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3597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托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包装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托盘。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物流运输中,广泛使用木托盘、塑料托盘、铁托盘等,其中木托盘的使用量是最大的,其在于原材料来源简便、价格低,木托盘一般分为胶合板托盘和实木托盘。由于实木托盘出口时需要消毒处理,比较繁琐,而且会使用大量高级的木材,使用范围很受限制;而胶合板托盘是属于二次加工的木原料托盘,无需消毒处理,可以使用生长年限短的经济木材来达到高级木材同样的强度,因此广受欢迎。但胶合板托盘的原材料也是木制,其垫块也和实木托盘一样,大多为实心长方体或正方体,重量重,防水性能差,并且制造过程中是使用大量的铁钉连接固定,生产复杂且人工成本高,随着国家相关法律的完善,在物流运输中对限重和超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加工简单、强度高且重量轻便的物流运输托盘,是本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在市场上胶合板托盘的缺点,提供一种加工简单,能够满足强度要求,并且重量轻便的新型托盘,以此节省生产和物流的综合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托盘,包括:上垫板、平行位于上垫板下方的至少两条下拉条以及分别连接下拉条和上垫板的金属罐,所述金属罐的上下端凸出形成有钢刺,金属罐置于上垫板和下拉条之间的相应位置,上下同时按压,使上下钢刺戳穿上垫板和下拉条,钢刺戳穿凸出的尖部弯折回头,牢固锁住上垫板和下拉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金属罐呈正五边形筒状结构,每个端口上共有五个钢刺,每个钢刺对应位于五个边的中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金属罐的五个侧面上凹入形成有上下贯通的凹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刺的高度为12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垫板和下拉条为胶合板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托盘通过改进中间金属罐的结构及连接方式,减轻托盘自重,以此符合限重的相关规定,节省生产和物流成本;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质量轻便,容易生产加工,结构强度高。

特别是采用对重量要求特别敏感的航空运输时,本实用新型的托盘能够明显的降低运输成本,大大提高了航空运输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金属罐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金属罐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设计的一种新型托盘,其主要包括:上垫板1、中部的金属罐3以及下拉条2,下面详细描述各构件及连接关系。

上垫板1呈平面板体结构,上垫板1上用于装载产品货物。下拉条2根据承载重量至少设置有两条,两条下拉条2平行位于上垫板1的下方,本实施例中下拉条2设置有三条,下拉条2起到支撑作用。金属罐3对应连接在上垫板1和每条下拉条2之间,根据承载重量,每条下拉条2上至少连接两个金属罐3,本实施例中每条下拉条2上设置有三个金属罐3。上垫板1和下拉条2都为胶合板材质。

具体地,金属罐3呈正五边形筒状结构,罐体是由镀锌薄钢板冲压卷制成型,其上下端口边缘采用卷边或焊接的收边方式。金属罐3的上下端凸出形成有钢刺31,每个端口上共有五个钢刺31,每个钢刺31对应位于五个边的中部。钢刺31的高度为12mm,且钢刺的高度要大于上垫块1和下拉条2的厚度。金属罐3置于上垫板1和下拉条2之间的相应位置,上下同时按压,使上下钢刺31戳穿上垫板1和下拉条2,钢刺31完全穿透,钢刺31戳穿凸出的尖部弯折回头,牢固锁住上垫板1和下拉条2。

金属罐3的五个侧面上凹入形成有上下贯通的凹槽32,每个侧面可以并排设置多个凹槽32,通过弯折金属罐的侧面来加强罐体结构强度,同时还可以增强钢刺31的强度,能够便于刺穿胶合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