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运送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1936发布日期:2018-06-08 20:2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运送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送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运送小车。



背景技术:

升降运送小车通常应用于工矿企业、商场、仓库等场所来运输一些零件和商品,其主要采用车轮支撑运送平台并通过手柄推行的结构来实现运输,而为了更好地装卸物品,业界出现了一些运送平台能够升降的运送小车,这类运送小车又主要采用一体式的液压油缸来推动运送平台,但是一体式液压油缸的结构会给维修带来很大的麻烦,特别是油缸与油泵的分离需要用到专业的工装夹具才能进行拆解,这使得消费者自身无法对该类故障进行排除。另外,这类液压油缸的上升速度以及运送平台在负载与空载情况下的下降速度大多无法控制,特别是当运送小车在空载情况下升降时,若速度过慢会使大量时间浪费在行程上,而当运送小车在负载情况下升降时,若速度过快又会使装卸物品有倾翻的危险。目前,市场上尽管有一些运送小车能够实现运送平台快慢速的调节,但结构相当复杂,致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都十分昂贵,无法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并且也制约了其发展。

已有技术中,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976308U所涉及的一种“液压运送顶”,其存在的不足是:采用一体式液压油缸结构,给维修带来不便,而且结构复杂,无法调节升降速度,容易出现上面所述的行程缓慢和物品倾翻的状况。又譬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057857U所公开的一种“运送器”,其通过电驱动的液压驱动装置来控制油缸推动运送平台的升降,尽管能实现升降速度快慢的调节,但是其生产与维修成本较高,不适用于复杂环境下作业。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油缸与油泵分离的、能够控制升降快慢速度,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升降运送小车。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升降运送小车,有助于优化液压油缸结构藉以实现运送平台在上升过程中的快慢速调节以及提高油缸与油泵分体安装后的维护便利性,有利于改进回油阀结构藉以实现在空载或负载状态下运送平台下降速度的不同,有效地缩短了空载升降的时间,同时在负载状态下能使装卸货物更加平稳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升降运送小车,包括一车架、一在车架上方通过一对上滑板和一对下滑板交叉支撑升降的运送平台、一倾斜铰接在车架上用于顶升上滑板的油缸,该油缸上具有一油缸孔,特点是:还包括一油泵,所述的油泵独立固定安装在车架的底部,用于与油缸配合工作,该油泵包括一油泵座,所述的油泵座顶部分别开设有一吸油孔、一调压油孔和一泄压油孔,在该油泵座的一侧侧面上开设有一与泄压油孔连通的泄压阀安装孔和一与调压油孔连通的调压阀安装孔,在该油泵座的另一侧侧面上还开设有一与油缸孔管路连接的出油孔,所述的油泵座在彼此相对的两侧侧面上还分别具有一对与车架底部连接的固定脚;一储油罐,其固定在油泵座上方,并且分别与吸油孔、调压油孔和泄压油孔连通;一泄压阀,其安装在泄压阀安装孔内,所述的泄压阀根据运送平台的负载情况通过调节油缸的回油量来控制运送平台的下降速度;一调压阀,其安装在调压阀安装孔内;一对弹簧泵体,并排安装在油泵座的与出油孔相对的一侧侧面上并且分别与吸油孔连通;一主揿手座和一副揿手座,并排设置且中部旋转地安装在一固定座上,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分别与一对弹簧泵体的端部铰接,所述主揿手座的上方构成有一压块,该压块向副揿手座一侧延伸并对应位于副揿手座高度方向的上方,当所述的主揿手座旋转并挤压一对弹簧泵体中的其中一弹簧泵体时,所述的压块向下带动副揿手座一起旋转并挤压一对弹簧泵体中的其中另一弹簧泵体,这时一对弹簧泵体通过油泵座同时向油缸供油,使油缸快速顶升所述的运送平台,而当所述的主揿手座不工作时,仅仅由副揿手座旋转并挤压对应的一弹簧泵体,单个弹簧泵体通过油泵座向油缸供油,使油缸缓慢顶升所述的运送平台;一泄压杆,其与泄压阀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车架包括一前支架、一后支架、一对固定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的下滑轨、一固定在一对下滑轨前端底部用于与油缸铰接的横梁和一对固定在后支架上的推杆座,所述的前支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向两侧延伸并构成有前轮座,所述的前支架的一侧边向上翻折形成有将一对下滑轨的一端端部包围的前护板,所述的后支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向两侧延伸并构成有后轮座,所述的后支架的一侧边向上翻折形成有将一对下滑轨的另一端端部包围的后护板,而所述的后支架的另一侧边则向前延伸并在其上开设有一储油罐让位孔和一组油泵安装孔,所述油泵上的储油罐在穿过储油罐让位孔后,由油泵座上的固定脚通过紧固件与油泵安装孔连接固定,所述的一对上滑板的下端分别铰接在后护板上并且靠近一对下滑轨的位置处,所述的一对上滑板的上端则各自通过一上滑轮分别与运送平台底部的一对上滑轨构为滑动配合,所述的一对下滑板的上端分别铰接在运送平台底部后端上并且靠近一对上滑轨的位置处,一对下滑板的下端则各自通过一下滑轮分别与一对下滑轨构为滑动配合,所述的前轮座和后轮座的下方分别安装有一万向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油泵座在对应于一对弹簧泵体的连接处分别具有一泵体进油孔和一泵体出油孔,两泵体进油孔在油泵座内相互连通并分别与吸油孔连通,两泵体出油孔在油泵座内也相互连通并分别与油泵座中的主油路连通,所述的主油路分别与所述的泄压阀安装孔、调压阀安装孔和出油孔连通,所述的泄压阀内在与主油路的连通处滑动地设置有一中心开设有第一泄压孔的调压塞,该泄压阀内通过球阀阻断油液回流,在调压塞和球阀之间设置有一弹簧,该弹簧两端分别抵靠在调压塞和球阀上,所述的泄压阀在调压塞的一滑动位置处上方外壁上开设有一第二泄压孔,所述的泄压阀在球阀出油位置处的上方外壁上开设有一与泄压油孔连通的第三泄压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泄压孔的孔径大于第二泄压孔的孔径,所述的第二泄压孔的孔径大于第一泄压孔的孔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滑板与对应的下滑板在中部交叉并通过连接轴枢接,在一对上滑板之间且位于连接轴高度方向的下方位置上安装有一与油缸的活塞端铰接的固定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主揿手座和副揿手座均呈L形,所述的主揿手座和副揿手座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分别朝向小车后方并且在端部各安装有一踩踏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推杆座内安装有推杆。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首先,两个弹簧泵体并排设置,可采用单个泵体供油或两个泵体同时供油两种不同的方式,根据不同方式所提供的供油量不同来控制运送平台上升速度的快慢,因而在使用中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而任意选择两种不同的供油方式,优选地,当小车在负载情况下可选择单个泵体供油的慢速上升,而在空载情况下可选择两个泵体同时供油的快速上升,不仅提高了小车在负载情况下上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也解决了小车在空载情况下上升过缓的问题;其次,由于泄压阀采用了泄压塞滑动结构,使泄压塞在负载情况下堵塞住泄压孔,而在空载情况下与泄压孔连通,因而能够通过调节回油量来控制平台的下降速度,有效地提高了小车在负载情况下下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有效地解决了小车在空载情况下下降过缓的问题;第三,由于采用了泵体和油缸分离的结构,因而使泵体和油缸的维修和更换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油泵座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车架、11.前支架、111.前轮座、112.前护板、12.后支架、121.后轮座、122.后护板、123.储油罐让位孔、124.油泵安装孔、13.下滑轨、14.横梁、15.推杆座、151.推杆、16.上滑板、161.上滑轮、162.固定杆、17.下滑板、171.下滑轮、18.连接轴;2.运送平台、21.上滑轨;3.油缸、31.油缸孔;4.油泵、41.油泵座、411.吸油孔、412.调压油孔、413.泄压油孔、414.泄压阀安装孔、415.调压阀安装孔、416.出油孔、417.固定脚、418.主油路、42.储油罐、43.泄压阀、431.调压塞、4311.第一泄压孔、432.弹簧、433.球阀、434.第二泄压孔、435.第三泄压孔、44.调压阀、45.弹簧泵体、451.泵体进油孔、452.泵体出油孔、46.泄压杆、47.固定座、48.主揿手座、481.压块、49.副揿手座;5.万向轮;6.踩踏杆。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运送小车,包括一车架1、一在车架1上方通过一对上滑板16和一对下滑板17交叉支撑升降的运送平台2、一倾斜铰接在车架1上用于顶升上滑板16的油缸3,该油缸3上具有一油缸孔31;一油泵4,所述的油泵4独立固定安装在车架1的底部,用于与油缸3配合工作。该油泵4包括一油泵座41,所述的油泵座41顶部分别开设有一吸油孔411、一调压油孔412和一泄压油孔413,在该油泵座41的一侧侧面上开设有一与泄压油孔413连通的泄压阀安装孔414和一与调压油孔412连通的调压阀安装孔415,在该油泵座41的另一侧侧面上还开设有一与油缸孔31管路连接的出油孔416,所述的油泵座41在彼此相对的两侧侧面上还分别具有一对与车架1底部连接的固定脚417;一储油罐42,其固定在油泵座41上方,并且分别与吸油孔411、调压油孔412和泄压油孔413连通;一泄压阀43,其安装在泄压阀安装孔414内,所述的泄压阀43根据运送平台2的负载情况通过调节油缸3的回油量来控制运送平台2的下降速度;一调压阀44,其安装在调压阀安装孔415内;一对弹簧泵体45,并排安装在油泵座41的与出油孔416相对的一侧侧面上并且分别与吸油孔411连通;一主揿手座48和一副揿手座49,所述的主揿手座48和副揿手座49均呈L形,并排设置且其中部(在本实施例中示意的为L形的转角处)分别旋转地安装在一固定座47上,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分别与一对弹簧泵体45的端部铰接、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分别朝向小车后方并且在端部各安装有一踩踏杆6,所述主揿手座48的上方构成有一压块481,该压块481向副揿手座49一侧延伸并对应位于副揿手座49高度方向的上方,当所述的主揿手座48旋转并挤压一对弹簧泵体中的其中一弹簧泵体45时,所述的压块481向下带动副揿手座49一起旋转并挤压一对弹簧泵体中的其中另一弹簧泵体45,这时一对弹簧泵体45通过油泵座41同时向油缸3供油,使油缸3快速顶升所述的运送平台2,而当所述的主揿手座48不工作时,仅仅由副揿手座49旋转并挤压对应的一弹簧泵体45,单个弹簧泵体45通过油泵座41向油缸3供油,使油缸3缓慢顶升所述的运送平台2;一泄压杆46,其与泄压阀43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车架1包括一前支架11、一后支架12、一对固定在前支架11和后支架12之间的下滑轨13、一固定在一对下滑轨13前端底部用于与油缸3铰接的横梁14和一对固定在后支架12上的推杆座15,所述的前支架1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向两侧延伸并构成有前轮座111,所述的前支架11的一侧边向上翻折形成有将一对下滑轨13的一端端部包围的前护板112,所述的后支架1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向两侧延伸并构成有后轮座121,所述的后支架12的一侧边向上翻折形成有将一对下滑轨13的另一端端部包围的后护板122,而所述的后支架12的另一侧边则向前延伸并在其上开设有一储油罐让位孔123和一组油泵安装孔124,所述油泵4上的储油罐42在穿过储油罐让位孔123后,由油泵座41上的固定脚417通过紧固件与油泵安装孔124连接固定,所述的一对上滑板16的下端分别铰接在后护板122上并且靠近一对下滑轨13的位置处,所述的一对上滑板16的上端则各自通过一上滑轮161分别与运送平台2底部的一对上滑轨21构为滑动配合,所述的一对下滑板17的上端分别铰接在运送平台2底部后端上并且靠近一对上滑轨21的位置处,一对下滑板17的下端则各自通过一下滑轮171分别与一对下滑轨13构为滑动配合,所述的前轮座111和后轮座121的下方分别安装有一万向轮5。所述的上滑板16与对应的下滑板17在中部交叉并通过连接轴18枢接,在一对上滑板16之间且位于连接轴18高度方向的下方位置上安装有一与油缸3的活塞端铰接的固定杆162。所述的一对推杆座15内安装有推杆151。

进一步地,所述的油泵座41在对应于一对弹簧泵体45的连接处分别具有一泵体进油孔451和一泵体出油孔452,两泵体进油孔451在油泵座41内相互连通并分别与吸油孔411连通,两泵体出油孔452在油泵座41内也相互连通并分别与油泵座41中的主油路418连通,所述的主油路418分别与所述的泄压阀安装孔414、调压阀安装孔415和出油孔416连通,所述的泄压阀43内在与主油路418的连通处滑动地设置有一中心开设有第一泄压孔4311的调压塞431,该泄压阀43内通过球阀433阻断油液回流,在调压塞431和球阀433之间设置有一弹簧432,该弹簧432两端分别抵靠在调压塞431和球阀433上,所述的泄压阀43在调压塞431的一滑动位置处上方外壁上开设有一第二泄压孔434,所述的泄压阀43在球阀433出油位置处的上方外壁上开设有一与泄压油孔413连通的第三泄压孔435。所述的第三泄压孔435的孔径大于第二泄压孔434的孔径,所述的第二泄压孔434的孔径大于第一泄压孔4311的孔径。

请继续参阅图1并结合图2,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小车在负载或空载状态下,需要快速顶升运送平台2时,首先来回踩踏所述主揿手座48上的踩踏杆6,使主揿手座48上的压块481带动副揿手座49一起挤压两弹簧泵体45,所述的弹簧泵体45通过内部弹簧回弹主揿手座48和副揿手座49来往复实施上述挤压两弹簧泵体45的动作,此时两弹簧泵体45各自通过对应的泵体进油孔451分别从与吸油孔411连通的储油罐42中吸油,再分别通过各自的泵体出油孔452同时将油液打入主油路418中,油液经过主油路418流入出油孔416后由管路经过油缸孔31流入油缸3内,所述的油缸3的活塞端快速顶升上滑板16上的固定杆162,使上滑板16的上滑轮161顺着上滑轨21的长度方向朝向下滑板17与运送平台2的铰接端滑动,所述的运送平台2在上滑板16与下滑板17的剪切力下快速被顶升;当小车在负载或空载状态下,需要缓慢顶升运送平台2时,来回踩踏所述副揿手座49上的踩踏杆6,此时所述的主揿手座48不工作,与所述副揿手座49连接的一弹簧泵体45单独工作,油液经前述相同的流向流入所述的油缸3内,但油量仅为上述油液的一半,大大降低了油缸3顶升的速度,从而实现了慢速顶升运送平台2的目的;当小车在负载状态下,需要泄压使升降平台下降时,踩踏住所述的泄压杆46,该泄压杆46推动泄压阀43使球阀433打开,此时所述的调压塞431在负载状态下被油压推入泄压阀43内堵塞了第二泄压孔434,油液只能从调压塞431上的第一泄压孔4311流经调压阀43从球阀433处流出,最后油液从第三泄压孔435流出通过泄压油孔413流回储油罐42内,所述的油缸3的活塞端缓慢收缩使运送平台2的下降速度降低;当小车在空载状态下,需要泄压使升降平台下降时,踩踏住所述的泄压杆46,该泄压杆46推动泄压阀43使球阀433打开,此时所述的调压塞431在空载状态下被弹簧432向前推动使第二泄压孔434与泄压阀43流通,油液从调压塞431上的第一泄压孔4311和第二泄压孔434一起流进调压阀43再从球阀433处流出,最后油液从第三泄压孔435流出通过泄压油孔413流回储油罐42内,所述的油缸3的活塞端快速收缩使运送平台2的下降速度加快,通过调节空载和负载情况下的回油量来实现小车平台下降过程中的快慢速调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