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551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分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垃圾桶。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垃圾桶采用先进的微电脑控制芯片、红外传感探测装置、机械传动部分组成,是集机光电于一体的高科技新产品,当人的手或物体接近投料口(应感窗)约25cm—35cm时,垃圾桶盖会自动开启,待垃圾投入3-4秒后桶盖又会自动关闭,人、物不需接触垃圾桶,彻底的解决了传统垃圾桶对使用者存在的卫生感染的隐患,能有效杜绝各种传染性疾病通过垃圾进行传播和防止桶内垃圾气味溢出。但该垃圾桶无法解决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问题。

目前最常见的分类垃圾桶是将垃圾桶按照垃圾种类分类放置的。使用时,居民需在自行将垃圾按照要求分类装好,然后投入对应的垃圾桶中。然而,这种垃圾桶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由于人们对于所扔垃圾是否可回收缺乏认识,所以无法保证每个人都能将垃圾投入正确的桶中。第二,由于大部分人没有形成垃圾分类的意识,导致他们更习惯于将垃圾随意丢入桶中,并不做分类区分。由于人们对所扔垃圾究竟是否可回收的认知较为模糊,而且生活中也并未养成垃圾分类丢弃的习惯,所以可回收垃圾桶中时常被投入其他种类垃圾,导致分类垃圾桶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

专利具有垃圾类型识别功能的智能垃圾桶,申请号(CN201520643655.0),包括垃圾桶本体,垃圾桶本体内分隔设置有液体垃圾回收腔和固体垃圾回收腔,固体垃圾回收腔和液体垃圾回收腔的顶部分别铰接设置有第一桶盖和第二桶盖。垃圾桶本体的正面设置有红外扫描仪,红外扫描仪分别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桶盖控制相连,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二桶盖控制相连。但该智能垃圾桶用来区分液体和固体垃圾,且其用来识别垃圾类型的红外扫描仪识别的难度大,故障率高。

因此急需要一种识别准确、可控性强、运行功耗小、真正做到垃圾分类的智能垃圾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垃圾桶,以解决现有技术识别效果差、难度大、可控性不强、功耗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垃圾桶,包括垃圾桶主体,所述垃圾桶主体包括控制电路板以及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扫码器;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接收待投垃圾的反射信号以激活所述扫码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主MCU和辅MCU,所述辅MCU电性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所述辅MCU用于循环刷新并接收所述红外传感器的感应信号,以激活所述主MCU。

优选的,所述主MCU还电性连接有存储模块、按键和指示灯,所述存储模块用于比对运算所述扫码器的扫码信号。

优选的,所述主MCU还电性连接有网络通讯模块和UART,所述主MCU通过所述UART将所述扫码器的扫码信号经由所述网络通讯模块上传网络。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板还电性连接有电源系统、称重系统和开关盖传动机构,所述垃圾桶主体铰连有开关盖,所述开关盖传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开关盖的开/关。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板还电性连接有烟雾报警系统和满仓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红外传感器激活主MCU的工作,进而激活扫码器运行,可保障在无垃圾投入时垃圾桶大部分部件处于休眠状态,降低能耗;扫码器用于扫描垃圾的条形码,因条形码为商品排他性唯一,因此扫描准确度高,且整体使用方便;且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有烟雾报警系统和满仓监测系统,安全系数高,并且可将垃圾收集信号通过网络通讯模块上传网络,便于后续数据分析,作用广泛。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盖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4是控制电路板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1.垃圾桶主体,2.电源系统,3.称重系统,4.扫码器,5.开关盖传动机构,6.控制电路板,7.烟雾报警系统,8.满仓监测系统,9.存储模块,10.按键,11.指示灯,12.主MCU,13.辅MCU,14.网络通讯模块,15.红外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智能垃圾桶,包括垃圾桶主体1,垃圾桶主体1包括控制电路板6以及与控制电路板6电性连接的扫码器4;控制电路板6包括红外传感器15,红外传感器15用于接收待投垃圾的反射信号以激活扫码器4。控制电路板6包括相互连接的主MCU12和辅MCU13,辅MCU13电性连接红外传感器15,辅MCU13用于循环刷新并接收红外传感器15的感应信号,以激活主MCU12。主MCU12还电性连接有存储模块9、按键10和指示灯11,存储模块9用于比对运算扫码器4的扫码信号。主MCU12还电性连接有网络通讯模块14和UART,主MCU12通过UART将扫码器4的扫码信号经由网络通讯模块14上传网络。控制电路板6还电性连接有电源系统2、称重系统3和开关盖传动机构5,垃圾桶主体1铰连有开关盖,开关盖传动机构5用于驱动开关盖的开/关。控制电路板6还电性连接有烟雾报警系统7和满仓监测系统8。

具体的,在运行过程中,使用者只需将所扔垃圾的条形码对准垃圾桶上的扫码器4,垃圾桶即会根据读取的条码来判断该垃圾是否可回收。如果可回收,垃圾桶开关盖会自动打开允许丢入垃圾;若不属于可回收,垃圾桶开关盖则不打开,需将垃圾丢入其他类垃圾装载桶。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方案的控制电路板6采用双MCU结构,其中性能较高的作为主MCU12,负责控制扫码、联网通讯、数据比对、电机控制以及称重等功能,功耗较低的作为辅MCU13,负责通过红外传感器15唤醒主MCU12。系统运行时,主MCU12以及其所控制的元件均处于休眠状态,而辅MCU13则保持工作,负责不停刷新红外传感器15的信号发射与接收。

工作时,当有垃圾进入红外传感器15工作范围后,物体会将红外传感器15发射的红外信号反射,红外传感器15接收到反射的信号后会告知辅MCU13,令其唤醒主MCU12。主MCU12被唤醒后会激活扫码器4,称重系统3以及网络通讯模块14。当垃圾的条码对准扫码器4时,扫码器4会迅速读取条码信息并通过UART将结果传回主MCU12。主MCU12会将扫到的条码与存储模块9的数据库进行对比运算,并通过网络通讯模块14上传网络服务器。如符合开箱条件,就驱动开关盖传动机构5打开垃圾桶开关盖,5秒后再次驱动开关盖传动机构5关闭垃圾桶开关盖;如不符合则不开盖,命令指示灯11闪烁提示。一旦开关盖打开并有垃圾丢入到垃圾桶内后,称重系统3会称量出桶内垃圾的总重量并将数据传输给主MCU12,用于上传网络服务器。

主MCU12可通过UART对网络通讯模块14发送AT指令进行操作。系统启动时,首先检测本系统是否能够连上网络,如不能联网,需要用户用微信对网络通讯模块进行配网。配网成功后,系统每隔一定时间会请求服务器,对本地数据库进行升级。此外,本系统每过一个小时会自动联网一次,如果不能连接到服务器,会要求用户重新配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