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片油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2169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片油墨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盛放油墨的容器,具体涉及一种二片油墨罐。



背景技术:

二片油墨罐是一种用于盛放油墨的金属罐。如公告号为CN2616477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油墨罐,它包括罐盖,罐体呈无接缝带锥度的整体结构,罐体的罐口有1~3圈凸起的凸圈,且凸圈与罐盖相匹配。

当罐体内灌入油墨后,若要打开油墨罐。由于凸圈对罐盖的摩擦力,故将罐盖拔离罐体需一定的拉拔力。故在打开罐盖时,罐体内的油墨易由于震荡而溅射到人手上,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片油墨罐,可防止打开罐盖时,油墨溅射出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片油墨罐,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罐体开口端设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呈柔性设置,所述阻隔板外壁朝内弯曲形成支撑边,所述支撑边套设于罐体外且抵接于罐体,当所述罐盖盖设于罐体上时,所述罐盖压紧支撑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开盖时,阻隔板可将油墨阻隔在罐体内,减小拔出罐盖时油墨溅射出罐体的可能性。同时,由于罐盖压紧支撑边,而阻隔板呈柔性,故阻隔板提高了油墨罐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隔板向下呈凹一种二片油墨罐,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罐体开口端设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呈柔性设置,所述阻隔板外壁朝内弯曲形成支撑边,所述支撑边套设于罐体外且抵接于罐体,当所述罐盖盖设于罐体上时,所述罐盖压紧支撑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开盖时,阻隔板可将油墨阻隔在罐体内,减小拔出罐盖时油墨溅射出罐体的可能性。同时,由于罐盖压紧支撑边,而阻隔板呈柔性,故阻隔板提高了油墨罐的密封性。

陷设置形成凸台,所述凸台嵌设于罐体内且抵紧于罐体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阻隔板和罐体的接触面积,可使阻隔板更稳定的安装在罐体内。同时提高了油墨罐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边下端外壁沿其径向固定设置有方便拿取阻隔板的施力耳片,所述施力耳片沿支撑边周向等间隔至少设置有两片,所述罐盖压紧施力耳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施力耳片来拿取阻隔板,使阻隔板的拿取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台下端面向上凸起形成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深度从其中心到其两端逐渐变小,所述导向槽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凸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油墨粘附在凸台下端面时,油墨可沿着导向槽下滑,减小油墨粘附在凸台上的概率,减小油墨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呈圆台型设置且所述罐体开口端半径大于罐体封闭段半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油墨罐在未装油墨时,可重叠放置,减小了油墨罐存放运输所需占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盖向上呈凸起设置形成嵌槽,所述罐体嵌设于嵌槽内且抵紧嵌槽内壁,所示罐盖下端朝外弯曲形成施力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施力边对罐盖施力,可更方便的打开罐盖。同时嵌槽增大了罐盖和罐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油墨罐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外壁沿其周向向外凸出形成凸肋,所述凸肋沿罐体轴向设有至少一个;当所述罐盖盖设于罐体上时,所述凸肋抵紧嵌槽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肋增大了罐盖和罐体的接触面积,同时减小了罐盖和罐体间的间隙,提高了油墨罐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上端朝外弯曲形成翻边;当所述罐盖盖设于罐体上时,所述翻边抵紧嵌槽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边增大了罐盖和罐体的接触面积,同时减小了罐盖和罐体间的间隙,提高了油墨罐的密封性。同时人手在握持油墨罐时,翻边可起到限位的作用,减小了罐体在握持者手中从上至下滑落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2、可减小打开罐盖时油墨溅出罐体的可能性;

3、罐体可叠放,减小了其占有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中阻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罐体;2、罐盖;3、阻隔板;4、翻边;5、凸肋;6、凸台;7、支撑边;8、施力耳片;9、嵌槽;10、施力边;11、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一种二片油墨罐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二片油墨罐,包括罐体1、罐盖2和阻隔板3。罐体1为无接缝带锥度的整体结构,形成圆台型。罐体1开口端半径大于罐体1封闭段半径。罐体1由料板冲压成型。如图2所示,罐体1上端朝外弯曲形成翻边4。罐体1外壁沿其周向向外凸出形成凸肋5,凸肋5沿罐体1轴向设有至少一个。

如图1和图2所示,阻隔板3安装于罐体1上方。阻隔板3向下呈凹陷设置形成凸台6。阻隔板3外壁朝内弯曲形成支撑边7。凸台6嵌设于罐体1内且抵紧于罐体1内壁。支撑边7套设于罐体1外且抵接于罐体1。为了方便从罐体1上拿离罐体1,支撑边7下端外壁沿其径向固定设置有施力耳片8。施力耳片8沿支撑边7周向等间隔至少设置有两片。

如图3所示,凸台6下端面向上凸起形成导向槽11,导向槽11深度从其中心到其两端逐渐变小,导向槽11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凸台6。当油墨粘在凸台6下端面时,油墨可沿导向槽11落回罐体1内,充分利用油墨。

如图1所示,罐盖2向上呈凸起设置形成嵌槽9。当罐盖2盖设于罐体1上时,罐体1嵌设于嵌槽9内且抵紧嵌槽9内壁。凸肋5和翻边4均抵紧支撑边7,支撑边7和施力耳片8抵紧嵌槽9内壁。进而使罐盖2盖设在罐体1上后,整个油墨罐具有较好的密封性。罐盖2下端朝外弯曲形成施力边10,进而方便对罐盖2施力,可方便的将罐盖2拔离罐体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