中的凸起部,便于实际应用。对所述沟槽13而言,所述沟槽13的形状为方形,其中所述沟槽13贯穿所有的所述容置槽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沟槽13的数量为2,也即所述容置槽11分两列进行排列。对所述容置槽11而言,所述容置槽11的形状为方形或环跑道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11的形状为方形。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容置槽11并不仅局限于上述两种形状,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需求而设定容置槽11的形状。除此之外,在所述托盘本体10沿长轴方向的同一侧分别设有相对的第一圆角部141以及第二圆角部142,所述第一圆角部141对应的弧长大于所述第二圆角部142对应的弧长。具体的,所述第一圆角部141以及第二圆角部142均为R角,也即第一圆角部141(在此可称为第一R角)的大小大于第二圆角部142(在此可称为第二R角)。该设置同样可以有助于工作人员进行方向识别。在此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所述托盘本体10沿短轴的一侧分别设有一握持部15,其中所述握持部15设于所述托盘本体的底端。该握持部15主要是为了便于工作人员拾取吸塑托盘,从而提高实际包装效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吸塑托盘,通过在托盘本体上设置多个均匀排列的容置槽,其中容置槽包括第一容置腔以及第二容置腔,在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之间开设有一沟槽。在实际应用中,将两个吸塑托盘沿水平相反的方向进行叠放以保证上下两层的所述微电声器件的磁性部相互错开,从而避免相邻的微电声器件被吸附在一起,无需像现有的包装方式一样,需另加一隔板才能避免磁性吸附的干扰,因此降低了包装成本,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请参阅图8,对于第二实施例中的吸塑托盘,其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大致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在所述托盘本体10的侧缘设有多个微型通孔16,在实际应用中,当有多层的吸塑托盘需要被叠放时,可以将一根细绳穿过所述微型通孔16以防止多层吸塑托盘堆积得过高而造成散落的现象,保证了实际包装过程的安全,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