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持填充针头恒温的口红填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2887发布日期:2018-06-05 21:1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持填充针头恒温的口红填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红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保持填充针头恒温的口红填充机。



背景技术:

口红,是所有唇部彩妆的总称,包括唇膏、唇棒、唇彩、唇釉等,能让唇部红润有光泽,达到滋润、保护嘴唇,增加面部美感及修正嘴唇轮廓有衬托作用的一种产品,是女性必备的美容化妆品之一,可显出女性之性感、妩媚。

现有技术中,实现口红的自动化填充仍是化妆品行业需要克服的一个课题。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6062478U的中国专利提出的一种全自动口红填充机,主要包括模具预热部、灌装部、冷冻通道、底座装配部、底托循环带、输送带,底座装配部由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第三机械手组成,且底座装配部下方为模具输送带及盖体输送带,模具输送带、输送带及冷冻通道呈闭环连接,底托循环带位于模具输送带一侧,底托循环带中设有旋盖部及镜检部,输送带输送口红模具经模具预热部、灌装部、冷冻通道使口红棒体成型,口红模具经底座装配部拔模后重新进入模具预热部并开始下一轮循环。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填充口红膏体的填充针头具有一定的长度,以便于口红膏体的填充,但因此也导致了填充针头上下温度不一致,当填充针头温度低于某一设定值时,填充针头内口红膏体的流动性降低,粘性降低,不易被挤压填充进入模具中,影响了口红填充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实际运用中填充针头上下温度不一致,当填充针头温度低于某一设定值时,填充针头内口红膏体的流动性降低,粘性降低,不易被挤压填充进入模具中,影响了口红填充的生产效率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保持填充针头恒温的口红填充机,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保持填充针头恒温的口红填充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填充模具以及用于将口红膏体填充进所述填充模具的填充装置,所述填充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填充座、设置于所述填充座上的与所述填充模具位置相对应的填充针头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填充针头运动的填充驱动装置;

所述填充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填充座上的用于储存口红膏体的口红填充腔,所述口红填充腔与所述填充针头连通;

所述填充机还包括用于保持所述口红填充腔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的填充腔恒温装置以及用于保持所述填充针头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的针头恒温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填充驱动装置工作,驱动填充针头伸入填充模具内并填充口红膏体,填充驱动装置继续工作,驱动填充针头离开填充模具。填充腔恒温装置工作,保持口红填充腔及其内口红膏体的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保证口红填充腔内口红膏体的流动性与粘性;针头恒温装置工作,保持填充针头及其内口红膏体的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保证填充针头内口红膏体的流动性与粘性,口红膏体可以被顺利有效的填充进填充模具内,提高了口红填充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针头恒温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热风机,所述热风机与外部的电源电连接,所述热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填充针头的方向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部电源开启,启动热风机,热风机朝向填充针头方向吹送热风,保持填充针头以及内口红膏体的温度不低于设定值,保证填充针头内口红膏体的流动性与粘性,使得口红膏体可以顺利被填充进填充模具中。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机还包括一用于遮挡所述热风机所吹送热风的隔挡板,所述隔挡板位于所述填充针头远离所述热风机的一侧的工作台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隔挡板将热风机所吹送的热风遮挡,避免热风被吹散到整个工作区间,可以降低整个工作区间的温度,并使得热风机所吹送的热风集中在热风机与隔挡板之间,对置于其中的填充针头集中加热保温,提高热风机所供热的利用率,避免浪费资源。

进一步的,所述隔挡板整体朝远离所述填充针头的方向弯曲以呈圆弧状,所述填充针头轴向与所述隔挡板的圆心同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远离填充针头弯曲呈圆弧状的隔挡板的挡风档热效果好,填充针头轴向与所述隔挡板的圆心同轴,隔挡板可以将热风集中吹送到填充针头处,提高热风机所吹送热风的利用率,有利于节约资源。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温度的温度测量模块,所述填充针头与所述隔挡板之间的区域为挡风区间,所述温度测量模块位于挡风区间靠近所述填充针头的位置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温度测量模块用于测量靠近填充针头处的空气温度,根据测量的温度开启针头恒温装置、对填充针头及其内口红膏体进行加热保温;或者关闭针头恒温装置,利用空气中余热对填充针头及其内口红膏体进行加热保温,并且可以节约电能以及降低整个工作区间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测量模块包括:

温度传感单元,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所述挡风区间靠近所述填充针头的位置处,用于检测所述挡风区间的温度,并发送温度信号;

控制单元,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与所述温度传感单元信号连接,用于读取所述温度信号并发送显示信号;

显示单元,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显示信号并显示温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单元用于测量接触靠近填充针头处区间空气的温度,控制单元读取温度传感单元的温度信号,并产生显示信号送与显示单元进行显示,温度传感单元读取温度的速度快,且独立的显示单元的显示效果好,温度数据直观,方便工作人员观察。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测量模块包括温度计,所述温度计通过支座架设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所述挡风区间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温度计价格低廉,易于获取,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温度计架设在工作台上,避免温度计的玻璃泡损坏,保护温度计。

进一步的,所述热风机上设置有用于调整其所吹风力大小的调速开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温度测量模块所测得数据,调节热风机的风力大小,既避免了热风机风力太小,无法有效对填充针头及其内口红膏体进行加热保温,也避免了热风机风力太大,浪费电能,并使得整个工作区间温度过高,不利于机器的运作。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腔恒温装置包括包裹所述口红填充腔的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与所述口红填充腔之间形成换热空间,所述换热腔上开设有进热口以及出热口,所述填充腔恒温装置还包括驱动外部热流体从所述进热口进入所述换热腔内并从所述出热口流出的外部的压力泵,所述进热口连通有进热管,所述出热口连通有出热管,所述进热管与外部的热源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力泵工作,驱动外部的热源通过进热管与进热口进入换热空间,通过热量传递给置于换热腔内的口红填充腔及其内口红膏体加热保温,换热后的热流体通过出热口以及出热管流出,压力泵持续工作,实现热流体的持续流动,持续给口红填充腔及其内口红膏体加热保温,保持口红填充腔内口红膏体的流动性与粘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填充腔恒温装置,对口红填充腔及其内口红膏体进行加热保温,保持口红填充腔及其内口红膏体的温度,进而保证口红填充腔内口红膏体的流动性与粘性,口红膏体可以被顺利填充进填充模具内,提高了口红填充的生产效率;

(2)通过设置针头恒温装置工作,对填充针头及其内口红膏体进行加热保温,保持填充针头及其内口红膏体的温度,进而保证填充针头内口红膏体的流动性与粘性,口红膏体可以被顺利有效的填充进填充模具内,提高了口红填充的生产效率;

(3)通过设置温度测量模块,测量靠近填充针头处的空气温度,根据测量的温度启闭针头恒温装置,对填充针头及其内口红膏体进行加热保温,或者利用空气中余热对填充针头及其内口红膏体进行加热保温以节约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保持填充针头恒温的口红填充机实施例一的整体示意图;

图2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口红填充腔与换热腔的简易位置关系;

图4为保持填充针头恒温的口红填充机实施例二的整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1、工作台;12、转盘;13、填充模具;21、填充座;22、填充针头;31、口红填充腔;32、换热腔;33、挤压气缸;34、进热管;35、出热管;41、热风机;42、隔挡板;43、调速开关;51、温度传感单元;52、控制单元;53、显示单元;54、温度计;55、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保持填充针头恒温的口红填充机,包括工作台11、填充模具13、将口红膏体填充进填充模具13的填充装置、存储口红的口红填充腔31、对口红填充腔31加热保温的填充腔恒温装置以及对填充针头22加热保温的针头恒温装置。工作台11设置有转盘12,转盘12上开设有模槽,填充模具13通过模槽固定嵌设在工作台11上。填充驱动装置工作,驱动填充针头22伸入填充模具13内并填充口红膏体,填充驱动装置继续工作,驱动填充针头22离开填充模具13。填充腔恒温装置对口红填充腔31加热保温,针头恒温装置对填充针头22加热保温,保持口红填充腔31及其内口红膏体的温度、填充针头22及其内口红膏体的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保证填充针头22内口红膏体的流动性与粘性,口红膏体可以被顺利有效的填充进填充模具13内,提高口红填充的生产效率。

填充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填充座21、填充针头22以及驱动填充针头22运动的填充驱动装置。填充座21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1上,填充针头22竖直向下的设置在填充座21上、且位置与填充模具13位置相对应,填充针头22与口红填充腔31连通。本实施例中,填充驱动装置为填充气缸(填充气缸在填充座21内,其结构与连通防水均属于现有技术,为简单示意,图中未标出),填充气缸的活塞杆与填充针头22固定连接,填充气缸的缸体与外部的填充空压机传动连接。填充空压机工作,驱动填充气缸的活塞杆运动,进而驱动填充针头22沿朝向填充模具13做直线往复运动,填充针头22插入填充模具13内填充口红膏体或离开填充模具13。

填充腔恒温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图3简易标明口红填充腔31与换热腔32的位置关系),包括换热腔32以及外部的压力泵,换热腔32包裹在口红填充腔31外侧,换热腔32与口红填充腔31之间形成换热空间。换热腔32上开设有进热口以及出热口,其中,进热口与外部热源通过进热管34连通,出热口连通有出热管35,出热管35上设置有压力泵,驱动换热空间内热流体从出热口流出。本实施例中,热源提供的是热水。口红填充腔31与填充针头22均为金属材质,传热效果好。

口红填充腔31传动连接有挤压气缸33,挤压气缸33的活塞杆与口红填充腔31固定连接,挤压气缸33的缸体与外部的挤压空压机传动连接,用于口红膏体的挤压。

压力泵工作,驱动外部的热流体通过进热管34与进热口进入换热腔32,热流体通过热量传递给置于换热腔32内的口红填充腔31及其内口红膏体加热保温,换热后的热流体通过出热口以及出热管35流出,压力泵持续工作,实现热流体的持续流动,持续给口红填充腔31及其内口红膏体加热保温,保持口红填充腔31内口红膏体的流动性与粘性。

针头恒温装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热风机41,热风机41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1上,热风机41的出风口朝向填充针头22的方向设置。外部电源开启,启动热风机41,热风机41朝向填充针头22方向吹送热风,对填充针头22以及内口红膏体进行加热保温,保持填充针头22内口红膏体的流动性与粘性。

在工作台11上还设置有一隔挡板42,结合图1和图2,隔挡板42位于填充针头22远离热风机41的一侧,隔挡板42将热风机41所吹送的热风集中在热风机41与隔挡板42之间,对置于其中的填充针头22集中加热保温,提高热风机41所供热的利用率,节约资源,并遮挡热风,避免热风被吹散到整个工作区间,可以降低整个工作区间的温度。

为了更加有效利用热风机41所吹热风的利用率,隔挡板42远离填充针头22弯曲呈圆弧状设置,填充针头22轴向与隔挡板42的圆心同轴,隔挡板42将热风集中吹送到填充针头22处,有利于节约资源。

填充针头22与隔挡板42之间的区域为挡风区间,在工作台11上的挡风区间设置有温度测量模块,温度测量模块靠近填充针头22的位置处,测量靠近填充针头22处的空气温度,根据测量的温度开启针头恒温装置、对填充针头22及其内口红膏体进行加热保温;或者关闭针头恒温装置,利用空气中余热对填充针头22及其内口红膏体进行加热保温,并且可以节约电能以及降低整个工作区间的温度。

如图2所示,温度测量模块包括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1上、且位于挡风区间靠近填充针头22的位置处的温度传感单元51、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1上且与温度传感单元51信号连接的控制单元52以及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1上且与控制单元52信号连接的显示单元53。温度传感单元51用于测量接触靠近填充针头22处区间的温度,控制单元52读取温度传感单元51的温度信号,并产生显示信号送与显示单元53进行显示,温度传感单元51读取温度的速度快,且独立的显示单元53的显示效果好,温度数据直观,方便工作人员观察。

热风机41为可调档热风机41,热风机41上设置有用于调整风力大小的调速开关43。根据温度测量模块所测得数据,使用调速开关43调节热风机41的风力大小,当测得数据低于设定温度,调高风力,对填充针头22及其内口红膏体进行加热保温,当测得数据低于设定温度,调低温度,利用空气中余热对填充针头22及其内口红膏体进行加热保温,并避免热风机41风力太大而浪费电能,避免整个工作区间温度过高而不利于机器的运作。

本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填充驱动装置工作,驱动填充针头22伸入填充模具13内并填充口红膏体,填充驱动装置继续工作,驱动填充针头22离开填充模具13。压力泵工作,驱动外部的热源通过进热管34与进热口进入换热腔32,通过热量传递给置于换热腔32内的口红填充腔31及其内口红膏体加热保温,保持口红填充腔31及其内口红膏体的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保证口红填充腔31内口红膏体的流动性与粘性。外部电源开启,启动热风机41,热风机41朝向填充针头22方向吹送热风,保持填充针头22以及内口红膏体的温度不低于设定值,保证填充针头22内口红膏体的流动性与粘性,使得口红膏体可以顺利被填充进填充模具13中,提高了口红填充的生产效率。

温度测量模块测量靠近填充针头22处的空气温度,根据所测得数据调节热风机41的风力大小,既避免热风机41风力太小,无法有效对填充针头22及其内口红膏体进行加热保温,也避免热风机41风力太大,浪费电能,并使得整个工作区间温度过高,有利于机器的正常运作与工作环境的舒适。

实施例二

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保持填充针头恒温的口红填充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为降低生产成本,温度测量模块包括支座55以及温度计54,支座55设置在工作台11上的挡风区间内,温度计54悬空架设在支座55上。

进热管34与出热管35连通设置,在进热管34上设置有一加热器,对流经进热管34的热流体进行加热,实现热循环,节约资源。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温度计54价格低廉,易于获取,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温度计54架设在工作台11上,避免温度计54的玻璃泡损坏,保护温度计5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