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桶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8015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桶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桶,尤其涉及一种塑料桶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运输效率,节约运输成本,塑料桶(桶装水的容器,下部直径大、上部直径小的圆柱形)采用上下层堆叠的方式进行运输,由于缺少有效的防护结构,塑料桶容易滑落,从而给后方的车辆或行人造成砸伤、撞车等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可大大提高运输安全性和运输效率的塑料桶支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桶支架,包括下托盘及至少一个上托盘,所述下托盘及所述上托盘的上部均设有用于定位塑料桶桶身部位的第一定位部,所述上托盘的下部设有用于定位塑料桶桶口部位的第二定位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定位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托盘及所述上托盘的上部均间隔设置有多个挡块,挡块之间的区域构成所述定位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定位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托盘下部设有供铲车装卸的铲车孔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塑料桶支架,设置有下托盘和一个以上的上托盘,下托盘及上托盘的上部均设有用于定位塑料桶桶身部位的第一定位部,上托盘的下部设有用于定位塑料桶桶口部位的第二定位部,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时,可将塑料桶放置于下托盘和各上托盘上,利用下托盘、上托盘上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可靠地将塑料桶固定住,防止滑落,可大大提高运输安全性,同时也可上下堆叠多层,增加塑料桶的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塑料桶支架使用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下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下托盘;2、上托盘;3、塑料桶;4、第一定位部;5、第二定位部;6、挡块;7、铲车孔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塑料桶支架,包括下托盘1及一个上托盘2,下托盘1及上托盘2的上部均设有用于定位塑料桶3桶身部位的第一定位部4,上托盘2的下部设有用于定位塑料桶3桶口部位的第二定位部5。显然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为提高堆叠的层数,也可适当增加上托盘2的数量。

该塑料桶支架,设置有下托盘1和上托盘2,下托盘1及上托盘2的上部均设有用于定位塑料桶3桶身部位(大直径部分)的第一定位部4,上托盘2的下部设有用于定位塑料桶3桶口部位(小直径部分)的第二定位部5,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时,可将塑料桶3放置于下托盘1和各上托盘2上,利用下托盘1、上托盘2上的第一定位部4和第二定位部5可靠地将塑料桶3固定住,防止滑落,可大大提高运输安全性,给后面的车辆或行人造成砸伤、撞车等安全事故,同时也可上下堆叠多层,增加塑料桶的运输效率。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定位部4为定位凹槽。也即将塑料桶3放置于定位凹槽内实现定位。具体地,下托盘1及上托盘2的上部均间隔设置有多个挡块6,挡块6之间的区域构成定位凹槽。在挡块6的作用下可有效地防止塑料桶3滑落。本实施例中,各挡块6呈矩形阵列状分布,相邻的四个挡块6之间构成一个定位凹槽。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5为定位孔。因塑料桶3的桶口部分直径远小于桶身部分,在上托盘2上开设定位孔即可实现对桶口部分的定位,相比于设置挡块6,有利于加工制作,降低制作成本,且不破坏上托盘2的结构强度。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下托盘1下部设有供铲车装卸的铲车孔位7。在完成塑料桶3的堆叠后,可通过铲车一次性地整体将堆叠的塑料桶3全部装卸,相比人工单个装卸,大大提高了装卸的效率,节约了成本。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