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3277发布日期:2018-07-04 09:0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软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软包装袋。



背景技术:

软包装袋在人们平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因为其具有运输仓储方便、外形美观大方、体积小、质量轻等特点而被广大消费者青睐,但目前的软包装袋大多只能平躺放置,虽然有些四边封的软包装袋可自行站立,但站立不稳,容易倾倒,且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装袋,以解决现有的软包装袋站立不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软包装袋,包括由薄膜材料制成的软质袋体,袋体包括:沿纵向相对设置的顶边、底边,沿水平向相对设置的至少一对侧边,衔接顶边与侧边的多个第一斜边,及衔接底边与侧边的多个第二斜边,袋体经两次热熔密封而成。

进一步地,袋体的顶边上设置便于手提的提手部。

进一步地,袋体的底边设置开口部,袋体除开口部外其余部位经第一次热熔密封成型,开口部用于容纳待盛装介质后经第二次热熔密封。

进一步地,袋体的本体包括四层叠置的薄膜,每层薄膜包括热熔温度不同的高温侧面、低温侧面,四层薄膜从内到外的叠放顺序为:高温-低温-低温-高温-高温-低温-低温-高温。

进一步地,第一次热熔密封的热熔封面的延长线与开口部的热熔封面边线重合。

进一步地,袋体的内腔的纵向剖面为八边形。

进一步地,开口部为袋体按相同热熔层在一起的顺序对折叠放后经第二次热熔密封。

进一步地,提手部与开口部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提手部上开设有便于人体手部提携的缺口。

进一步地,缺口的形状为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软包装袋,软质袋体通过设置衔接顶边与侧边的多个第一斜边、衔接底边与侧边的多个第二斜边,使得该软质袋体的受力方向沿纵向延伸,便于软质袋体的直立放置;此外,本实用新型袋体采用两次热熔密封,避免了传统的设置硬接口及盖体导致的加工繁琐的问题,简化了加工工序并降低了加工成本。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软包装袋封口前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软包装袋封口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软包装袋开口状态的三维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软包装袋封口状态的三维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袋体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袋体;11、顶边;12、底边;13、侧边;14、第一斜边;15、第二斜边;

2、提手部;21、缺口;

3、开口部;

4、第一热熔封面;5、第二热熔封面。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包装袋,包括由薄膜材料制成的软质袋体1,请参照图1,袋体1包括:沿纵向(即垂直方向)相对设置的顶边11、底边12,沿水平向相对设置的至少一对侧边13,衔接顶边11与侧边13的多个第一斜边14,及衔接底边12与侧边13的多个第二斜边15,袋体1经两次热熔密封而成。

本实施例软包装袋,软质袋体通过设置衔接顶边与侧边的多个第一斜边、衔接底边与侧边的多个第二斜边,使得该软质袋体的受力方向沿纵向延伸,便于软质袋体的直立放置;此外,本实用新型袋体采用两次热熔密封,避免了传统的设置硬接口及盖体导致的加工繁琐的问题,简化了加工工序并降低了加工成本。

本实施例中,袋体1的底边12设置开口部3,袋体1除开口部3外其余部位经第一次热熔密封成型,开口部3用于容纳待盛装介质后经第二次热熔密封。本实施例软质包装袋可以作为液体包装袋或者颗粒状固体包装袋。

优选地,袋体1的顶边11上设置便于手提的提手部2。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及图4,提手部2与开口部3对称设置。提手部2上开设有便于人体手部提携的缺口21。优选地,缺口21的形状为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采用上述设计,使得软包装袋携带方便,且外形美观。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袋体1的本体包括四层叠置的薄膜A、B、C、D,每层薄膜包括热熔温度不同的高温侧面、低温侧面,四层薄膜从内到外的叠放顺序为:高温-低温-低温-高温-高温-低温-低温-高温。本实施例中,袋体的本体按八边形的形状分两次热熔密封而成。由于薄膜上下层热熔温度不一致,当受到高于低温层且低于高温层的温度的加热时,并由一定压力的作用在叠置的薄膜上时,互相接触的低温层便会粘接在一起。第一次热熔密封后,软包装的一端留有一处开口未进行热熔封,打开袋子后,可从开口处往袋子内灌入欲包装的产品,然后再将开口处进行热熔封封口,封口后的软包装袋可自行站立。

本实施例软包装袋,袋体1的内腔的纵向剖面为八边形,即形成八边形的内腔,该结构可以使得直立结构稳固可靠。优选地,参见图2,第一次热熔密封的第一热熔封面4的延长线与开口部3经第二次热熔密封形成的第二热熔封面5的边线重合,采用该结构,使得袋体的在盛装物体后整体受力均匀,结构稳固。优选地,开口部3为袋体1按相同热熔层在一起的顺序对折叠放后经第二热熔密封,从而省去了传统的硬质结构及密封盖的结构设计,在使用时仅需刺破袋体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