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盒贴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0618阅读:1550来源:国知局
鞋盒贴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标机,特别涉及一种鞋盒贴标机。



背景技术:

鞋子在加工完成后放入到鞋盒内,然后,需要根据鞋的不同型号在鞋盒上贴上不同的标签来进行区分。目前,都是通过人工肉眼识别尺码再进行手动贴标,其工作效率低,而且,长时间工作,疲劳强度大,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鞋盒贴标机,其可以根据鞋盒的不同重量来对鞋盒自动贴标,工作效率高,不会出错,减员增效,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鞋盒贴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机架上设有输送通道、若干个标签盒以及用于将标签盒内标签吸附到鞋盒上的吸取装置,输送通道上设有贴标区,机架上位于贴标区位置设有用于定位鞋盒的定位装置,输送通道的输入端设有用于检测鞋盒重量的重量传感器,机架上还设有用于根据鞋盒重量控制吸取装置将对应标签盒内标签吸附到鞋盒上的控制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不同型号的鞋的重量不同,可以先根据鞋盒与不同型号鞋的整体重量进行标注,每个标签盒分别对应一种型号的鞋和鞋盒的重量,工作时,通过重量传感器检测装有鞋的鞋盒的重量,然后,由控制器控制吸取装置将对应该重量的标签盒内的标签吸附到鞋盒上即可,工作效率高,不会出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输送通道沿X轴方向设置,标签盒也沿X轴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的吸取装置包括有吸盘、用于控制吸盘沿X轴方向运动的第一驱动件、用于控制吸盘沿Y轴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件以及用于控制吸盘沿Z轴方向运动的第三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以及第三驱动件均与控制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需要贴标时,由第一驱动件控制吸盘沿X轴滑动至对应位置的标签盒位置,然后,由第二驱动件控制吸盘沿Y轴方向伸入标签盒内吸取标签,再控制吸盘沿Y轴方向缩回,再经第三驱动件控制吸盘沿Z轴方向运动至鞋盒待贴标位置,最后,由第二驱动件控制吸盘沿Y轴方向伸入至贴标位置进行贴标吹气贴标即可,这种吸取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全方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机架上沿X轴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座,第一滑座上沿Z轴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座,第二滑座上沿Y轴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座,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机架上,第二驱动件设置在第二滑座上,第三驱动件设置在第一滑座上,吸盘与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滑座与第一驱动件连接,第二滑座与第三驱动件连接,第三滑座与第二驱动件连接。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使得吸盘的运动更加稳定,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有前挡板、后挡板、左挡板以及右挡板,机架上设有用于控制前挡板沿Z轴方向运动的第一控制件、用于控制后挡板沿X轴方向运动的第二控制件、用于控制后挡板沿Z轴方向运动的第三控制件、用于控制右挡板沿Y轴方向运动的第四控制件,所述的左挡板固定设置在机架上。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当装有鞋的鞋盒运动至贴标区时,由第一控制件控制前挡板伸出与鞋盒前端面抵触,然后,由第三控制件控制后挡板伸出并由第二控制件控制后挡板沿X轴方向运动与鞋盒后端面抵触,由第四控制件推动右挡板与鞋盒右端面抵触并将鞋盒挤压至鞋盒左端面与左挡板抵触即可,其定位稳定、可靠,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机架上沿X方向滑动设置有导向座,第二控制件设置在机架上,第三控制件设置在导向座上,导向座与第二控制件连接,后挡板设置在第三控制件的输出端。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使得后挡板的运动可靠,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定位装置还包括有用于压设在鞋盒上的压板以及用于控制压板沿Z轴方向运动的第五控制件,所述的压板位于贴标区上方。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由于鞋盒的底部经常不平整,导致鞋盒底部不能与输送通道贴合,产生翘起,压板可以将鞋盒压平在输送通道上,保证贴标位置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机架上设有输送辊,若干个输送带,输送带套设在输送辊上,相邻两个输送带之间间隔设置,输送带的输送面形成输送通道,所述的前挡板、后挡板、右挡板设置在相邻两个输送带之间。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这种输送通道设置方式,结构简单,可以便于前挡板、后挡板、右挡板的安装、运动,不会影响鞋盒的输送。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机架上位于输送通道的输入端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传送带,重量传感器设置在支架与机架之间。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将装有鞋的鞋盒放置在传送带上即可由重量传感器对其进行重量的检测,检测完成后由传送带送至输送通道内,其自动化程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定位装置结构图;

图3为图2中I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吸取装置结构图;

图5为图4中J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底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鞋盒贴标机,包括有机架1,机架1上设有输送通道2、若干个标签盒3以及用于将标签盒3内标签吸附到鞋盒上的吸取装置4,所述的输送通道2沿X轴方向设置,标签盒3也沿X轴方向依次设置,标签盒3位于输送通道2上方,输送通道2上设有贴标区20,机架1上位于贴标区20位置设有用于定位鞋盒的定位装置5,输送通道2的输入端设有用于检测鞋盒重量的重量传感器6,机架1上还设有用于根据鞋盒重量控制吸取装置4将对应标签盒3内标签吸附到鞋盒上的控制器7。所述的吸取装置4包括有吸盘41、用于控制吸盘41沿X轴方向运动的第一驱动件42、用于控制吸盘41沿Y轴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件43以及用于控制吸盘41沿Z轴方向运动的第三驱动件44,第一驱动件42、第二驱动件43以及第三驱动件44均与控制器7连接。第一驱动件42、第二驱动件43以及第三驱动件44采用电机,机架1上沿X轴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座45,第一滑座45上沿Z轴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座46,第二滑座46上沿Y轴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座47,第一驱动件42设置在机架1上,第二驱动件43设置在第二滑座46上,第三驱动件44设置在第一滑座45上,吸盘41与第二驱动件43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滑座45经丝杆与第一驱动件42连接,第二滑座46经丝杆与第三驱动件44连接,第三滑座47经丝杆与第二驱动件43连接;当然,第一驱动件42、第二驱动件43以及第三驱动件44也可以采用气缸、电缸等实现。

其中,所述的定位装置5包括有前挡板51、后挡板52、左挡板53以及右挡板54,机架1上设有用于控制前挡板51沿Z轴方向运动的第一控制件55、用于控制后挡板52沿X轴方向运动的第二控制件56、用于控制后挡板52沿Z轴方向运动的第三控制件57、用于控制右挡板54沿Y轴方向运动的第四控制件58,所述的左挡板53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机架1上沿X方向滑动设置有导向座59,第三控制件57设置在导向座59上,导向座59与第二控制件56连接,后挡板52设置在第三控制件57的输出端。当装有鞋的鞋盒运动至贴标区时,由第一控制件55控制前挡板51伸出与鞋盒前端面抵触,然后,由第三控制件57控制后挡板52伸出并由第二控制件56控制后挡板52沿X轴方向运动与鞋盒后端面抵触,由第四控制件58推动右挡板54与鞋盒右端面抵触并将鞋盒挤压至鞋盒左端面与左挡板53抵触即可,其定位稳定、可靠,结构简单;所述的定位装置5还包括有用于压设在鞋盒上的压板510以及用于控制压板510沿Z轴方向运动的第五控制件511,所述的压板510位于贴标区上方,由于鞋盒的底部经常不平整,导致鞋盒底部不能与输送通道2贴合,产生翘起,压板510可以将鞋盒压平在输送通道2上,保证贴标位置准确。其中,各控制件可以采用电机与丝杆配合使用,也可以采用气缸、电缸等实现。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输送辊11,若干个输送带12,输送带12套设在输送辊11上,相邻两个输送带12之间间隔设置,输送带12的输送面形成输送通道2,所述的前挡板51、后挡板52、右挡板54设置在相邻两个输送带之间。这种输送通道2设置方式,结构简单,可以便于前挡板51、后挡板52、右挡板54的安装、运动,不会影响鞋盒的输送。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机架1上位于输送通道2的输入端设有支架13,支架13上设有传送带14,重量传感器6设置在支架14与机架1之间。将装有鞋的鞋盒放置在传送带上即可由重量传感器6对其进行重量的检测,检测完成后由传送带送至输送通道2内,其自动化程度更高。

由于不同型号的鞋的重量不同,可以先根据鞋盒与不同型号鞋的整体重量进行标注,每个标签盒3分别对应一种型号的鞋和鞋盒的重量,工作时,通过重量传感器6检测装有鞋的鞋盒的重量,然后,由控制器7控制吸取装置4将对应该重量的标签盒3内的标签吸附到鞋盒上即可,工作效率高,不会出错,减员增效,降低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