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困人自主识别自动报警求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6068发布日期:2018-06-30 03:42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困人自主识别自动报警求救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潜伏着很多安全隐患,电梯故障种类繁多,但据统计每年因使用电梯而发生的70%以上人身伤亡事故,是因被困电梯故障造成。目前执行的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技术规范GB7588、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TSG/T7001,只要求电梯轿厢内设有警铃呼叫和轿内对讲电话通过有线连接到电梯管理值班室(或比较经常有人的地方)的对讲电话呼叫求救,即符合现在电梯安全使用要求。以我们三十年的工程经验,这种仅在电梯内设置一个呼救按键且99%在用电梯呼救按键安装在高>1.4米处的呼救方式,是无法可靠的覆盖各种各样的使用者如:小孩、老人、行动不便、醉酒者等,况且这种点对点通过有线连接到电梯管理室或比较经常有人的地方的对讲线路,由于工程敷设原因有50%以在用电梯存在可靠性差故障频繁,基本是到需定检时在临时维修应付检验的状况,并且事实情况是有60%以上在用电梯的使用单位是无法做到电梯外部对讲电话处随时有人在场,因此大量的事实证明被困者通过电梯内目前既有的呼救装置是无法保证及时有效的与外界取得联系,即使乘用者能想用手机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救助,但是由于电梯轿厢基本是金属钢板结构以及电梯井道的结构原因对移动信号具有屏蔽作用,造成很大一部分的电梯里手机是无法使用,这样,造成故障关人时因无法及时有效与外界取得联系的原因而擅自盲目脱困造成坠落或长时间被困所发生的事故屡见不鲜。而且随着家用电梯的普及使用,电梯在相对独立建筑单元内只剩老人或小孩或单独个人在使用,其点对点有线固定式的对讲电话求救显然是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因此目前既有的电梯报警求救装置是无法实现电梯管理者、维修者、电梯服务公司三者能够24小时全天候同步有效监控,其安全效率低可靠性差,已不能够满足广大用户的安全需求,安全隐患日益凸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困人自主识别自动报警求救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让电梯在使用中可以实现电梯使用单位有线固定式监控和移动式监控并实现与移动电梯维修员和电梯服务公司同步监控,达到接近于无缝监控状态,可以有效杜绝因被困电梯而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困人自主识别自动报警求救系统,包括控制系统、设置在轿厢内的视频采集交互(单向) 模块、语言安抚模块和视频交互模块、设置在电梯管理室的有线语音模块、视频存储交互(单向)模块以及设置在移动管理员、移动维修人员或者集中托管电梯管理中心的移动通信交互终端,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与电源的输出接口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输入端采集电梯的运行状态,所述控制系统通过网络线与有线语音交互、视频存储交互(单向)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基于基站无线与移动通信交互终端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通过信号线分别与视频采集交互(单向)模块、语言安抚模块和视频交互模块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UPS电源模块、基站移动信号GPS或北斗定位及语言、视频通信交互模块、困人自主识别控制模块和有线语音,视频通信交互模块。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移动通信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电梯困人自主识别自动报警求救系统,能够实现有线和基于基站移动信号同步自动发出求救信息,使被困者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技术安抚的帮助和救出,有效杜绝电梯困人有可能产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系统、2UPS电源模块、3基站移动信号GPS或北斗定位及语音、视频通信模块、4困人自主识别控制模块、5有线语音、视频通信模块、 6视频采集交互(单向)模块、7语言安抚模块、8视频交互模块、9有线视频交互模块、视频存储交互(单向)模块、10移动通信交互终端、11移动通信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梯困人自主识别自动报警求救系统,包括控制系统1、设置在轿厢内的视频采集交互(单向)模块6、语言安抚模块7和视频交互模块8、设置在电梯管理室12的有线视频交互模块、视频存储交互(单向)模块9以及设置在远程移动维修员或者集中托管电梯管理中心13的移动通信交互终端10,所述控制系统1包括UPS电源模块2、基站移动信号GPS或北斗定位及语音,视频通信模块3、困人自主识别控制模块4 和有线语音,视频通信模块5,所述控制系统1还包括移动通信天线11,所述控制系统1的输入端与电源的输出接口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系统1 通过网络线与有线视频交互模块、视频存储交互(单向)模块9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1通过基站移动信号与移动通信交互终端10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1通过网络线分别与视频采集交互(单向)模块6、语言安抚模块7和视频交互模块8信号连接。

1、电梯正常运行停站后30秒未开门,本系统采集到有人在轿厢内,系统会自主识别困人自动通过有线信号向电梯管理室发出求救信息并同步通过基站移动无线信号向远程移动维修员、移动管理员、远程集中托管式电梯管理中心发出电梯困人求救信息;

2、电梯运行中非正常停车后30秒未正常开门,本系统采集到有人在轿厢内,系统会自主识别困人自动通过有线信号向电梯管理室发出求救信息并同步通过基站移动无线信号向远程移动维修员、移动管理员、远程集中托管式电梯管理中心发出电梯困人求救信息;

3、电梯在自动运行控制下,关门后60秒未正常启动运行也未开门1次,本系统采集到有人在轿厢内,系统会自主识别困人自动通过有线信号向电梯管理室发出求救信息并同步通过基站移动无线信号向远程移动维修员、移动管理员、远程集中托管式电梯管理中心发出电梯困人求救信息;

4、电梯在自动运行控制下发生安全回路或门锁回路故障后60秒内电梯没有重启动1次,本系统并采集到有人在轿厢内,系统会自主识别困人自动通过有线信号向电梯管理室发出求救信息并同步通过基站移动无线信号向远程移动维修员、移动管理员、远程集中托管式电梯管理中心发出电梯困人求救信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