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尺寸可调的钣金加工中薄平板材自动堆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9698发布日期:2018-11-09 20:08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码垛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板材加工就叫钣金加工。具体譬如利用板材制作烟囱、铁桶、油箱油壶、通风管道、弯头大小头、天圆地方、漏斗形等,主要工序有剪切、折弯扣边、弯曲成型、焊接、铆接等,需要一定几何知识。钣金件就是薄板五金件,也就是可以通过冲压,弯曲,拉伸等手段来加工的零件,一个大体的定义就是在加工过程中厚度不变的零件。相对应的是铸造件,锻压件,机械加工零件等。

钣金加工设备大多已经实现半自动化操作,但是原料的输入及产品的输出等环节还采用人工操作。针对外形结构规则的薄平板类钣金件通常采用罗列摆放码垛的方式进行码放以便于运输和清点数量,这通常是用人工进行的。由于工厂流水线的连续工作,薄平板类钣金件的分检、拾取和码垛工作,至少需要两名操作工人共同完成,且劳动强度大、生产现场环境恶劣,生产效率低下,而且无法保证码垛整齐规范,码垛质量差,已成为制约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的短板。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码垛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码垛装置,包括第一提升装置、第二提升装置、第三提升装置、第四提升装置、基座、第一横向调节伸缩杆以及第二横向调节伸缩杆,

所述第一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机构和距离调节机构,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机架、轮子、第一链条、第二链条、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第一伸缩杆、连杆、支撑杆、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

机架为“目”字形,从下到上分别为底梁、中下梁、中上梁和顶梁,两边分别为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机架底部安装有轮子;

第一链轮安装在机架底梁上,第二链轮安装在第一链轮上方的机架中下梁上,第一链条安装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

第三链轮安装在机架中下梁上,第四链轮安装在第三链轮上方的机架顶梁上,第二链条安装在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上,

第一链条的顶端高于第二链条的底端,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上安装有拨爪片;拨爪片通过单向转动副安装在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上。

伸缩杆一端通过转动副一连接在机架上,伸缩杆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二与连杆一端连接,连杆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三连接在中上梁上,支撑杆固定在连杆上,

第一滚轮安装在支撑杆上,第二滚轮安装在中上梁上,

所述距离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三杆件、第四杆件、第五杆件、第六杆件、第七杆件和纵向调节伸缩杆,

第一杆件一端通过转动副四连接在基座上,第一杆件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五与第二杆件一端连接,第二杆件另一端通过转动副六与第三杆件一端连接,第三杆件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七连接在基座上;

第四杆件一端通过转动副八与第五杆件一端连接,第五杆件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九与第六杆件一端连接,第六杆件另一端通过转动副十与第七杆件一端连接,第七杆件另一端通过转动副十一与第四杆件另一端连接;

纵向调节伸缩杆一端通过转动副十二连接在基座上,

纵向调节伸缩杆另一端通过转动副十三连接在第四连杆上;

第一杆件、第三杆件上设置有轴向的滑槽,

转动副八和转动副九的转轴设置在第一杆件的滑槽中滑动,

转动副十和转动副十一的转轴设置在第三杆件的滑槽中滑动,

第四杆件与机架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提升装置、第三提升装置和第四提升装置的零件和结构都与第一提升装置的完全一致;

第一提升装置和第二提升装置安装在基座的同一侧,

第三提升装置和第四提升装置安装在基座的另一侧,

基座固定在地面上;

第一横向调节伸缩杆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在第一提升装置的第三杆件上,

第一横向调节伸缩杆另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在第二提升装置的第三杆件上,

第二横向调节伸缩杆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在第三提升装置的第三杆件上,

第二横向调节伸缩杆另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在第四提升装置的第三杆件上。

进一步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都处于竖直方向上,支撑杆与中上梁平行,中上梁和支撑杆都位于第二链条的圈内,拨爪片位于链条圈的外侧。

进一步的,第一提升装置和第二提升装置的拨爪片与第三提升装置和第四提升装置的拨爪片朝向相对。

进一步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数量都有若干个,间隔相同的分别安装在活动支架上和支撑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链条上间隔相同的安装有若干个拨爪片,第一链条上安装有一个拨爪片。

进一步的,转动副一、转动副二、转动副三、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以及第四链轮的转动平面为相互平行的竖直面。

进一步的,第一滚轮的轮轴与第二连杆平行,当第一伸缩杆收缩到最短时第一滚轮的转动平面为竖直面;第二滚轮的旋转平面为水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堆叠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适应不同规格板材,能够实现码垛的自动化作业,代替现有的人工码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码垛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码垛装置的距离调节机构的零部件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码垛装置的距离调节机构的转动副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码垛装置的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码垛装置的第一伸缩杆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码垛装置的机架上零部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码垛装置的活动支架、第一伸缩杆、连杆、支撑杆以及第一滚轮的在机架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码垛装置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码垛装置的机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一种码垛装置,包括第一提升装置A、第二提升装置B、第三提升装置C、第四提升装置D、基座10a、第一横向调节伸缩杆9a以及第二横向调节伸缩杆11a,

所述第一提升装置A包括提升机构和距离调节机构,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机架1、轮子、第一链条6、第二链条7、第一链轮2、第二链轮3、第三链轮4、第四链轮5、第一伸缩杆9、连杆10、支撑杆15、第一滚轮11和第二滚轮12;

机架1为“目”字形,从下到上分别为底梁1a、中下梁1b、中上梁8和顶梁1c,两边分别为第一支柱1d和第二支柱1e,机架1底部安装有轮子;

第一链轮2安装在机架1底梁1a上,第二链轮3安装在第一链轮2上方的机架1中下梁1b上,第一链条6安装在第一链轮2和第二链轮3上,

第三链轮4安装在机架1中下梁1b上,第四链轮5安装在第三链轮4上方的机架1顶梁1c上,第二链条7安装在第三链轮4和第四链轮5上,

第一链条6和第二链条7都处于竖直方向上,第一链条6的顶端高于第二链条7的底端,

伸缩杆9一端通过转动副一101连接在机架1上,伸缩杆9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二102与连杆10一端连接,连杆10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三103连接在中上梁8上;

支撑杆15固定在连杆10上,支撑杆15与中上梁8平行,中上梁8和支撑杆15都位于第二链条7的圈内;

第一滚轮11安装在支撑杆15上,第二滚轮12安装在中上梁8上,

第一链条6和第二链条7上安装有拨爪片13,拨爪片13位于链条圈的外侧;拨爪片通过单向转动副安装在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上。

所述距离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杆件1a、第二杆件2a、第三杆件3a、第四杆件4a、第五杆件5a、第六杆件6a、第七杆件7a和纵向调节伸缩杆8a,

第一杆件1a一端通过转动副四连接在基座10a上,第一杆件1a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五与第二杆件2a一端连接,第二杆件2a另一端通过转动副六与第三杆件3a一端连接,第三杆件3a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七连接在基座10a上;

第四杆件4a一端通过转动副八与第五杆件5a一端连接,第五杆件5a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九与第六杆件6a一端连接,第六杆件6a另一端通过转动副十与第七杆件7a一端连接,第七杆件7a另一端通过转动副十一与第四杆件4a另一端连接;

纵向调节伸缩杆8a一端通过转动副十二连接在基座10a上,

纵向调节伸缩杆8a另一端通过转动副十三连接在第四连杆4a上;

第一杆件1a、第三杆件3a上设置有轴向的滑槽,

转动副八和转动副九的转轴设置在第一杆件1a的滑槽中滑动,

转动副十和转动副十一的转轴设置在第三杆件3a的滑槽中滑动,

第四杆件4a与机架1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提升装置B、第三提升装置C和第四提升装置D的零件和结构都与第一提升装置A的完全一致;

第一提升装置A和第二提升装置B安装在基座的同一侧,

第三提升装置C和第四提升装置D安装在基座的另一侧,

基座固定在地面上;

第一横向调节伸缩杆9a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在第一提升装置A的第三杆件3a上,

第一横向调节伸缩杆9a另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在第二提升装置B的第三杆件3a上,

第二横向调节伸缩杆11a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在第三提升装置C的第三杆件3a上,

第二横向调节伸缩杆11a另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在第四提升装置D的第三杆件3a上。

进一步的,第一提升装置A和第二提升装置B的拨爪片13与第三提升装置C和第四提升装置D的拨爪片13朝向相对。

进一步的,第一滚轮11和第二滚轮12的数量都有若干个,间隔相同的分别安装在活动支架上和支撑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链条7上间隔相同的安装有若干个拨爪片13,第一链条6上安装有一个拨爪片13。

进一步的,转动副一101、转动副二102、转动副三103、第一链轮2、第二链轮3、第三链轮4以及第四链轮5的转动平面为相互平行的竖直面。

进一步的,第一滚轮11的轮轴与第二连杆平行,当第一伸缩杆收缩到最短时第一滚轮11的转动平面为竖直面;第二滚轮12的旋转平面为水平面。

工作原理:

(1)开始工作时,第一伸缩杆14收缩到最短,连杆10处于水平位置,第一滚轮11的旋转平面为竖直面,若干个第一滚轮11排出一列成为辊子传送带。将板材放置到第一滚轮11上,第一滚轮11起到承载板材重量和方便板材滑动的作用。第二滚轮12位于板材两侧的中上梁8,起到限制板材的位置使得板材能够码放整齐的作用。

(2)启动第二链条使得链条靠近板材一侧向上运动,链条上的拨爪片从板材的底部将板材抬起,板材被拨爪片抬起后板材的重量全都由第二链条和其拨爪片承载。

(4)将第一伸缩杆14伸长,中上梁8升高,连杆10一端也随之升高,同时另一端在第一伸缩杆9的拉动下,使得连杆10和第一滚轮11的轴向转变为竖直方向。此时第一滚轮11就不再位于板材的下方了,板材可以顺利向下运动。

(5)首先启动第一链条6使得其上的拨爪片位于靠近板材的一侧,并且处于第一链条6的上端;然后启动第二链条7反方向运动,由于第一链条6的顶端高于第二链条7的底端,所以板材来到第二链条7的下端时,会被第一链轮6上拨爪片接住。当第一链条6的拨爪片把板材接稳后,第一链条6反方向旋转,将板材放置到底板上。

(6)通过调节纵向调节伸缩杆、第一横向调节伸缩杆9a以及第二横向调节伸缩杆11a的长度来适应不同规格的板材。第一提升装置A、第二提升装置B、第三提升装置C、第四提升装置D分别用于承载板材一个角的重量。第一杆件1a、第二杆件2a、第三杆件3a和基座10a形成一个大平行四边形机构,第四杆件4a、第五杆件5a、第六杆件6a、第七杆件7a形成一个小平行四边形机构,第一杆件1a、第三杆件3a上设置有轴向的滑槽使得小平行四边形机构能沿着滑槽的方向平滑稳定的移动,小平行四边形机构和大平行四边形机构同步变形。

所述拨抓片通过单向转动副安装使得拨爪片可以向上转动一定角度,当链条向下传送板材时,拨抓片触碰到下面的板材,链条继续运动,拨抓片向上转动一定角度就顺势将拨抓上板材放到了下面的板材上。而拨爪片承载板材的重量时,拨爪片由于单向转动副的锁紧机构,使得拨爪片与链条保持刚性连接。单向转动副位于链条的链板上,链条两侧的链板上平齐安装有两片拨爪片,两片拨抓片之间是一个滚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