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顶角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5815发布日期:2018-08-04 14:32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装箱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顶角件。



背景技术:

集装箱的端角部位均安装有顶角件,底端面的四个顶角件主要起到支撑箱体的作用。传统结构顶角件的高度无法实现调节,给顶角件的应用带来一定的限制,例如,底端面的四个顶角件高度不够时会使集装箱的内部容易进水,另外,当集装箱放置的地面坑洼不平时,集装箱容易晃动,严重时甚至发生形变。

中国专利CN 103964089 A提供了一种用于集装箱的顶角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片和直角连接件,所述底片上设置有四个定位组件,所述直角连接件底部设置有与该定位组件配合使用的第一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呈直角状排列,所述定位槽设置在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之间,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四定位孔、第五定位孔、第六定位孔和定位楔块,所述第四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所述第五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之间配合有第二螺丝,所述第六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之间配合有第三螺丝,所述定位楔块配合在定位槽内。这种顶角件是通过底片和直角连接件叠加数量的改变而变化顶角件的高度,虽然在高度上有所变化,其高度的变化均局限于底片和直角连接件厚度相加后的确定的点值,而底片和直角连接件如果制作的比较厚,顶角件的高度变化的范围比较小,适用范围较小,如果底片和直角连接件做的比较薄,顶角件的高度变化的范围虽然有所增大,但是当顶角件的高度调节比较大时,需要在原顶角件上安装上较多的新底片和新直角连接件或者拆卸下较多的原底片和原直角件,高度调节比较繁琐,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顶角件,顶角件的高度变化范围比较广范并且高度调节比较简单。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集装箱顶角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以及由下至上依次排列的底板、中间连接板、顶板,所述底板的顶面上固接有第一内螺纹套筒,所述中间连接板的底面上固接有第一外螺纹柱,所述第一内螺纹套筒、第一外螺纹柱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中间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柱,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贯通的套筒安装孔、第二内螺纹套筒,所述第二内螺纹套筒穿过套筒安装孔并与第二外螺纹柱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侧板的下端与中间连接板固接在一起且其上端与顶板固接在一起,所述顶板上设置有顶板连接孔。

所述第二外螺纹柱为螺栓。

所述中间连接板包括下方的中间下连接板以及上方的中间上连接板,所述中间下连接板上开有贯通的螺栓安装孔,所述第二外螺纹柱的螺帽部位设置于螺纹安装孔内其螺杆穿过螺纹安装孔设置于中间下连接板的下方,所述中间上连接板与中间下连接板通过中间板螺母和中间板螺栓的配合作用紧固在一起且中间上连接板将第二外螺纹柱的螺帽部位压紧在螺栓安装孔内。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贯通的底板定位孔,所述中间下连接板上设置有与底板定位孔相对应的中间下连接板定位孔。

还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可拆卸连接于底板定位孔以及与底板定位孔对应位置的中间下连接板定位孔内。

所述定位杆插在底板定位孔、中间下连接板定位孔内。

所述定位杆为长方体,所述底板定位孔、中间下连接板定位孔为矩形孔。

所述顶板呈L形,所述中间连接板的顶面上固接有定位柱。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贯通的吊孔。

所述套筒安装孔、底板定位孔位于底板的侧边的中心线上,所述吊孔位于底板的顶角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内螺纹套筒与第一外螺纹柱通过螺纹配合套装在一起连接,通过其二者的相对旋转实现对顶角件的高度调节,变化的最小高度缩小到螺距范围,变化的最大高度为第一内螺纹套筒与第一外螺纹柱叠加的高度,第一内螺纹套筒与第一外螺纹柱叠加的高度可根据使用情况具体设计,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顶角件的高度变化范围比较广范并且高度调节比较简单;

2、第二外螺纹柱、第二内螺纹套筒主要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全部压力集中到第一内螺纹套筒与第一外螺纹柱的位置,增强中间连接板与底板之间的支撑强度,增强顶角件整体的承重能力,另外,选用第二外螺纹柱、第二内螺纹套筒配合可拆卸连接,第二内螺纹套筒拆除后,可随意调节顶角件的高度,安装、拆卸均非常简单;

3、第二外螺纹柱选用螺栓并且中间连接板选用中间下连接板、中间上连接板拼接在一起的结构形式,安装、拆卸非常简便,均为通用的结构件,生产成本低;

4、通过定位杆插在底板定位孔、中间下连接板定位孔将底板与中间板定位,使第二内螺纹套筒与第二外螺纹柱安装在一起时节省了对位过程,安装更加简便、快速,安装完毕后,将定位杆拔出即可,定位杆拆卸安装与安装也非常简便;

5、定位杆设计为长方体并非圆柱体,底板定位孔、中间下连接板定位孔设计为矩形孔并非圆孔,避免定位杆在定位孔内打转;

6、底板上可以增加吊孔,对于安装在集装箱顶端面的四个顶角件与底端面的四个顶角件同样适用,当应用在集装箱顶端面的四个角件时,主要为集装箱的起吊工作提供起吊位点,当应用在底端面的四个顶角件时,主要为了减轻顶角件的重量,节约原料;

7、套筒安装孔、底板定位孔位于底板的侧边的中心线上,吊孔位于底板的顶角部位,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中间下连接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无吊孔的底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有吊孔的底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1-侧板,2-底板,3-中间连接板,4-顶板,5-第一内螺纹套筒,6-第一外螺纹柱,7-第二外螺纹柱,8-套筒安装孔,9-第二内螺纹套筒,10-顶板连接孔,11-中间下连接板,12-中间上连接板,13-螺栓安装孔,14-中间板螺母,15-中间板螺栓,16-底板定位孔,17-中间下连接板定位孔,18-定位杆,19-定位柱,20-支撑板,21-吊孔。

实施例

如图1-7所示,一种集装箱顶角件,包括竖直的侧板1以及由下至上依次水平排列的底板2、中间连接板3、顶板4;

底板2的顶面中心部位焊接有一个竖直的第一内螺纹套筒5,中间连接板3底面的中心部位上焊接有一个竖直的第一外螺纹柱6,第一内螺纹套筒5、第一外螺纹柱6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一起;

中间连接板3上设置有竖直的第二外螺纹柱7,底板2上有贯通的套筒安装孔8、第二内螺纹套筒9,第二内螺纹套筒9穿过套筒安装孔8并与第二外螺纹柱7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第二内螺纹套筒9、第二外螺纹柱7的数量为一个、两个或多个,最好为对称设置在第一内螺纹套筒5、第一外螺纹柱6两侧;

侧板1的下端与中间连接板3焊接在一起且其上端与顶板4焊接在一起,顶板4上开顶板连接孔10,顶板连接孔10的位置与集装箱底面或顶面的安装孔相对应,侧板1和中间连接板3之间可以焊接支撑板20增强支撑强度;

当第二外螺纹柱7采用螺栓时,中间连接板3包括下方的中间下连接板11以及上方的中间上连接板12,中间下连接板11上开有贯通的螺栓安装孔13,第二外螺纹柱7的螺帽部位安装于螺纹安装孔13内其螺杆穿过螺纹安装孔13位于中间下连接板11的下方,中间上连接板12与中间下连接板11通过中间板螺母14和中间板螺栓15的配合作用紧固在一起且中间上连接板12的底面将第二外螺纹柱7的螺帽部位压紧在螺栓安装孔13内,此处可配合螺栓垫片使用,中间板螺母14和中间板螺栓15均为通用的螺母和螺栓,此处只做名称区别,无特殊指代意义;

底板2上开有贯通的底板定位孔16,中间下连接板11的对应位置上开有与底板定位孔16相对应的中间下连接板定位孔17,中间下连接板定位孔17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盲孔;

还包括定位杆18,定位杆18可拆卸连接于底板定位孔16以及与底板定位孔16对应位置的中间下连接板定位孔17内,具体可拆卸连接方式为:定位杆18插在底板定位孔16、中间下连接板定位孔17内,定位杆18的形状和尺寸与底板定位孔16、中间下连接板定位孔17相契合并可随意拔出;

定位杆18的形状优选长方体,底板定位孔16、中间下连接板定位孔17优选矩形孔;

顶板4呈L形,中间连接板3的顶面上固接有定位柱19,定位柱19的位置与集装箱底面或顶面的定位柱插孔位置对应;

当顶角件应用在集装箱顶端面的四个顶角部位时,底板2上开有贯通的吊孔21;当顶角件应用在集装箱底端面的四个顶角部位时,底板2上可以有贯通的吊孔21,也可以无吊孔21;

套筒安装孔8、底板定位孔16位于底板2的侧边的中心线上,吊孔21位于底板2的顶角部位。

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首先将第一内螺纹套筒5焊接在底板2的顶面上,将第一外螺纹柱6焊接在中间下连接板11的底面上,然后将侧板1、支撑板20焊接在中间上连接板12上,最后将顶板4焊接在侧板1、支撑板20的顶部;然后将第二外螺纹柱7安装在螺栓安装孔13内,中间下连接板11、中间上连接板12贴紧在一起并通过中间板螺母14、中间板螺栓15紧固在一起并且使中间下连接板11压紧第二外螺纹柱7;最后将第一外螺纹柱6、第一内螺纹套筒5通过螺纹的配合作用套一起,对好中间下连接板定位孔17、底板定位孔16的位置,将定位杆18插在中间下连接板定位孔17、底板定位孔16内将底板2、中间下连接板11定位,然后将第二内螺纹套筒9沿底板2的底面插入套筒安装孔8并通过螺纹的配合套在第二外螺纹柱7的外部,拔出定位杆18即可完成组装。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组装完毕后,将定位柱19插在与集装箱底面或顶面的定位柱插孔位置,顶板连接孔10的位置与集装箱底面或顶面的安装孔位置对应好后,通过螺栓和螺母组合在一起即可完成安装;

当调节顶角件的高度时,首先旋转第二内螺纹套筒9,将其与第二外螺纹柱7分离并从螺栓安装孔13中取出,然后旋转底板2,调节第一外螺纹柱6插入第一内螺纹套筒5内的深度,调节到合适位置后,对好中间下连接板定位孔17、底板定位孔16的位置,将定位杆18插在中间下连接板定位孔17、底板定位孔16内将底板2、中间下连接板11定位,然后将第二内螺纹套筒9沿底板2的底面插入套筒安装孔8并通过螺纹的配合套在第二外螺纹柱7的外部,拔出定位杆18即可。

调节集装箱底端面的顶角件时利用垫高的一些工具将其底部抬高,调节顶端面的顶角件时无需此步骤。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1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