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膜辊分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419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放膜辊分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包装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放膜辊分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人们对产品外包装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和改变。为了满足人们对包装效果的要求,各种包装袋/箱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的飞速发展。

在传统的包装膜复合工艺中,需要根据工艺或现场生产实际,采用专门的切刀对膜的长度进行裁切。然而,采用切刀使用极其不方便,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切刀不便于存放,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放膜辊分切结构,该结构实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同时便于存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放膜辊分切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套筒、连接臂、安装筒,所述套筒用于套设在安装有压料组件的转轴上,且该转轴设置于放膜辊的上方,所述连接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套筒的中部,该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筒相连,在所述安装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观察窗,在所述安装筒内通过安装轴固定有分切刀片,该分切刀片可绕着安装轴旋转,沿着该分切刀片的外圆周分布有分切齿,且该分切齿的顶端凸出于所述观察窗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臂包括下连接杆与上连接杆,所述下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连接杆的下端枢接,所述上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安装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接杆大体呈月牙形结构。

进一步的,在所述套筒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锁紧螺栓,该锁紧螺栓的一端连接有调节旋钮,另一端伸入所述套筒内,该锁紧螺栓用于对套筒与转轴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在所述套筒上还穿设有定位螺栓,该定位螺栓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把手,另一端伸入所述套筒内。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连接臂与安装筒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在生产时,将观察窗位置对准放膜辊,并将分切刀片的分切齿与包装膜的侧边缘相接触,之后通过锁紧螺栓与定位螺栓,分别对套筒的轴向位置和周向位置进行固定,在持续的放膜过程中,包装膜带动分切刀片旋转,从而分切齿在包装膜的侧边缘切出一排连续的小孔,当需要切断包装膜时,从切出小孔的包装膜边缘即可用手将其撕裂开来,而不用专门的切刀进行切断,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本结构安装于放料辊上方的安装有压料组件转轴上,充分利用了现有设备的结构,实现成本低,便于推广,且不用专门的机构对切刀进行收纳存放,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放膜辊分切结构,包括套筒1、连接臂2、安装筒3,所述套筒1用于套设在安装有压料组件的转轴4上,且该转轴4设置于放膜辊的上方,所述连接臂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套筒1 的中部,该连接臂2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筒3相连,在所述安装筒3 的侧壁上开设有观察窗5,在所述安装筒3内通过安装轴6固定有分切刀片7,该分切刀片7可绕着安装轴6旋转,沿着该分切刀片7的外圆周分布有分切齿8,且该分切齿8的顶端凸出于所述观察窗5的上表面。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臂2包括下连接杆21与上连接杆22,所述下连接杆21的一端与所述套筒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连接杆22的下端枢接,所述上连接杆22的上端与所述安装筒3固定连接。

本例中,所述下连接杆21大体呈月牙形结构。

参见附图1与附图2,在所述套筒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锁紧螺栓 9,该锁紧螺栓9的一端连接有调节旋钮10,另一端伸入所述套筒1 内,该锁紧螺栓9用于对套筒1与转轴4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从附图1与附图2还可以看出,在所述套筒1上还穿设有定位螺栓11,该定位螺栓11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把手12,另一端伸入所述套筒1内。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套筒1、连接臂2与安装筒3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在生产时,将观察窗5位置对准放膜辊s,并将分切刀片7的分切齿8与包装膜的侧边缘相接触,之后通过锁紧螺栓9与定位螺栓 11,分别对套筒1的轴向位置和周向位置进行固定,在持续的放膜过程中,包装膜带动分切刀片7旋转,从而分切齿8在包装膜的侧边缘切出一排连续的小孔,当需要切断包装膜时,从切出小孔的包装膜边缘即可用手将其撕裂开来,而不用专门的切刀进行切断,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